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班主任专业能力;建班育人;班主任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0-0034-02
班主任工作充满着生命意义,它是班主任和学生人生中共同拥有的一段重要生命经历,需要班主任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融入这项工作。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董焱老师以“成就生命精彩”为己任,画了一幅自画像——教练、学生、指挥、翻译、法官和记者等多种角色自主自如切换,时尚且生动,这和她留给我的印象很是相似。我一直认为,董老师是多面手型班主任,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并以综合整体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发展。董老师在建班育人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工作实践,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更彰显着班主任能力素养独特而鲜明的专业性。
一、学习与转化能力:自主发展有想法
当一位班主任拥有了学习自觉,才能期待他在充满挑战和创造、具有复杂性和教育性的工作中,始终保持一份激情与敏锐,形成自我提升的意识,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董老师爱学习,会学习。在她看来,学习是不断拓宽认知阈值、丰沛自身内在需求的过程。代入“学生”角色的董老师,以自己的经历与经验回答了三个问题。“向谁学习?”学生、家庭、群体,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她学习的对象。“学什么?”学新知识,学思维方式,学生活态度,学“人”,这些学习内容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班主任学习的主题。“怎么学?”参与学生学习小组,接受学生科普便签,心怀谦卑与感恩地坚持撰写“学习日志”,记录从学生身上获得的灵感和启发,她把师生互学共学视为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董老师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的教育现象中发现新问题、新素材,她把每位教育对象当作新知去了解,把工作中较难应对的情况视为“没遇过的难题”去挑战,并在探究中不断丰富对班主任工作意义和价值的体验。在关联中有机转化分析问题的新视角、策划创意的新思路、评判实践的新参照、专业发展的新境界,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自主能力提升的充分体现。班主任积极向上的治学追求,不仅成就自己,还以身示范影响着学生。对董老师班级的学生而言,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学生自发组建的研究团体及其研究成果令人赞叹。当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爱好,始终保有学习的热情、习惯和理想,他们的世界会因此不断丰富,生命也会更加精彩。
二、理解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有办法
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生存方式和生命质量。董老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从不会因为个人偏好或学生性格差异而忽略任何个体。她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当作教育的资源,用心用情去开发。每接手一个新班,她都给每个学生建一个电子档案文件夹,为其高中三年的成长留痕。阶段性反思、特殊事件、家校联系和趣事善举等,随着记录内容的不断丰富,抽象的资料变得具体而生动,学生形象也更立体了。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班主任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更准确地理解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选择,也才会与之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实现良好的沟通。
董老师用学生听得懂、愿意接受的语言,“翻译”教育的期待和要求,“翻译”社会规则,“翻译”成人经验,努力追求班级教育在促进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方面实现功能的统一。给母女两人的“翻译”稿,源自于董老师对“多次访谈”留下的“厚厚一叠笔记”的不断解读,不断加工重组,文字里饱含着亲情的温暖和对生命成长的希冀,在比照中读来很是令人感动。一次因学生对“学校倡议学生不乘坐办公电梯”不理解而组织的主题班会,呈现了清晰的活动逻辑,董老师的介入引导,表现出把握教育时机、及时作出判断、转化矛盾冲突的机智。亲其师,信其道。董老师的“翻译”,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诸多矛盾得以有效化解。
三、综合与创造能力:班级建设有章法
班主任工作的魅力在于创造,用创造的智慧点燃学生内在的精神潜力。董老师的班级建设不仅开放,而且有着清晰的内容结构、融通的互动关系、高效的整合方式,她用综合的思维与创造,让班主任建班理念、班集体文化和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实现同频,整体形成了班级学生发展目标、班级运行机制和具有生命质感的班级生活。
董老师推进学生自主管理,通过班级选举,组建班级议事决策部门,学生组成管理团队,每月进行述职和职务轮换。班刊捕捉每日生活中具有教育契机的细节,引领学生积极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全班学生各司其职,各有价值,人人能在集体中享有自己的平等地位,能为集体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又能从集体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感受温暖,学会协作。班级自主管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董老师也因此成了一名“有需要才重要的班主任”。
为了引领学生在实现生命精彩的路上不断追求,董老师指导学生打造“术圈”文化。学生自发形成的研究团体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科技、数理化学等多个领域。学习过程中,师生创生“玩术讲堂”,定期组织研究成果分享,不仅帮助学生找到了自身的志趣和价值,还以“术”字为治班之道,大大丰富了班级生活的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甚至还激发了学生与书本世界、与外部世界对话融通的主动性,进而影响着学生日后的专业选择和从业志向。在“做让人温暖幸福的青年人”目标激励下,董老师班上的学生都能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在生活细节中保持教养,在亲子共处中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