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骨髓中的“伪装杀手”

2024-12-17 00:00:00侯丽敏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10期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多发性

看得见的敌人不可怕,看不见的敌人才可怕。多发性骨髓瘤就是这样一种潜伏在骨骼深处,没有“瘤”的特征,难以看见,却危及生命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极具挑战性。

● 这个杀手“静悄悄”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源自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我们可以把骨髓看作一个繁忙的工厂,每时每刻都在生产各种各样的血细胞帮助人体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生产红细胞携带氧气、生产血小板止血、生产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等。浆细胞也是骨髓生产的,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任务是生成抗体,抵御进入人体的病毒、细菌等有害病原体。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浆细胞发生了突变,导致其异常增殖,形成肿瘤性浆细胞克隆。这些癌细胞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M蛋白),破坏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并损害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炎症因子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起到了关键作用。IL-18在健康人群中水平最高,而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水平最低,其作用具有双面性:既可抑制肿瘤生长,也可促进肿瘤生长和耐药性产生;HMGB1更像是“煽风点火者”,可激活多种促炎通路,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并调节免疫反应,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55—65岁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性患病风险略高于女性。此外,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的人群,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通常“隐藏”在其他常见疾病的症状中,悄悄损伤人体。癌变的浆细胞主要攻击骨骼和肾脏、心脏等器官,导致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早期症状为不明原因的骨痛(尤其是脊柱、肋骨和骨盆部位)、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肾功能不全(如蛋白尿、血尿)、反复感染(如肺炎、带状疱疹)等。这些症状复杂多样,且与很多常见疾病相似,因此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容易被忽视,初次就诊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可达60%,很多老年人容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和腰椎疾病。

● 多种新“解药”正加速赶来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遵循个性化综合治疗的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等因素,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通常包括初始诱导治疗、强化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3个阶段。初始诱导治疗目的是尽可能降低肿瘤负荷,强化巩固治疗进一步降低肿瘤负荷并争取达到完全缓解,维持治疗是为了消灭微小残留病灶,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

可行的方法包括化疗、免疫调节剂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药物如美法仑、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等,通过静脉输液给药,缺点是骨髓抑制期长,易感染,住院时间长且费用高。免疫调节剂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可口服或皮下注射,骨髓抑制较轻,时间灵活可控。对于符合条件的年轻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疗效。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随着医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多种新“解药”正加速赶来,有望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疗法等,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患者接受治疗后可提高肿瘤缓解的程度。此外,多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伊沙佐米、卡非佐米)和达雷妥尤单克隆抗体等,已在临床上显示良好的疗效,大部分靶向药采用口服或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高龄老年人也可以很好地耐受,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 积极心态促康复

多发性骨髓瘤是慢性疾病,治疗过程漫长且复杂,患者及其家属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共同渡过难关。同时,患者可加入相关的患者支持组织或社群,与病友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康复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1)劳逸结合: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2)防范骨折:休息时选择硬板床,避免负重劳动或剧烈运动,防范病理性骨折。

(3)预防感染: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4)饮食调理:遵循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低盐饮食,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

(5)定期复诊:遵医嘱定期复诊和随访监测,根据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增强意识是预防关键

面对发病隐匿的疾病,我们要增强防癌意识。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应积极关注骨骼健康、肾功能和免疫系统的状况,出现不明原因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等症状的人群,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蛋白电泳等检查,以及骨骼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以明确诊断。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定期进行筛查以识别骨质疏松背后真正原因尤为重要。通过血液、尿液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可及早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的蛛丝马迹,以免延误病情。

猜你喜欢
浆细胞骨髓瘤多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0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浆细胞唇炎1例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一例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