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探讨了语言服务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实施路径。随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的日益紧密,语言交流成为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支持。哈萨克斯坦旅游签证政策的放宽和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化为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中亚国家旅游从业者英语普及率较低,影响了国际游客的旅游体验。文章分析了语言服务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满意度、推动旅游合作深化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完善语言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等具体路径,以期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语言服务;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
中图分类号:G590.6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伊犁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与中亚国家合作中语言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21HSKSTYJZD001)的研究成果。
在全球旅游市场日益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旅游合作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伙伴,两国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和文化的深度交流为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语言障碍成为制约双方旅游合作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索语言服务在促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中的作用及其实施路径,对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体验、推动两国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语言服务已成为国际旅游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针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旅游合作而言,语言服务的重要性尤为凸显。首先,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有效的语言服务能够消除游客与旅游从业者之间的交流障碍,提升旅游服务的顺畅度和满意度。其次,语言服务还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通过提供多语种导览、翻译等服务,能够增进游客对哈萨克斯坦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后,高质量的语言服务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前来游览,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语言服务在旅游合作中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深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信息沟通与理解
语言服务在中哈旅游合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显著地促进了信息沟通与理解。
随着两国旅游交流的日益频繁,游客与旅游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尤为关键。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其服务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游客的旅行体验。旅游从业者通过提供精准、流畅的语言服务,不仅能够确保游客在行程中准确地获取景点介绍、交通指南、餐饮推荐等信息,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当地的文化习俗,避免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误解和困扰。这种无障碍的信息沟通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为中哈两国旅游业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因此,加强语言服务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推动中哈旅游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保障[2]。
(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语言服务在中哈旅游合作中的促进作用,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尤为显著。随着两国旅游市场的不断融合,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语言服务作为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3]。
语言服务能够确保信息的传递准确无误,使游客在咨询、预订及游览的过程中得到清晰明了的指引,避免因语言障碍导致的不便和误解。另外,专业的语言服务团队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贴心的服务,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定制旅游方案,提高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语言服务还促进了文化交流的深化,使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哈萨克斯坦的文化底蕴,提升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加强语言服务建设,对于提升中哈旅游合作的服务质量,增强两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语言服务在中哈旅游合作中,如同纽带般紧密地连接着两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理解。通过专业的翻译与沟通服务,游客能够跨越语言障碍,深入体验哈萨克斯坦的独特文化,感受其历史底蕴与民族风情。同时,这也为哈萨克斯坦人民提供了展示自身文化的窗口,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兴趣。语言服务的这一功能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更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两国旅游合作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在中哈旅游合作中,语言服务如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显著地增强了两国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优质的语言服务成为了吸引国际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中哈旅游合作而言,通过提供多语种、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旅游体验的整体质量,还能够塑造更加国际化、专业化的旅游品牌形象。这种品牌形象的提升将增强中哈旅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两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4]。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师资力量短缺
在语言服务促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师资力量短缺成为显著的问题。教育资源多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重点学校,导致偏远地区旅游从业者难以获得高质量的语言培训。同时,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旅游专业知识的语言教师供不应求,难以满足旅游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问题限制了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成为深化两国旅游合作的一大障碍。
(二)服务体系标准化不足与覆盖面有限
在语言服务促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的过程中,服务体系标准化不足与覆盖面有限成为突出的问题。标准化缺失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游客满意度。同时,服务覆盖面有限,特别是语言服务难以触及偏远旅游目的地和小众景点,限制了旅游市场的拓展。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旅游合作的整体效率,也削弱了游客的出行意愿。
(三)政策执行力度不足与资金短缺
在推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合作的过程中,语言服务虽具潜力,但面临政策执行力度不足与资金短缺的困境。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导致既定措施难以落地,影响语言服务的实际效果。而资金短缺则限制了语言教育、培训体系及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扩展。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语言服务在旅游合作中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强政策监督与执行力,并拓宽资金来源,以克服障碍,深化两国旅游合作。
(一)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
在探讨语言服务改进路径与策略时,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中哈旅游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还能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从而增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应着眼旅游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针对中哈旅游合作的特点,重点培养既精通普通话又熟悉哈萨克语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教育机构与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例如,可以开设专门的旅游普通话或哈萨克语培训班,结合旅游行业的特点,注重口语交流、跨文化交际等实用技能的培训。
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是提升语言培训效果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语言学习的需求,因此,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同时,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员在模拟的旅游场景中实践语言技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语言教育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使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从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讲师,为学员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是提升中哈旅游合作中语言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准定位培训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两国旅游合作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语言服务体系
在提升中哈旅游合作中的语言服务质量方面,完善语言服务体系是一项核心策略。这一体系的完善不仅关乎旅游从业人员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涉及整个旅游服务链条的语言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和全面化。
应建立统一的语言服务标准和规范。这包括制定旅游行业中的语言服务质量标准、翻译服务规范、多语种标识系统标准等。通过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旅游服务中的语言沟通准确无误,提升游客的整体满意度。例如,在景区内设置多语种导览牌、提供多语种旅游手册等都是体现语言服务标准化的重要举措。
加强语言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包括培养具备扎实语言功底、熟悉旅游业务的专业翻译人员和导游人员。同时,还应鼓励和支持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开展旅游语言服务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为旅游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语言服务人才。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引进国外优秀的语言服务人才和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语言服务的整体水平。
加强语言服务的监管和评估。应建立健全的语言服务监管机制,对旅游服务中的语言服务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于存在问题的服务提供者,应及时地指出其不足并督促其整改。同时,还应鼓励游客参与语言服务质量的评价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完善语言服务体系需要从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监管评估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旅游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哈旅游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促进中哈旅游合作中,语言服务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更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语言服务在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索改进路径与策略。
一方面,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特别是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包括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对哈萨克斯坦语言和文化的基本掌握能力,培养他们在接待国际游客时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定期组织语言培训班、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使从业人员不仅能熟练掌握语言技能,更能深入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从而在服务中传递更多的文化信息和情感联结。
另一方面,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是语言服务在中哈旅游合作中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推动语言服务在旅游产品中的深度融入、加强中哈两国在语言服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服务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桥梁作用,推动中哈旅游合作的深入发展。
(四)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在加强语言服务改进的路径与策略中,政策引导与支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哈旅游合作中的语言服务质量,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发,为语言服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政府应明确语言服务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旅游发展规划。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明确语言服务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语言服务的改进提供方向性指导。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是提升中哈旅游合作中语言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强化合作与监管等方式,为语言服务的改进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语言服务作为中哈旅游合作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加强语言教育与培训、完善语言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等策略,不仅能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更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展望未来,随着语言服务的不断优化与创新,中哈旅游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两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1] 范晓玲,苏燕.丝绸之路文化融入研究——哈萨克斯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54-58.
[2] 马立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2):151-153.
[3] 陈琳(SAPEKOVA AIGERIM).“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4] 冯玲玲,王友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差异性互补性分析[J].北方经济,2014(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