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档案——张理萍
中国工艺美术师
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荷塘乡手工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江西省乡村工匠名师
1977年,张理萍出生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镇江口村,他从小酷爱竹艺,18岁就开始外出学习竹编技艺,曾先后到浙江、四川等地学习。如今,张理萍已是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荷塘乡手工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瓷胎竹编第五代传承人。不仅如此,张理萍还在景德镇市创办了自己的竹艺品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2018年,在杭州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他的作品还作为国礼送给了52位参会来宾。
壮志凌云,砥砺前行出成效
十几年间,张理萍经过游学浙江、四川等地后,通过多次尝试,取长补短,有了自己制作竹编制品的方法和目标,他能够做到从原竹到竹丝的十二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最细的竹丝直径有0.3毫米左右。此外,张理萍还能结合陶瓷、玻璃、琉璃、金、银、铜、不锈钢等材质的胎体进行编制。有胎竹编的出现让竹编制品不再是带有粗糙感觉的生活器皿,它慢慢地融入了现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茶具、香器、灯具、壁画等。张理萍在有胎竹编创作期间,自创了六种编法,目前还在研究更多与不同材质结合的编法。不仅如此,他还能根据当下审美需求,结合首创的植物染料来染制竹丝,编织出五彩图案。瓷胎竹编是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有着“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特点,从竹子到竹丝再到编制,所有的工序都是靠人工来完成的。所谓“百斤竹、八两丝”,一百斤竹子仅能产出八两竹丝,而一件完整的瓷胎竹编作品,从制陶开始到最终完成,需要历经整整84道工序,需要一位熟练工匠将近3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是一个考验工匠手艺的工作。因为辅助工具只有一把镊子,要做到将千万根直径仅有零点几毫米、细软到几乎没有骨力的竹丝依胎成型,与瓷器严丝合缝,除对力度大小的精准拿捏外,也需要工匠做到心无旁骛,是一场对脑力与心性的双重考验。”张理萍说。
授人以渔,就业帮扶增收入
多年来,张理萍一直关注家乡的发展,他看着近年来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美丽的城乡环境,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他有了想要回乡发展的想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鼓励下,2017年,张理萍从景德镇回到萍乡发展自己的竹编事业,希望能够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在江口村,张理萍建起了三石竹艺中心和竹编博物馆。在这里,他以“精益、传承、创新”的理念,全力助推竹编工艺融入现代雅致生活。他不仅创作了大量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新型竹编手工艺品,还手把手地为本地村民传授瓷胎竹编技艺,先后培养吸纳了30多名本地村民在竹艺中心工作,熟练工一年一人可增收5万元。
走进三石竹艺中心的工作室内,工匠们正在进行瓷胎竹编的制作。“在这里工作非常好,既能照料老人、小孩,兼顾家庭,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江口村村民徐活平说道。村民谢和斌是家中独子,以前在外地务工,现在他可以就近就业,过上了有稳定收入,还方便照顾父母的日子。据了解,三石竹艺中心已有30余位妇女参与瓷胎竹编制作,这些妇女是江口村及附近村的村民,她们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缺乏职业技能,在社会上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如今,通过在三石竹艺中心参与瓷胎竹编制作,她们不仅拥有了一技之长,还实现了自我价值,赢得了他人的尊重,更传承了瓷胎竹编文化。
如今,瓷胎竹编非遗技艺在江口村不仅得到了传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还撬动当地乡村旅游、研学观光、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到竹编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近15万人次,江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7500元增加到了11000元。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张理萍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瓷胎竹编产业,系统地培育更多本土工匠,带领工作室创作出更多精美的竹编手工艺品,为湘东瓷胎竹编产业的发展,湘东竹文化特色名片持续发力。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人民政府 胡婉茹 邮编:33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