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2024-12-17 00:00:00沈爱丽
考试周刊 2024年44期

摘 要:当今,深度学习是符合时代教育背景的新目标,在小学数学中,深度学习也非常重要,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机制,文章意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解决当前问题,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和成绩,完善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机制。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4-0097-03

随着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已成为国内教育体制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而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因此,探索一种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全面的教学任务及目标,还能让学生有效地深入理解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提高数学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根本目标得到实现。

一、 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一个完整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学习知识,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其引导作用,用心参与课堂,分享知识,形成一个互动、有趣、生动的课堂氛围,而在传统教学中,课堂大部分是将教、学、评分开,使得没有一个有机统一的课堂同步效果,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深度学习理念是在理解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拥有批判性思维,运用所得信息和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习过程,它强调学习的深入程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能力,而这种理念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非常合适,不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静下心解决的能力。

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与深度学习的理念也存在着相关的联系。“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集合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形成的一种比较完善的教育机制,以此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度学习的环境。通过这种模式的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来量身定制相关的教学策略,并可以及时做出调整,而学生也能更加准确地通过及时的互动反馈,清晰地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和纠正,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而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理论概念时更加有效,降低理解难度,能够全面提升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最终可以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小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大多数依旧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倾向于直接灌输数学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而很少注重学生的思维路线和理解深度。基于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究和应用理论知识的机会,这样不仅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形式单一化和机械化,听课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也会局限他们的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得小学数学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素质也没有得到全面提高。

(一)教学缺少目标感,过于传统教条化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数都是根据教材来制订教学目标,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实事求是地定位相关的目标,甚至不够明确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一味地赶教学进度,加快教学进程,无视学生具体需求,生搬硬套地将课本知识直接灌输,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消化,使得教学目标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局面,追求速度而没有质量,学生很多时候只是一知半解,就更别说能够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因此教学效果也就得不到显著提升。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机械化,缺少趣味性

由于目前教学方式依旧以传统的机械化灌输知识、讲解理论化知识为主,对学生学习数学来讲并不具备优势,可能有少数天资聪颖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接受,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现在的教学形式依旧比较单一,缺少应有的趣味性,尤其是像小学数学在科目中属于理科,更应该拓展多样化的讲解方式,才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反应慢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从而会和其他的同学逐渐拉开差距,最终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根基不稳的种子。

(三)教学评价机制过于僵硬,不够灵活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虽然在逐渐实施,但是却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教学评价机制僵硬化,尤其是教学评价手段过于单一化,在小学数学中,比较难理解的就是数学基本概念,而教师一般只会结合教材情况来出判断题和选择题来考评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看似有一定的检验效果,但是却不能够有效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因为这些题都过于主观且理论化,不应该作为每个学生都掌握知识的评判标准,并且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教师开展一刀切式的测评方式,还会使得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过于明显,而不能推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的兴趣度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三、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关键要素

模式构建的关键要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多样化评价实施、教学与生活相融合以及教师系统的专业教学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应要求课程教学和相关活动能够在达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多样化评价实施则应该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与学生加强互动,并能够根据学生现状及时做出调整,给到学生更适合的教学策略;教学与生活相融合要求数学教学中要融入生活的思考,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教师系统的专业教学要求教师在接受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的同时,还应督促自己有效地实施该模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实施的基本流程

首先,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沟通,明确合适的教学目标任务,并与学生进行确定,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其次,可以多设计有趣的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并与生活应用相接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随后,还应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与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反馈,同时也使得学生了解自我的学习进程和成果;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做出调整,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从而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学生能力的持续发展。最终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完善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

四、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应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学习目标,抛开传统的以课本为教学标准的目标,应该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完善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数学综合素养、数学生活应用、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评价共同达成教学目标,设计出相匹配的教学方案和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互动互助与有机评价的统一教学方案,以此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完善教学评价的统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为例,课本中这一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等),而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状物体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让学生积极讨论,带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或者在学这一章之前,让学生从家里寻找相关形状的物品,方便携带的可以带来学校,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反映,出相关的测试题以及互动的问题,来考评大家的学习成果和收获,从而使得学习目标更为清晰,而深度学习的学习任务也能够有效完成。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贯彻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就必须坚持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有效实施,其中针对的主体就是学生,一切的教育模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将教育和知识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为有效发挥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应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围绕学生为中心,与学生积极互动,全方位了解各个学生的需求爱好,从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考评机制,使得落后的学生能够迅速地反应过来,并追上相应的学习进度,同时还能够使得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灵活运用在生活当中,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主动询问学生最近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特别要关注学习落后的部分同学,让学生列出问题大纲,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情况做出一一解答。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

坚持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必须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数学教师可能就通过笔试来考查评估学生最近的学习成果,但是因为学生的接受学习信息的结果不一样,且教学的接受程度不一致,因此并不能够一味地通过单一的测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了解程度,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了解不同学生的疑难点,从而在测评时通过大家比较容易出错的点来设计测评,以此来巩固大多数人的学习成果。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

坚持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必须还要注重实施多元化评价,由于小学数学对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属于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还没有太多定力来坐在教室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应该在多元化教学的基础上,再给予相应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测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比如,询问学生:人的手臂伸展开大概是1米还是1厘米还是1分米,而学校跑道的一圈大概是400米还是 4000 米,或者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尺子量自己的身高,看看要量多少下,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反思与总结。

五、 结论

研究表明,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可以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完善教学与评价机制,使得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可知,“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尹桂刚.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学界小学教学,2023(35):74-76.

[2]张津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与研究,2024(8):81-84.

[3]严丽靖.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3(15):20-22.

作者简介:沈爱丽(1996~),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城东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