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2024-12-13 00:00:00张梅姬
公关世界 2024年21期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是孵化人才的重要基地,而高校辅导员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大学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辅导员的角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为了使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把握机会,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成长,注重对校园师资团队的管理和建设,既提升了教育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高校的改革及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教育质量

引言

高校辅导员不仅承担着教书的责任,同时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承担着培养育人的任务,辅导员是学生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对于当前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辅导员既是学生道路上的导师,同时也是当前教育背景下落实教育育人的角色,因此辅导员应当精准定位,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打造更加健全的教育体系,做到知行合一。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以下仅供参考。

一、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对政治思想缺乏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部分高校的领导层和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缺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上或者教学科研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实践。例如,学生将精力放在了成绩上,对于政治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虽然有着优异的专业知识成绩,但并没有良好的思想观、道德观以及大局观[1]。

(二)过于追求多元文化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旺则国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者,同时也是民族的希望,随着网络的盛行,大学生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个性张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于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但是对核心价值体系所理解的内容却不够全面,容易受到他人的诱惑或者其他因素误入歧途,因此学生的未来需要有一个引路人对其进行引导。近年来,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的资源极为广泛,涉及多种因素,对于学生的思想既有正能量,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负能量,因此,其现状的出现为一线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难题,其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2]。

(三)伦理道德方面

由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在时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的,新时代的学生其思想更加的独立,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解却很少,在主观形式上比较模糊,由于思想价值观会受其他因素的左右,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无法端正自己的思想,导致高校的思想教育仅仅是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影响微乎其微。高校辅导员其主要的教育任务,就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在新中国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资源上搜索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和资料,掌握多手的信息资源,但是网络既有正能量,同时也涉及了一定的负能量,例如,网络暴力、虚荣、不好的言论以及思想,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因素,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三观,通过思想政治的引导来彰显辅导员这个角色的教育价值[3]。

二、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育人价值

(一)学习方面的督促者

大学阶段并不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点,未来学生还会有很长的路和时间去学习,因此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课程,既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高校的基础,因此,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榜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辅导员与学生在学校当中接触最多,因此辅导员应当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让学生通过辅导员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此,教师应当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本领,让学生能够在后续日渐激烈的社会当中站稳脚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4]。

(二)人生道路发展的引路人

大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量,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仍然是处于形成的模糊阶段,高校也是学生接触的社会之一,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其思想行为上都有着独特的张扬和区别,并不会任由他人摆布或者完全听教师的安排,在面对一些选择和困难时,他们的情绪极为敏感,因此辅导员应及时发现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他们交朋友,通过倾听去观察他们,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者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走出思想上的误区,避免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时,辅导员应当彰显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和角色,让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在未来的生活或者工作当中都能够闪闪发光,熠熠生辉[5]。

(三)班级管理的决策者

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事务管理的主导者,从班级管理学风建设等一系列的事务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每天忙碌多种事务,对于班级当中的学生无法对其针对性或者一对一地进行教导,这时班主任应当从班级中挑选几个优秀的班干部作为自己的助手,彰显学生的干部职责,在服务班级和服务学生的过程当中,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其优势来进行班干部的评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点,挖掘自己的价值,这样既能够减轻教师的事务管理压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承担起多个责任,学习更多的内容,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能够更加地有的放矢。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确定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自身的政治意识,巩固新中国新思想

高校为了有效提升自身院校的育人效率,应当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通过优秀辅导员的培养为高校的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和明天,因此高校所培养的师资队伍,每一个辅导员都应当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在工作当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当前,中国化和大众化使高校的教育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传播的场所,同时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更多高专业的师资团队,通过校外聘请专业的人才到校内举办讲座的方式,彼此交流教学的经验,而在校的教师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去其他的名校进行学习,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收获学习心得,经过多方优秀教师一起的探讨、讨论、研究,找出更多适合当前大学生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式,既能够彰显育人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其效果极为显著。因此,高校应当对师资的建设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经费,让学生能够受到专业知识的讲解,延伸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使学生不再局限在学校或者课堂当中,而是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去掌握其他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后续的工作或是学习做铺垫[6]。

(二)基于思想教育开展,彰显育人价值

高校辅导员应当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特征对接开展针对性的思想信念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针对每一个年级和每个学生的区别来进行教育,有的学生对于未来充满了抱负,而有的学生则希望能够享受安逸。因此,辅导员应当针对两类学生群体为其制定有效的方案,对于一些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抱负的学生,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教育的引导,将自己的努力都用在正确的方向。而对于知足常乐,喜欢安逸的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只有明确目标后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学习的动力。对于一些希望加入学生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机会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并对其进行考核,为其提供学习内在驱动力。在大三时,很多学生开始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做打算,有的学生会继续考学或者考公务员,或者是出去工作,教师可以为其打造多种学习方案。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去选择,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努力方向,使学生在毕业之际也不盲目。

(三)基于学生优势挖掘,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

大学阶段的教育不同于高中、初中阶段的教育,其主要的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以及日常生活和行为上的管理,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学会独立自主地进行自我学习,不再采用过于依赖教师的方式,抛弃填鸭式、题海式的教育方式,只有让学生站在未来的角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成为一名优秀的接班人,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适宜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归宿,这样既能够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打造更加高端的教育体系。对此,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配合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优势,让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如何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工作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积极做好学生的工作,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还能够完成辅导员的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彰显教育育人的价值。

(四)基于学风建设工作开展,落实全员育人理念促进

高校的辅导员的专业领域比较广泛。对于所带学生的专业领域了解得不够全面、透彻,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当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情况,与任课教师一同携手发现学生所出现的学习问题。并找到有效的措施,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教学,不仅如此,教师可以树立模范标兵,彰显榜样的价值,首先,辅导员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确目的之后,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发挥作用,形成良好的班风以及学风;其次,辅导员应当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群、电话访问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学生家长能够了解学校的文化、校风等,让家长能够意识到良好的校风、学风对于孩子所起到的价值,同时使家长与辅导员一同对学生进行监督,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饱满的学习心态展开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生的大一、大二阶段,辅导员应当做好入学准备,为学生后续再学习和学风形成做铺垫,不仅如此,教师还应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制定未来的生涯规划以及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当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出勤检查,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及智力性,让学生能够具备一个良好的开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在大三阶段,辅导员对学生的成绩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而辅导员应当对学生的毕业去向以及方向做一个全面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对于未来工作或者方向迷茫的学生,教师能给予帮助,对于一些想考研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其确定考研目标缓解大家的压力,让班级当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取得进步,获得发展[7]。

结语

总体而言,新时代下高校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辅导员应当不断地学习优化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应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提升管理效率,而高校应当重视辅导员的工作,为其工作保障提供基础,让辅导员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成就感。辅导员的工作并非教书,其任务非常艰巨且极为神圣,因此高校应当与辅导员一同努力,不畏艰辛、不畏困难,通过多种有效的办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程翔,高林.高职院校辅导员身份认同研究[J].才智,2024,(09):133-136.

[2]彭琼英,胡景谱.“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研究[J].才智,2024,(07):137-140.

[3]郑晓鑫.“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吉林教育,2024,(05):94-96.

[4]韩武杰.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媒介素养培育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3):203-205.

[5]白玉洁. 解析“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山西部分高校为例[C]//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教育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教育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24:3.

[6]高寻寻.“三全育人”体系下辅导员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研究[J].公关世界,2023,(23):58-60.

[7]龚伟.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历史嬗变及发展路向[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15(06):12-17+91-92.

(作者单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