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技术在旅游与文化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与体验方式。文章聚焦如何通过前沿技术与创新模式推动海上文化的数字化呈现与全球化传播,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旅产业发展背景以及海上文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要积极地利用社交平台、数字化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加强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扩大海上文旅的影响力,增强用户的参与和体验,进一步推动海上文旅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海上文旅;发展;文旅IP;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互联互通的加深,海上文旅作为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平台,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文化遗产传承和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条古代贸易路线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由南海、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连接了亚欧非大陆,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贸易与文化交流[1]。21世纪以来,各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通过海上贸易得以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和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系统。尤其在新媒体视角下,进一步加深人们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认识,通过深入地探讨和理解其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繁荣与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重要的贸易通道,连接了东西方文明,促进了经济贸易繁荣,也推动了文化艺术交流。从古至今,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的载体,更是文化、思想交流的桥梁,如佛教传播,汉唐文化东渐西进,都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再次提出,旨在通过加强国际间的贸易联系、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推动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2]。在这一倡议下,文旅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文化交流的新桥梁,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旅产业不仅承担着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的传播任务,更成为各国加强人文交流、深化经济合作的平台和纽带[3]。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并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旅游市场的快速扩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使各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其次,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的融合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另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推动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增强了旅游体验的个性化和互动性。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旅产业发展凝聚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创新发展的动力,也承载了全球化时代文明交流与共同繁荣的希望与责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旅产业发展,连接了不同地区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许多沿线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成为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例如,中国厦门、福州、广州等城市以其悠久的海上贸易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这些沿线城市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尤为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创新文化产品和旅游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和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其全面发展,各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中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如简化签证流程、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等,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且国家间多边合作和区域间交流互动,也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旅产业的跨国合作与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和人民文化交流[4]。
(一)扩大海上文旅产业的市场影响力
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世界各地的旅游景色。借助新媒体平台,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可实时更新内容以吸引游客,传递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还可精心策划数字营销活动,有效地触达国内外潜在游客群体,增加他们对目的地的认知和兴趣,从而提升游客到访率。例如,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粉丝互动和分享,海上文旅可以扩展其市场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进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二)促进海上文旅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发展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创作和用户生成内容,旅游目的地可以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深化游客对目的地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例如,通过视频、图片和故事分享,海上文旅可以让全球用户了解更多关于当地文化、传统节庆、生活方式等信息,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互动。此外,新媒体还为文旅目的地提供了互动性和参与性更强的传播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让游客能深入地参与和体验当地文化,从而丰富其旅行记忆和体验感受。
(一)本土化资源挖掘不深、同质化开发严重
一些海上文旅目的地存在文化和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的问题。虽然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开发过程中当地侧重表面的景观和商业化开发,忽视了深度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例如,在一些海上文旅目的地,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形式未能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开发,其文化特色逐渐淡化,无法形成与其他目的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且游客需求具有普遍性,许多海上文旅目的地在开发过程中采用类似的商业模式和旅游产品,造成景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和品牌模糊化。例如,一些海上文旅目的地过度依赖传统的旅游景点和商业化的文化表演,缺乏创新性和深度体验项目,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影响了旅游目的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限制了当地经济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数字旅游建设重技术、轻应用现象突出
数字旅游是推动海上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但一些海上文旅目的地在数字化建设中过度注重技术设备和平台建设,忽视实际应用与用户体验的深度融合。例如,一些景区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灯光设施、宣传屏等设备,但缺乏深度内容创作和技术运用策略,无法实现预期的吸引力,影响数字旅游的实际效果和市场竞争力。还有一些海上文旅目的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过于追求虚拟体验的视觉效果,忽视了本土文化的传播,难以引起游客的共鸣,在长期发展中难以持续地吸引游客,无法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价值。
(一)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加大“海上丝绸之路”特色旅游宣传
1.挖掘沿线地区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
在当前全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文化体验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下,要深入地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要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当地历史、地理、民俗等多维度信息,全面了解并发掘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文化元素,如历史建筑、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为海上文旅产品的创新与设计提供依据。例如,泉州市作为中国福建省的重要文化旅游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拥有深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底蕴。泉州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成功地推动海上文旅产业发展,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如泉州的开元寺、洛阳桥等历史建筑,不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代表性遗迹,泉州市积极修缮和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泉州市定期举办各类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庆和活动,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论坛等,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也展示了泉州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泉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打造特色文旅IP,加强海上文旅宣传
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言,有效地利用特色文旅IP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打造文旅IP不仅限于对旅游资源或文化资源的宣传,更是充分地利用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化IP,实现文旅产业创新与数字化融合,从而增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充分地认识文旅IP的战略意义,其不仅是一种文化标识或者商业符号,更是文化资产和市场价值的重要载体。例如,在中国浙江省舟山市,当地将三毛的文学作品、人生故事以及她在舟山的经历进行深度挖掘,打造了“三毛文化IP”,使很多国内外文化爱好者和旅游者产生了兴趣。如今,舟山市与西班牙拉帕尔马岛建立了“三毛之路”文化旅游交流基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理解与交流,也通过共享和交流三毛文化资源,推动了两地在文化旅游发展上的互惠互利。
为进一步扩大海上文旅的影响力,沿线地区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宣传覆盖范围。例如,通过微信、微博、抖音、文旅官网等媒体平台精心策划文旅传播内容和讲述故事,向全球用户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吸引力。在此过程中,要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和分享性,为旅游目的地推广带来口碑效应。例如,游客可以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参与文化体验的照片和视频,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魅力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交圈层,以提升目的地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有类似兴趣的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二)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增强大众参与度和协同效应
1.优化海上文旅数字服务,扩大市场空间
在新媒体时代,海上文旅要加快旅游电商市场下沉、扩大市场空间,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和发展。首先,需要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提升文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其次,需要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旅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海上文旅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电商平台,消费者可以实现线上预订、在线支付、制定行程等一系列便捷服务,提高旅游消费的便利性和体验感。例如,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游客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旅游信息、进行在线咨询和预订,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还提升了旅行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开发数字旅游新业态,增强大众参与度
数字旅游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形式,正逐步改变着旅游行业的面貌,有效地利用数字技术,特别是结合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和游客需求,开发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性的互动体验,是推动海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充分地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打造真实、丰富的数字旅游内容。例如,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游客可以体验虚拟历史场景或观看文化表演,如在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北海,游客通过佩戴增强现实(AR)眼镜可以看到古代商船或者丝绸之路贸易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此期间,要发挥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数字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支持,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体系,引入专业化的数字营销团队和技术开发人才,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推动数字旅游在营销推广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应用。例如,在福州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上,数字化平台和社交媒体的运用,成功地吸引了游客的关注和参与,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海上文旅展示了海洋沿线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厚底蕴。在新媒体时代,海上文旅要积极地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打造海上文旅新业态、新形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为全球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在海上文旅的传承与发展中,仍有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如何在数字化展示中保持文化原真性、如何在商业化运作中平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海上文旅将继续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笔者也期待通过国际合作与跨领域研究,助力提升其在全球旅游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1] 屈炎.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地域特色文旅品牌IP形象设计开发策略[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7):54-56.
[2] 刘莉.如何保护和利用蓬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J].文化产业,2023(24):10-12.
[3] 张雨亭,张雨澄.基于文旅融合的宁波市“海丝古港”旅游发展对策[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2(6):32-34.
[4] 李红琼,周若依.“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启示与当代价值——2022年中新等国学者海上丝绸之路暨人文交流论坛会议综述[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3):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