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说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高职导游业务课程为例,突出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围绕说清楚“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总体思路开展说课设计探究,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条件、课程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分析,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为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说课;导游业务;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项目编号:19020469);2021年南京市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项目编号:20211105);202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立德树人的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0886)的研究成果。
说课是指教师学习并依据相关教学理论,结合教学标准,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实施等内容,结合学生学情,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向同行及评估专家全面地阐述具体教学的系统设计及理论依据的过程。说课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职教师应该在授课之前对所教课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要会说课且能说清楚这门课,才能更好地实施授课[1]。文章结合导游业务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条件、课程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分析,全面探讨说课活动的系统要求和科学实施。
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是以培养导游职业素养和带团、讲解技能为目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2]。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导游带团和讲解服务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培养学生带团、讲解、解决旅游突发故障能力,为其适应新文旅背景下的导游服务工作需要做好知识、能力、素质储备。
第一,课程目标。围绕新时代文旅人才培养需求,对接《导游服务规范》(GB/T 15971-2023)国家新标准,融入课程思政,以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思政目标有机统一,制定基于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3]。
第二,知识目标。掌握导游员带团服务程序,掌握导游讲解技法,掌握带团中个别要求和突发故障的处理方法。
第三,技能目标。能完成带团服务工作,能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服务,能处理旅游者个别要求和旅游突发故障。
第四,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品德,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一)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思路上,遵循典型职业教育理念,对导游业务课程内容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工作任务化开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学习任务为贯穿,在仿真工作场景中培养学生导游带团和讲解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同时,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思政与课程融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培养具有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使命感、“有大爱、聚匠心、精讲解、乐服务”的新时代文化型导游人才。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导游业务课程基于“岗课赛证”融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按导游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学习内容,以导游带团和讲解为主线,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将课程内容设计为服务准备、迎接及入店服务、景点服务、生活服务、送别服务及后续工作等五个项目,每个学习项目下细化具体学习子任务,共有13个典型工作任务。同时,推动思政与课程融合。秉持“立德树人”指导思想,以“讲好中国故事,服务美好生活”为大思政主题,深挖其中所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文化自信、职业伦理等思政教育元素,在13个学习任务中巧妙地融入对应的思政元素,最终完成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项目化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多维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具体实施如表1。
(一)教学模式
构建“二三四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围绕导游岗位技能需求,遵循一课“三学”教学策略——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讲解与练习、个人探究与团队协作“四结合”原则,执行系统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资源、常态化能力测试、规范化学习评价、全面化思政教育的“五化”基本要求[4],将各个任务技能点精准地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通过线上线下“两课堂”,以任务驱动法和项目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课前平台推送,了解学习任务,学生在线自主或团队完成任务。课中教师根据任务完成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内化、技能强化与思政默化。课后通过完成拓展任务,促进技能与素质目标的双提升。
(二)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地考虑学生家庭背景、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因素,采用启发引导、情景教学、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达到教学做评一体化,最终实现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度体验、情感与思想双互动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
课程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开展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学生课程参与度更高,学习获得感更好,学习效果更突出。
理实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把课堂搬进导游服务现场,聘请有丰富文旅行业经验的优秀导游为现场指导教师,现场实训带团与讲解指导,解答疑难困惑,使学生在实际中亲身感知和体验,化抽象为具体;然后把导游服务场景搬进课堂,通过带团讲解现场图片、案例、视频等的引入,更好地融合理论与实践。
以真实的导游工作环境作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课外依托旅游社团、引入校园旅行社、讲解工作室和志愿者团队,将旅游行业真实任务与课程无缝对接,并将课程思政一脉贯穿。
(四)考核评价
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突破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也重视思政考核。在平时实训任务的完成中,引入增值评价,重视考核学生的学习行为、职业素养等方面。在期末试卷考试中,引入职业精神评价,设计相关行为评价和思政元素的分析题目,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此外,线上线下结合考核,将参与程度、网络活跃度等要素纳入过程考核,引入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多元化考评主体,全面地考核学习育人成效。
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每一项目内容围绕设定的任务展开,各任务均由“引入话题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学习训练操作—总结评价分享—拓展实践提升”的“引、创、做、评、拓”五阶教学步骤展开,教、学、练相结合。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深化重难点,达到技能与素质目标的双提升。以“景点导游讲解方法”教学任务为例,具体组织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引——课堂导引。回顾平台发布的思政话题——中国导游的“工匠精神”及学习任务,结合Z世代高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引入知名导游事迹,特别是切入本校获得江苏省导游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事迹和讲解视频,鼓励学生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引导学生“追逐光,成为光”。
第二,创——创设情境。以南京导游资格证考试口试景点雨花台风景区为例。运用所学讲解技法进行模拟讲解。
第三,做——实践训练。探讨学习导游常用的讲解方法中的概述法、分段讲解法、突出重点法等方法,并分组开展讲解练习。
第四,评——汇报点评,各小组现场讲解,展示演练,师生点评,总结提升。
第五,拓——拓展提升。完善情境导游词,拍摄讲解视频,并上传到超星平台PBL任务。通过“引、创、做、评、拓”五阶教学步骤,使学生在学习能力提升中,深刻地感受并践行导游讲解的工匠精神。
(一)组建四位一体教学团队
在课程团队组建上,秉承育技加育人、学校加企业理念,组建了由课程负责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行业导师共同构成的四位一体结构化教学团队。团队拥有高级职称3人,全国优秀导游1人,江苏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国家中级导游、出境领队2人,专任教师都有丰富的导游带团实践经历。
(二)实践条件
课程实训针对核心技能实践训练缺乏问题,创建校内外实训三课堂。依托旅游协会、校园旅行社等校内实训课堂,保质保量完成单项实训任务;遵循素质养成规律,强化旅游赛事课堂,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助力学生塑造人格、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开拓企业真实课堂,课程目前已与南京欢乐谷、南京雨花台风景区、江苏群翔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马旅行社等文旅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开展景点综合大实训,提高讲解和带团核心职业能力,深入推动“课、岗、 证、赛”融通的实训模式建设。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导游业务课程先后获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学校微课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等奖项,并且完成了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南京市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系列建设。经过总结梳理,导游业务课程具有如下特色。
(一)课程定位上突出文化型导游培养定位
课程内容对接《导游服务规范》(GB/T 15971-2023)国家新标准,明确文化型导游培养定位,结合南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资源深入设计教学内容,以导游工作过程与任务为引领,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全方位育人,真正落实在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同行。
(二)教学实施上构建“二三四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贯彻课程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的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合网络教学法、讨论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给学生提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单项能力打牢、素质能力养成、综合能力开拓,全面地提高育人质量。
(三)实践教学上打造“红蓝金融合”三色课堂
借助红色实践基地开展体验式和情景式的实践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红色素养[5];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蓝色优势,利用好学习通、腾讯会议、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提高学习效果;强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品牌旅游赛事金色课堂,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说课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所讲授课程的深入研究和二次开发,是推动教师对教学改革深入探索的重要方式,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并掌握说课的根本要求和实施要点,确保每一堂课都能高质量地完成,从而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 代莹.说课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17-19.
[2] 尚明娟,王博,崔丰.《导游业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5):78-79.
[3] 李海霞.基于“课证岗融合”的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38-40.
[4] 罗群.课程思政融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3(1):185-188.
[5] 朱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