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和政策的支持,文旅产业融合成为热点。文旅产品作为文旅产业融合最基本的产物,对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文旅融合途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选用2014年1月到6月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的1 990篇有效样本对文旅产品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发文量、关键词共现等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在该领域,研究学者大多独立研究,研究机构合作力度有限,并且对文旅产品的研究大多注重产品开发与创新,并没有对产品的生产与营销进行较多研究。未来可以加强机构、学者之间的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对文旅产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CiteSpace;文旅融合;文旅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基于SIVA模型的西藏文旅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以‘醍醐·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为例”(项目编号:202410694017)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软件,运用网络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通过以“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同时为了保障样本的科学性,选用2014年1月到2024年6月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为有效研究样本,共计从中国期刊全文库中获取1 990篇有效样本文献[1]。
(一)发文数量分析
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2014—2021年)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文旅产品相关研究的发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发文量为86.67篇。“十三五”规划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的新要求,加速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期间涌现出了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对文旅产品的研究也在逐年加深,提高了对文旅产品的关注度。第二阶段(2022—2024年)文旅产品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推进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全面塑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优势[2]。该阶段注重提升文旅产品的品质。
(二)作者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可得出研究作者的合作网络,由此总结出研究文旅融合的主要作者、合作关系及对话题的贡献率[3]。
由图2可知,文化旅游产品相关研究者共现图谱中有关节点3 018个,连线1 976条,分布密度仅0.000 4,说明文化旅游产品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分布较散。这说明研究该领域的学者大多为独立研究,缺乏合作。根据普赖斯定律,发文量达到M【M ≈ 0.749(nmax 1/2),nmax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发文数量】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2014—2024年该领域发文最多的作者的发文数量为4,计算得M ≈ 1.5,因此发文量大于等于2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根据筛选符合核心作者标准的总共有71位,总计发表文量152篇,但是占总发文量的比重不足1/13,说明这些核心作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研究的贡献率有限。
(三)合作机构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可得出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由此总结出研究文旅融合的主要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及对话题的贡献率。
由图3可知,总计关节点321个,连线25条,密度仅为0.000 5,说明文化旅游产品有关研究机构数量众多,但是合作力度较小,尚未成为文化旅游产品研究领域的主导力量。
由表1可知,发文量最多的地区为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条件发达,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文旅产业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华南地区对文旅产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本文通过对某时期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找出该领域在某个时期内主要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由图4可知,图中共有节点390个,连线1 068条,密度为0.014 1,说明关键词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由图4可知,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旅游、文创产品、地域文化和产品设计的节点明显比其他节点大,说明这六个关键词在有关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中出现次数最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此可知,当前对文化旅游产品研究的关注点是如何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设计出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
中介中心性是用来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指标,经过节点的路径越多,它的中心性就越大。由表2可知,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旅游、文创产品、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都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说明这些是有关文化旅游产品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关键还是如何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设计出体现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的产品。
(二)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将某一时期内出现次数较多的关键词作为该时期领域内关注的重点,从关键词的突现可以看出一个关键词的兴起和衰落,从而了解过去的研究重点,并且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由图5可知,2014—2024年较多关键词重叠出现,大体上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其中最早受到关注的关键词有创新、开发、产品开发、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开发,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关键词主要是全域旅游、茶文化,且突现强度为8.591 7,说明在2015—2018年对茶文化的关注较为广泛。
创新是较早出现的关键词,说明该时期有关文旅产品的研究大多注重产品创新。“十三五”规划对旅游业提出的新要求,加速了文旅产业融合的步伐,许多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进行创新融合,以适应文旅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茶文化旅游是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说明该时期对文旅产品的研究重点在于茶文化。中国发现并利用茶的历史达数千年,制茶、饮茶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茶文化逐渐形成多个流派共存的局面,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茶文化与旅游进行了有机结合,并且衍生出了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
全域旅游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关键词,说明文旅产品的研究扩大到了全域旅游体系内。“全域旅游”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的整合优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文旅产品与“全域旅游”体系深度融合,既能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又能将区域内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4]。
(三)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将联系紧密的关键词组成一个聚类,并把聚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作为代表。通过分析可知,在文旅产品研究方面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关注是较为重要的。
首先,在文旅产品研究领域,研究学者大多独立研究,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不强,未形成较强的协作关系,分布较为分散,核心作者贡献率有限,没有主导的研究力量。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学者间加大合作力度,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培养相关人才。
其次,对文旅产品的研究大多注重产品开发与创新,并没有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方面进行较多的研究。应注重将优秀的产品与适当的营销策略相互匹配,发挥产品的作用,打通文旅产品创新升级的各个通路,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最后,政府需要重视文旅产品的质量监管,让合格的优秀产品进入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对质量问题严格把关,保障文旅市场的透明度。
[1] 杨彬如,艾婉晴.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可视化分析[J].时代经贸,2024(5):171-175.
[2] 聂秀娟.休闲体育与旅游城市协同发展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8(1):81-84.
[3] 贾晓钰.焦作市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9.
[4] 郝悦行.旅游供给侧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 2017(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