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任务群创设情境、明确教学目标,以及设计富有吸引力和逻辑性的学习活动,以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具体实例,详述了如何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融合学习任务群,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强调了小组合作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4-0064-03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透彻理解各单元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并善于从广泛的教学资源中汲取精华,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国家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一、 学习任务群视域的理论背景
学习任务群视域是一种以学习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创设具有社会性和建构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该理论突破了传统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的局限,强调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和共同构建知识的主体地位。学习任务群视域理论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社会文化理论和参与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认知和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的,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获得知识和技能。参与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行为的社会环境和因素,认为在社会参与和合作的背景下进行学习更加有效和富有意义。基于这两大理论,学习任务群视域理论主张在具体的学习任务情境中,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实现自主学习和知识的建构。
二、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一)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存在课程模块割裂、缺乏联系等问题,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此,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模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近年来,语文教材在单元设计方面更加注重人本原则。例如,六年级下册中设置了实用性阅读和交流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告知学生每个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提炼单元学习主题
语文教学单元中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遴选主要学习主题,并围绕选定的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三年级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学主题定为“想象力之旅”,并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空间,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奇妙联想”练习,鼓励他们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创作出独具匠心的作品。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想象作文”竞赛,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精彩的童话故事或科幻小说。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三、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一)基于任务群和单元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理念置于核心地位,视其为课程设计的灵魂。教师应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构建教学内容,以任务群为载体,对教学单元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和逻辑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中”为例,其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线,精心选取了具有深刻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本《七律·长征》《开国大典》《灯光》。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结合学习任务框架,教师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写作技巧
通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掌握阅读理解策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描述方式?这些描写对表现长征的艰辛和红军的英勇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逐步掌握分析文本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尝试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的作文,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并运用抽象总结的方式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
2. 培养综合素养,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模拟开国大典的过程中体会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和荣耀,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角色扮演更具真实性,教师可以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每个角色在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查阅历史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开国大典的手抄报或电子报,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 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灯光》这篇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年代的艰苦与奉献精神,培养他们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或邀请革命老兵讲述亲身经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读写结合,探究深层思想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更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以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者笔下的小动物”为例,该单元以小动物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文章,展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蕴含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为此,教师可以围绕“作者笔下的小动物”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学习任务框架。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单元主题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任务一:奇妙动物大分享
选择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独特之处。可以分享你和这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让同学们在欢笑中加深对小动物的了解。
任务二:文本解读——探秘小动物形象
精读一篇描写小动物的课文,从词汇选择、句子结构、叙事手法等方面分析文中所描述的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可以尝试绘制思维导图或人物形象图,直观呈现小动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任务三:我的动物伙伴
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你所熟悉的小动物,从外形、性格、行为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刻画。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抒发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或真挚感悟。
任务四:动物文学之旅
开展以动物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阅读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动物王国》《昆虫记》等。可以与同学们分享你喜欢的动物文学作品,并交流阅读感受和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四个任务,学生将逐步提升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三)小组合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善于沟通、表达自我的个体。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自主协作学习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步骤,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互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讲述民间故事”,以我国特有的民间故事为载体,为学生创设了学习和探究的平台。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融入单元整体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民间故事,并进行角色分配。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所扮演的角色,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诠释。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共同组织和创作剧本,分工合作,反复练习,确保每个角色都能生动地演绎出来。这样的学习任务群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这也是对单元整体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开放性、导向性等特点,鼓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积极思考,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有效互动,从6918785231f3cff35ae367cc5c3f6cb3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四)聚焦主题,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定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创设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充分考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教学的特性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贴合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情境,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缅怀先辈,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创设了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情境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学校将在国庆节之际举办爱国主义宣传海报设计大赛,各班级需精心创作一幅主题海报。该活动将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缅怀先辈,并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实际行动,有效地为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大单元学习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为深化单元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本单元以“英雄人物”为主题,创设了“英雄榜样”宣传海报设计活动。学生在学习完每篇课文后,可以自主选择一位英雄人物,并为其设计一张宣传海报。海报内容应包括英雄人物的简介、事迹、精神等,并融入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该活动将有效丰富单元教学情境,助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策略通过创设与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任务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官希强.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19):13-15.
[2]张婕.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9):39-41.
[3]林小梅.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3(25):32-36.
作者简介:席菁(1979~),女,汉族,陕西鄠邑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太华路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