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学习理念的初中生物课程设计与实施探究

2024-12-17 00:00:00张连峰
考试周刊 2024年44期

摘 要:探究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来获取知识。该理念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文章立足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旨在提升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学习;初中生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4-0143-03

在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中,探究学习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标,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强调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来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尤其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初中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自然界和生命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生物学科的实验性和实践性特点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愈加迫切,探究学习的实施既是教育理念的C8VG8VydDiGD3yUhsxRlv5mYSvJCyhFXn3pUGf5YvcI=进步,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探究学习理念融入初中生物课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成长。

一、 初中生物课程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在当前初中生物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单向传授的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课堂参与度低。此外,由于教学内容多以课本为主,缺乏生动有趣的实际案例和互动环节,学生难以对生物知识产生深刻理解和持久记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较为单一,难以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与实践环节薄弱,操作能力受限

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实验与实践环节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学校普遍存在实验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的问题,导致许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展或只能以演示的形式进行。这种情况使得学生缺乏亲自动手的机会,无法在实践中验证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限,教师在紧凑的教学进度中,往往难以充分保障实验课的时间。实践环节的薄弱,限制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和体验,难以有效培养其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制约了他们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缺乏实际应用

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较大脱节,导致知识缺乏实际应用性。课程设计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的内容较为抽象和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很多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现象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会到生物学的实际价值和应用意义。这种脱节现象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惑和乏味,缺乏动力去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不足,影响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制约了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亟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

二、 基于探究学习理念的初中生物课程设计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设计自主学习活动

在基于探究学习理念的初中生物课程设计中,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出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例如,通过引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现象或问题,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行为模式等,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从中发现和总结生物学规律。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开展自主研究和课外阅读,扩展其知识面和兴趣范围。

(二)强化实践探究环节,丰富学生体验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应强化实践探究环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设计并实施多样化的实验活动。例如,可以安排学生亲手操作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动物解剖观察等,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生物学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地考察,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和记录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更能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跨学科知识,培养综合素质

基于探究学习理念的初中生物课程设计,应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生物学与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科学认识。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可以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细胞内能量的产生与转化;在探讨生态系统时,可以融入地理学的知识,分析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影响。通过整合跨学科知识,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整合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三、 探究学习理念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学习理念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探索,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方法,通过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仅要自主思考,还需要合作讨论、实验验证,从而全面提升其学习兴趣和能力。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生物学原理和方法。

例如,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我们从哪里来?人类是如何演变到今天的?”通过这一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首先播放关于人类起源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观点。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设和解释。教师可以引导:“根据你们的假设,哪些证据能够支持或反驳这些观点?我们该如何寻找这些证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制作进化树模型,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类演化的过程。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疑问,开展班级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讨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二)提供实践机会,强化学生操作能力

探究学习理念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直观感受,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检测不同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关实验器材和试剂,如碘液检测淀粉、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等。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取样、处理、添加试剂,并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存在,还能通过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可靠性,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原因。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他们的实验结果,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饮食习惯,讨论如何通过合理饮食获取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通过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学生不仅掌握了检测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强化了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使得初中生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三)结合现实生活,增强课程实用性

探究学习理念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生物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探究情境:“为什么我们种的豆子有的发芽了,有的却没有发芽?”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开始探究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豆类、玉米、小麦等,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例如控制变量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学生需要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如种子的发芽时间、芽的长度、叶片的生长情况等,并分析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学生不仅学会了科学实验的方法,还能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种子萌发的生物学原理和影响因素。例如,解释为什么农民在播种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通过实际应用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原理,并认识到这些知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能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不仅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 结论

探究学习理念的实施,为初中生物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通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实践探究环节、结合现实生活等策略,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了提升,更在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实现了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万精.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1(9):137-138.

[2]刘建华.关于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2022(4):230-230.

作者简介:张连峰(1966~),男,汉族,吉林四平人,长春外国语学校,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