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定法 指导有章法

2024-12-17 00:00:00武艳妮
考试周刊 2024年44期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革新教学观念,重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读书育人的价值,这使得“整本书阅读”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一导向可谓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此,文章对小学中高段整本书阅读分段指导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整本书阅读;分段指导;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4-0061-03

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广受欢迎和好评。与以往单篇文章阅读形式相比,引入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特色导读、难点拓展、自主阅读、读写结合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中高段整本书阅读分段指导策略。

一、 特色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整本书阅读的起点和基石,一旦兴趣被点燃,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沉醉在阅读的美妙世界中。教师是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引领者,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书籍,辅以行之有效、形式活泼的特色导读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书中蕴藏的奥秘,沉浸式感受整本书阅读的魅力,提升学生阅读自驱力和效能感,不断增强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动力。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本课节选自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本书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当中涌现出不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为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导读环节,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影视剧《三国演义》视频片段,借此展示与“草船借箭”故事相关的经典片段,在这些动态影像资料作用下,学生产生了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此外,笔者利用希沃白板为学生呈现“三顾茅庐”等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感受人物特点,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体悟与内化,引导学生敢于阅读整本书、愿意阅读整本书、善于阅读整本书。

整本书导读课应化繁为简,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中国神话故事导读为例,教学中笔者带着学生细致解读封面信息,通过探究封面这个举动,告诉学生——阅读一本书应该从封面开始,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重视“回目”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渗透“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借助精彩片段精读,引导学生反馈交流,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了阅读整本书的有效策略:猜测、阅读、质疑、解答。学生在充分的探究中,对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有更多了解,也培养了阅读技能。“杠杆”加“支点”,撬动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热情,这样的导读课是丰盈的、有生命力的,带给学生的思考和感悟更多、更深入。

二、 难点拓展,带领学生深度阅读

在小学中高段,古诗词作为重点阅读学习内容,有的学生仅仅从教材中获取相关知识,很难深入理解、体会诗词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更谈不到感悟诗词境界。小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有限,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需要给予指导,对诗词难点进行拓展,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困难,并引入课外阅读资料,提高小学生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讲到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题西林壁》时,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只能停留在诗句表层意思理解中,很难代入诗人所处历史背景,无法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对此,笔者推荐学生阅读《苏轼词集》等书籍,鼓励学生多阅读苏轼的诗词,同时,笔者组织学生阅读和苏轼生平、苏轼所处历史背景等相关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立足当时历史背景,深度学习,感悟作者创作诗词背后的思想和情感,使得学生理解深度增加。

又如,教学“诗圣”杜甫的经典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笔者由学生熟悉的杜甫的《绝句》入手,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生平第一快诗”,结合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的相关视频,拓展了《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新安吏》《无家别》等诗人在“安史之乱”时期的经典诗作,同时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杜甫诗选》等书籍,并通过“杜甫诗歌朗诵会”等活动,由一篇到多篇,再到整本书,加深对“诗圣”杜甫一生不同时期诗歌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诗圣”杜甫忧国忧民、心怀苍生的由衷崇敬之情。在这一持续深入的主题阅读活动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三、 引入任务驱动,强化学生阅读自主性

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中,除了教师引导,还需要依靠小学生自制力。考虑到中高年级小学生缺乏深度理解能力,笔者尝试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任务完成方式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生整本书阅读自主性,为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打好基础。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教材中整合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等文章,虽然这些文章与“鲁迅”有关,但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方向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在本单元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推荐鲁迅的经典散文集《朝花夕拾》,为学生布置合理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提高阅读成效。任务一:规定学生在两周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整本书。任务二:回顾本单元文章学习,在《朝花夕拾》中找出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主要人物”相关内容,尝试着运用“思维导图”将自己的理解绘制出来。此外,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笔者组织学生结合阅读进度、阅读成效、阅读问题等进行讨论,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监督氛围,最终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依托“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推动整本书阅读“进校园”“进课堂”,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在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上,以“阅读分级”的形式展开,着力提升学生认读感知能力、理解积累能力以及鉴赏运用能力。笔者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中《十万个为什么》为例,初步探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阅读评价模式,让阅读的光芒照亮学生心灵。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做好全方位策划,亮出评价目的,解决了“为什么要设计评价任务”这一关键问题。《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课外书,此类作品的阅读有别于文学类作品,还需要用到一些阅读策略和方法,如提问的策略、跳读的方法等。为此,笔者将《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评价维度进行了多维架构,以过程、主体和发展为抓手,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实现个性发展。

二是做好全过程驱动,优化评价策略,解决了“怎样设计评价任务”这一棘手问题。笔者立足学校位于渭河沿岸这一区域特点,将《十万个为什么》的评价体系定位为“水之汇”,让校园形象代言人“小水滴”牵引学生走进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以“收集小水滴”的评价策略,激励学生挑战一项又一项阅读任务。学生收集颗颗小水滴,徜徉浩瀚书海,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三是在评价主体上依靠“全员”,在评价对象上面向“全员”,细化评价标准,解决了“谁来参与评价任务”这一现实问题。在《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中,笔者将阅读兴趣、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融于综合型评价量表中,帮助学生爱读、会读、深读以及合作读科普作品,进而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生长”。在这个评价过程中,采取“自评”“同伴评”和“师长评”等方式,对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中的学生个体开展评价,促使学生对任务完成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进一步唤起了他们的阅读自信,形成了以激励为导向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扎进书的海洋,在阅读中收获点滴成长。

四、 借助读写结合,增强学生阅读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笔者尝试紧密结合阅读与写作,鼓励学生将阅读所学知识以写作方式体现出来: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阅读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现整本书阅读活动效果进一步增强。

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该文章是现代作家许地山代表作之一,小学生阅读后可以初步感知文章写作意图,但凭借这一个作品阅读学习,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作者创作风格。为此,完成《落花生》学习后,笔者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许地山其他作品,如《空山灵雨》散文集,通过整本书系统化阅读、品鉴,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初步了解许地山作品基本创作风格。与此同时,笔者结合学生实际阅读情况,合理设置如下阅读写作任务:①尝试着写一篇读后感,谈一谈许地山作品的创作风格;②模仿许地山创作风格,自己写一段散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理解能力,选择一些容易理解的创作切口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小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汲取精华,并将内容有效运用到写作中。

坚持“读写结合”,通过思辨读写、探究优化阶梯任务阅读形式,可以有效推进整本书“真”阅读的开展。笔者在《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优化了阶梯任务阅读形式。笔者精心设计了以微写作为载体的读写共生型研读方式,以及以昆虫的名义发朋友圈的创作性研读。以“昆虫的蜕变”这一话题为例,笔者任教班级中的一名学生用图片的形式将法布尔描绘蝉蜕变的文字再现了出来。该同学将静态的文字描述用美术学上的图画将蝉蜕变的动态过程展现了出来,生动而直观。该同学由小画家转为了小小解说家,用生动而优美的语言介绍了蝉的蜕变过程。学生在转换视角的过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将《昆虫记》一书中的文字转换成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这一学科融合、转换视角的过程,也是学生重构知识,不断实现文本研读的过程。

读写结合是撬动整本书“真”阅读的有力杠杆,阅读与写作就如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再通过阅读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把握整本书内容的必经之路;而通过绘画、写作、解说等多样的形式逐步实现文本的研读,也是读出个性、读出层次、读出思想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整本书深度阅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 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任何阅读指导都需要结合小学生年龄段入手,并始终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通过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学会深度学习,而后合理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读写结合教学法等,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成效,为更高层次学习打好基础,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真正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让好书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明珠.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2,12(12):121-123.

[2]李锦花.享读书之乐,知读书之趣——基于“快乐读书吧”的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新校园,2022,45(11):126-129.

[3]周雪松.学习新课标:优化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为例[J].阅读,2022,45(71):14-16.

[4]万冰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个案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2.

[5]李林静.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2.

作者简介:武艳妮(1982~),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