重庆高新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为抢占数字教育新赛道,确立了“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理念,以“S2C”数字教育变革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S2C”通过构建“三端两域”新空间,实现互联网、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发展情况以及助学者育人行为等的全面采集、深度整合和精准分析,为“学”和“教”提供指导,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方案,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和扩优提质。
“S2C”数字教育变革的实施路径
聚焦“S”端,打通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庆高新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1+3”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型。“1”是指教育治理新基建。搭建高新区智慧教育平台,建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大脑基座,实现全区所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拉通,同时进行底层数据采集。目前,平台已集成智慧教研、五育评价、三个课堂、安全督导等139个子系统,访问量达65万人次。“3”是指围绕质量提升、全面发展、特色示范三方面构建新基建。在质量提升方面,构建高新区双师课堂,AI孪生课堂、互动课堂、智慧作业系统,实现“AI教研员”对课堂教学的精准指导,实现作业的精准收集、自动批阅和分析,实现课堂的精准交互、全流程数据采集。在全面发展方面,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打造生成式学生画像;打造智慧体育,智慧美育,智慧卫健系统。在特色示范方面,依托“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重庆市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等优势,打造试点、亮点工程,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真正高质量“试验田”。
扩大“C”端,构建数实融合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课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重庆高新区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了“1+3”数实融合教育资源共享体系。“1”指优质资源“蓄水池”,包含电子教材、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课堂实录、虚拟实验等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库;“3”指公共优质资源统筹联动、区内特色资源共建共享和生成式数据资源精准辅策。持续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1335行动范式”,重庆高新区充分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重庆刘小红专家团队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通区域内智慧教育云平台、重庆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形成“一键进入,全域资源共用”的便捷应用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同,成功创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重庆市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等。
盘活“To”端,构建数字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发挥区级引领统筹作用,从学生、教师、课堂、学校四个维度,打造“四维一体”数字教育评价考核体系,畅通“学生-课程”“新基建-新资源”“数据孤岛-数据集成”的新机制。针对学生,制定《高新区中小学生素养指标评价体系》,为个性化课程定制服务,提供维度指引及数据支撑;针对教师,构建高新区《中小学数字教育激励机制》,评选数字教育优秀教师;在办学水平考核中对善用数字教育的学校、教师予以倾斜;针对课堂,构建高新区“五学课堂”教育模式,夯实“五据评学、五度评教”应用场景;针对学校,探索构建《重庆高新区中小学一体化发展联盟意见》,为“名校愿意带弱校、新校”“名校能够带弱校、新校”提供机制保障和技术支持,实现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扩优提质。
“S2C”数字教育变革的实施成效
坚持育人为本。数字教育变革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探索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构建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的教育新基建和课程教学资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坚持统筹推进。数字教育变革要坚持“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为避免形成数据孤岛、各自为政,一定要坚持高位统筹推进。统筹多方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格局,推动数字赋能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高效利用,确保每个学校、每位师生都能共享数字化建设成果,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利用高科技促进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更新,实现高效能,形成高质量,实现教育领域的先进生产力。推动教师和学生实现更高素质,建立持续迭代、自我完善的教育生态系统,为教育数字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慧。
坚持安全可控。数字教育变革要把握好安全底线,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将先进技术手段与严格管理制度相结合,提升全区网络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数字化安全防护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