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瑰宝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发展,不断创新。而小学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相辅相成。如今,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也不断地融入书法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书法教育;教学;书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4-0030-04
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的识字和写字教育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书法教育,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为学生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一、 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写好中国汉字是必要的,这也是书法教育存在的直接意义。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汉字的书写就相当于人们的第二张“脸”,它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符号,更体现着人们的文化内涵和教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书法教育,让学生接受系统的书法教育,将汉字书写漂亮,得到家长、老师、朋友的赞美,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宗白华曾言:“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书法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的过程。教师在语文课程中融入书法教育,有助于学生感受汉字的造型美。欣赏学习历代碑帖,使学生得到愉快、舒畅、奋发等艺术感受,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开展书法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书写时,正确的书写姿势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由此可以看出,学习书法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态度。而且学习书法需要长期坚持,书无百日功,这样持之以恒,坚持练习,也能培养学生的毅力与恒心。
(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应有责任和义务将书法艺术传承和弘扬下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部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书法学习,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书法教育,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弘扬。而且学生作为祖国的后备力量,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书法艺术所要表达的是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两者的结合,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线条与语言文字的完美融合。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汉字的书写,所以学生学习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汉字的书写,一手好字,对卷面的整洁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历代的文人都是文书兼备、书艺精湛的。所以书法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融合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应思不足,如对书法的理解还不足,专业知识仍匮乏。例如,教师在以唐楷为主的规范字教学中,总以临摹的精准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认为临摹越接近原帖面貌越好,家长和学生也以此作为写字的标准,这从侧面反映了评价体系的欠缺。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为活跃的阶段,教师要接受他们对书法理解的不足,也要从美学角度上看他们作品中的童趣与朴拙,并不只是以精准临摹为标准评价学生,以“形似”为标准或许也成了学生学习书法的“枷锁”。再者则是做好硬笔教学与软笔教学的联系。从中小学普及性的特点来看,中小学书法应以实用为基础,以艺术为辅,以硬笔为入门,软笔为提升,二者结合,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指出:“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在国家落实全面发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应从始至终贯彻文化自信教育。从学生成长早期,引导其感受中华文化底蕴,激发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由文化感知与理解、文化鉴赏与尊重、文化反思与认同、文化践行与坚守这四个要素构成,语文学科与书法学科的融合正顺应了这四个要素。语文学科与书法学科的特殊性也构成了中华文化情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图1),洋洋洒洒,记叙兰亭之山水咏生死无常的感慨,除去其书法部分,其文章更是古代骈文的佳作。
又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图2),从书法角度来看,线条老辣,墨色渴涩生动,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站在语文学科角度来看,此文又何尝不是颜氏家族忠肝义胆的写照呢?字字句句,含血含泪,它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书法本身。
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写下了《寒食帖》(图3),其是寒食节所感生发的人生之叹,叹出了苍凉、孤独、惆怅,苏轼的《寒食帖》让人们走进了他的书法世界和精神世界,这是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是书法,也可以是语文。“语文+书法”的学科融合符合新课改对学科教学提出的要求,也符合社会高速发展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语文学科为核心的“语文+书法”目的更是在于以语文为轴,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 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书法教育的现状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书法教育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会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书法教育知识的学习,还有极少数的小学会单独开设书法课,但是学校、家长并未重视对书法的学习,语文教学与书法教育融入不足,导致学生书写字体不规范、不美观。
由于书法教育不受重视,小学生的书法基础非常薄弱。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未重视卷面整洁,批改作业和试卷未有卷面分,导致学生也不重视书写的美观。还有作业任务繁重,导致书写速度过快,造成书写不规范现象。
传统书法学习是相对枯燥的,小学生又比较活泼好动,更喜欢趣味性高的事物,对书法并不感兴趣。生活中,想要写好字并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需要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练习。但语文课堂并未重视书法的融合,不利于提升学生书写水平。
目前,有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书法教材提供给语文教学使用,使得书法课程不能很好地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师上课时更多的是让学生专注课文内容学习,给学生学习书法的时间少之又少,没有系统的学习课程。而且有些语文学科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书法课程培训,所学的书法知识过于片面,书法水平并不高。有的教师仍采用传统讲课方式,学生面对枯燥的字帖、看不懂的古文便毫无兴趣,自然无法提高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四、 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书法教育应对策略
(一)将文字学基础知识融入语文教学中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语文课不仅是识字、写字,汉字的文化属性才是根本。这就默认语文教师需要掌握文字学基础知识,并能与课本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文字知识,创造汉字认知情境,帮助学生合理运用汉字。教师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基础汉字“可视化”。所谓可视化,即象形字“望其形便知其意”的特征,许多汉字的初级形态以“形”呈现,这就意味着字形的内在联系与汉字书写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例如日字的书写演变(表1),甲骨文中日字中间的点画,古人通常认为这是太阳中的金乌,久而久之,“点”演变为了“横”。另外,以日为偏旁的部分汉字(表2),这类会意字、指事字大部分与时间有关,并由此延伸出不同的、与时间有关的词语。如“旦”字为指事字,像太阳刚从地面升起的样子,从而为天亮、破晓之意;“昌”字为会意字,太阳的光辉,为光明、盛大之意;“明”字为会意字,“日、月”发光表示明亮,为明亮、公开等意;“杲”字为会意字,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意为明亮的样子;“杳”字为会意字,日在木下,表示太阳落在树下,天色已昏暗,意为冥、幽深的样子。从“日”字的基本演化规律可以看出,汉字书写的总体发展朝着简洁、高效的方向,掌握了“日”字,便能掌握日字旁,便能知晓以“日”字为部首的汉字功用。用这样的方法,便能在语文教学中由点及面地学习汉字,也有助于学生在书法中认识古文字、了解古汉语。
(二)增强语文课本与书法学科黏性,提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敏感性
语文学科与书法学科的共通之处是都以汉字为基本语言,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关于书法学科知识点并不多。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语文承载着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书法与语文二者的结合首先要突显文字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在bcdb5c0d326e80a5000a9a374cfbce3dd3f3c8b98c43f078ed194aeb854526d6古诗词的赏析中,教师可以用集字等方法呈现古诗作品,字与书的结合更好理解二者关联,许多诗人同时也是书法名家,如陆游、李白、苏轼,这从侧面要求了语文教师,不能任由“江湖体”进课堂,更不能令书法学习空洞化。所以,语文教师应运用语文学科特性,引导学生强化“语言文字审美”,让书法与语文二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化素养等。
(三)成立书法教研室,开展汉字书写大赛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书法教研室,并组织以文化为底色的书法活动,增强文化体验与践行。学校成立书法教研室旨在细化各个阶段学生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定期作教学总结,形成良性反馈机制。
汉字的书写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可以展示学生的书法造诣。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书写态度不认真,汉字书写上存在的问题在书法比赛中就会暴露出来,这样也能更好地让老师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改正。汉字书写大赛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之情,以及进一步发掘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育人价值。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书法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书法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探索,将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深度融合,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陶冶自身高尚情操,提升个人素养,实现我国书法艺术文化的经久传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3-01-25).http:∥www.jyb.cn/zyk/jyzcfg/201302/t20130207_54133.html.
[2]陶明君.中国书论辞典[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3]朱红香.小学书法的育人价值及其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2021(39):50-53.
[4]张莉英.浅谈如何有效促进小学生写字能力提高[J].试题与研究,2018(9):159-160.
[5]宗白华.宗白华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罗铃玉(1974~),女,汉族,福建宁德人,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研究方向: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