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齐齐哈尔的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创产品融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解读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巨大潜力及文创市场的现状,概述齐齐哈尔的历史背景,剖析齐齐哈尔的文化底蕴与遗产资源,从人群特征、需求等角度出发调查分析数据研究,结合数字化技术提出融合策略,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文化遗产旅游;文创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2310232007X);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B037);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45309354);齐齐哈尔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GJQTZX202210);“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项目编号:QDIG-2022KCSZ17)的研究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技术在历史遗迹文化宣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与文创产品的融合路径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何通过艺术加工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使其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传播地域文化,为地方旅游经济开发助力,也让人们能够直观、自主、便捷地欣赏人类文明成果,了解古迹遗址的历史文化变革,是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齐齐哈尔文化遗产资源
齐齐哈尔的文化遗产资源历史悠久且数量众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首先,多种文化在该地区交融,包括以物质文化为载体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例如石器文化、辽金文化、达斡尔族文化、历史建筑遗址等;作为达斡尔族的聚居地,拥有丰富的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包括服饰、民俗、音乐、舞蹈等;拥有齐齐哈尔古城墙、清真寺等,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这些遗存见证了聚居于此的民族的历史文化起源与发展。其次,齐齐哈尔市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作为国家重工业机械装备之城,这座城市在中国工人阶级杰出代表——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工人马恒昌的影响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1]。
总的来说,齐齐哈尔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文化遗产资源不仅丰富了齐齐哈尔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了吸引游客以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旅游资源。
(二)齐齐哈尔文创市场现状
近年来,国内文创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文创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包括艺术品、手工艺品、纪念品等。然而,与一线城市相比,齐齐哈尔的文创市场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从市场规模来看,受益于政策支持、消费升级、科技进步等多重因素,文创市场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齐齐哈尔市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始关注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的视觉和体验效果。但从消费者需求来看,个性化需求成为文创产品发展的新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独特性和个性化。因此,需要更多地注重文创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定制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于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齐齐哈尔来说,文创市场仍处在发展萌芽期,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市场趋势
随着消费者审美和文化需求的日益提升,文创产品市场个性化、差异化成为主要趋势,消费者追求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性,渴望获得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同时,数字化与体验式消费崭露头角,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为数字化文创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线下体验店和文化活动则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产品的魅力。跨界合作也成为新趋势,不同领域的品牌、设计师和艺术家携手合作,共同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创产品,拓宽了市场并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水平。最后,可持续发展成为文创产品市场的重要议题,环保材料、低碳生产方式等被广泛应用,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文创产品市场正朝着个性化、数字化、跨界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2]。
(二)调研分析
齐齐哈尔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文创产品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向大众进行数据调研,旨在深入探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齐齐哈尔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创产品融合,并为制定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本次调研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根据年龄特征、习惯及文创产品类型进行调查问卷准备,于2023年11月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回收有效率为81.33%,通过调查发现如下特征:
第一,年龄分布。从年龄覆盖分析,数据反馈多集中于18~30岁,互动性良好。
第二,职业分布。学生占比最高,为33.33%;其次是文职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占比为8.6%。其他职业如教师、公务员、企业员工等均有涉及,但比例不高。
第三,对文创产品的了解程度。对文创产品表示“了解一点”的参与者占比51.61%,而“不了解”和“了解”的参与者分别占比29.04%和19.36%。
第四,兴趣程度。对文创产品表示“很感兴趣”的参与者占比38.71%,“一般”的占比52.69%,“不感兴趣”的占比8.6%。
第五,购买经历。有63.44%的参与者表示曾经购买过文创产品。
第六,购买途径及用途。文创商品购买途径多集中在礼品店和品牌专卖店,分别占比41.94%和37.63%(如图1所示);旅游景点内商店和网购也是重要的购买途径。同时,参与者购买文创产品的主要用途是“自己使用”和“留作纪念”,分别占比53.76%和66.67%,主要以自身喜好决定是否购买。此外,艺术收藏和装饰也是购买动机之一。
第七,影响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实用性、纪念性、创意性、性价比、便于携带、具有地方文化性等。其中,纪念性和创意性的重要性最为突出(如图2所示)。
第八,了解文创产品的途径。网络社交软件(63%)、外出旅游(54%)和博物馆参观(48%)是参与者了解历史并对文创产品产生兴趣的主要途径。
第九,价格合理性。61.29%的参与者认为市场上文创产品的价格偏高。关于价格接受度,参与者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是20~50元,占比35.48%。
第十,偏好元素。参与者更偏好购买包含中国传统文化(75%)、家乡文化(69%)和喜欢的城市(58%)等元素的文创产品(如图3所示)。
第十一,有效的推广方式。各大社交平台推广、公众号或官方账号的活动和旅游景点推广是参与者认为最有效的推广方式。
第十二,产品建议。参与者普遍建议文创产品应加强产品创新、提高质量、增加实用价值和外观形象,并注重故事背景的融入。
由调查数据分析可得,人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偏向从自身角度出发,年龄、职业、收入并未成为影响购买偏好的重要因素。产品是否凸显本地特色、彰显历史文化是影响购买意愿的首要条件。购买渠道的多样化使人们从喜好、产品实用性角度出发,将产品性价比综合化、最大化。同时,文创产品的展示与宣传所形成的产品“流量”也成为人们购买的主要动机。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消费习惯,以及人们对产品的期待和要求,文创产品的设计应该既符合文化遗产特色又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挖掘文化内涵,设计特色文创产品
在齐齐哈尔文化遗产旅游中,文创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还能够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创产品的设计可以从齐齐哈尔的文化特色和旅游项目策划出发,在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主题性的衍生产品,如文化遗产导览图书、影视作品等,为游客提供更深入的参与体验;借鉴齐齐哈尔的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建筑风格等元素设计互动性强的文创产品,让游客参与其中,增强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感[3]。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产品呈现方式及意义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与数字技术融合具有极大的优势。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技术,齐齐哈尔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游客。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人们能够游览齐齐哈尔的各大文化景点,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和背景;在文创产品上添加增强现实元素,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标记,观看产品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的展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齐齐哈尔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导览、讲解和互动功能。在数据可视化和互动展示方面,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和互动展示装置,可以直观地展示齐齐哈尔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实现传播和推广文化遗产,提高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市场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为了提升齐齐哈尔市文创产品的“流量”,需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首先,通过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等渠道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文创产品的介绍和推荐文章,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其次,产品销售可以与旅游机构合作,将文创产品融入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购买。也可以开办文化创意市集、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展示齐齐哈尔的文化遗产资源,增加产品的关注度。
综上所述,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齐齐哈尔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创产品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解决技术成本高、保护与商业化难以平衡、用户体验与内容需创新等问题。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应积极合作,制订支持政策和推动措施,以实现齐齐哈尔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还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
[1] 高雪洁,苏屹,姚冬青,等.齐齐哈尔边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究[J].理论观察,2011(2):82-83.
[2] 周彦,王宇.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82-84.
[3] 赵红日,梁晓凡,陈晨,等.中国古代书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研究[J].包装与设计,2022(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