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持”是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接纳和支持。温尼科特认为,抱持性的家庭有两个特点:一是当孩子发展好时,给予孩子认可,认可他的感受;二是当孩子受挫时,支持他、陪伴他,接纳他的情绪,给予适当的保护,与孩子共渡难关。在家庭中获得抱持的孩子会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滋养,在独自面对困难时,自我会更强大,更容易战胜困难。
一、孩子需要在家庭中获得抱持
孩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的抱持不一样。
婴儿期的抱持是:“在吃饱喝足、清洁干爽之余,常有人来陪我玩,但有时也要让我独自躺在那里看看光影,嗯嗯啊啊,抓手挠头,踢踢脚。”
幼儿期需要的抱持是:“凡够得着的东西都可以摸,凡到得了的地方都可以去,大人在我后面跟着就好。摔倒碰疼了有人抚慰一下,大人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哭的时候有人抱抱拍拍,大人可不要一见我哭就咬牙切齿,没有耐心。”
儿童期需要的抱持是:“我有很多念头冒出来,我要开始尝试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我可以做错事、说错话。如果因为我做了什么事让大人很不舒服,请告诉我你们的感受。”
青少年期需要的抱持是:“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计划,而且我可以尝试去实现它们。家长可能会担心,但他们只会说出担心,而不会禁止我去做。如果实现不了,我可以去跟家长说说烦恼和难受。难受过去后,如果家长不批评嫌弃的话,我会很希望听听他们的想法和经验,以供我参考。”
二、父母容易忽略对孩子的抱待
现实情况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对孩子的抱持。笔者在做心理辅导工作中,经常听到学生们的倾诉。
关于父母,学生们的心声:“爸妈老是唠叨我学习,周末一回家就讲大道理,那些大道理我已经听了几百回了。”“爸妈常不在家,他们都挺忙的,周五回去的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家里冷冷清清的,有时周末也是我自己在家。”“假期我会帮妈妈做生意,会在家里做饭,会收拾屋子,亲戚朋友都夸我很懂事,可是我并不快乐,他们一点都不理解我。”
关于孩子和父母的互动:“自己在学校过得不开心,给妈妈打电话,不知道怎么说,于是只能一直哭。妈妈不理解,说我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没用的东西……”“我和好朋友吵架了,这件事有点棘手,影响了我的学习状态,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向妈妈诉说,她斥责我说,肯定是我自己的问题,别人才不跟我玩。”“我爸妈常常打击我,每当我说要考某所学校时,他们总会说:‘就你这样能考上?’”“我最近情绪很低落,莫名地难过,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头晕犯困,最喜欢看的漫画也不想看了。我跟爸妈说我状态不好,想去心理门诊看看,他们坚持认为我没有问题,说我头晕犯困是鼻炎犯了,给我挂了耳鼻喉科……”
以上是一些学生的倾诉,几乎每个倾诉的孩子在描述家庭氛围不和谐、自己和爸妈之间的沟通不顺畅、无法获得理解的时候,都会感到委屈、痛苦。
三、给家长的两点建议
家长如何提升爱的方式?我们可以尝试做出以下两点改变。
(一)比起讲道理,学会倾听更有效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真的需要对方提供多大的帮助。只要对方能够接受、容纳我们的情绪,倾听并表达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是如果对方不但看不到我们的感受,还要讲一堆道理,甚至评价或批评,那么无论这些道理多么珍贵,评价多么真实,我们都会觉得被忽略,感到孤独,甚至还会有受伤的感觉,进而可能再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所以,和孩子们沟通时也一样。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有时为什么没法和孩子交流,是否自己讲得太多,而听得太少?
那么如何倾听呢?首先,放下手机,学会用眼神交流,坐下来谈,总之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与尊重;其次,理解孩子由于年龄和阅历有限可能产生的偏见或误会,不要试图灌输你的观念;再次,要通过语言、目光或体态表示肯定。对于孩子的偏执观点,不要急于纠正,也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对孩子讲得有道理的地方,无论多么不赞同他们的想法,都要耐心听完。
心理学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从倾听到认同,再到提出建议,这样的父母更容易让孩子打开心扉。
(二)比起提建议,回应情感更重要
父母不是不懂得孩子,而是忘了曾经自己也是个孩子,也曾深深渴望被懂得、被回应。
感受孩子真实的心理需求,回应他的需求,而不是给予一堆的整改意见,更不要随意用“大人都是对你好”的言论标榜建议的合理性。比如,当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要去拿一个几米外的玩具,他要坚持自己完成,这时父母爱的表达就是悄悄站在身后,张开双手,守护着,看着他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当他真的摔倒时,安慰他,鼓励他,再次陪他一起完成。孩子长大后也一样,他们可能会经历很多挫折,他们需要的是家长看到他的目标,陪伴他去经历,并且在旁边给予积极的回应,在他需要的时候适时给予帮助和建议。其实,我们也有情绪化和缺乏理智的时候,当我们一味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要求孩子,也就只是为了捍卫父母的权威而已。所以,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提供很多建议,而是在家庭中理解和回应彼此的情感需求,以及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建议,这才是更好的选择。
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感受时,慢慢地我们也会发现,亲子对话更多了,说话的语气更缓和了,家庭氛围也更和谐了。因为,父母用心培育爱,孩子就沐浴在温暖的港湾里。
(摘编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蒋旭玲 邮编:6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