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美操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体操等多元素的时尚健身运动项目,具有科学健身性、艺术性、群众性、便于推广、时代性和安全性等独特特征。本文重点论述了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包括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力量素质、改善柔韧性和协调性以及提升认知能力、培养良好动机、锻炼意志品质、调节情绪情感等。针对高校如何更好地推广健美操,提出了完善设施、加强师资、丰富课程、举办赛事、加大宣传等具体策略。本文阐明了大力发展健美操运动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健美操;大学生;身体素质;推广策略
引言
近年来,健美操这一融合体育与艺术、古典与现代、健康与娱乐的新兴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高校中风靡开来。健美操动作科学、艺术性强、适合群众、易于推广、富有时代感和安全性,成为当代大学生健身锻炼的新宠。本文拟全面探讨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就如何在高校中更好地推广健美操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一、健美操的特点
(一)科学的健身性
健美操的动作设计遵循了科学的健身原理,通常以保证运动者能够充分利用氧气来燃烧体内的糖原和脂肪为能量,加快新陈代谢,建立更高的机能水平为目标。它融合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在运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热量和脂肪,有利于减肥塑形。健美操动作还注重姿态的优美性和力量的协调性,让运动不仅健康,还富有美感[1]。
(二)高度的艺术性
健美操将体育运动与艺术完美结合,整个过程伴有优美的音乐编排和动作设计,极富观赏性和审美价值。不仅动作线条优雅流畅,而且还融入了芭蕾、现代舞等舞蹈元素,展现出动人的肢体语言。健美操动作力度适中、节奏感强,具有力与美的完美统一。在练习时,需要运动员精神高度集中,精神面貌也会洋溢健康的活力,彰显出青春的风采。
(三)广泛的群众性
健美操锻炼方式多样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条件的人均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练习方式。无论是竞技性健美操还是健身娱乐类,练习强度和难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中老年人可选择低强度、节奏缓慢的健美操动作,而年轻人则可挑战更有难度的动作编排,体现出运动的多层次性。健美操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吸引不同群体的广泛参与。
(四)便于推广性
健美操对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要求相对较低,只需一处空旷的室内外场地即可开展。无需复杂的器械,主要依靠徒手动作练习,实用性很强。而且健美操适合单人或集体练习,时间及练习地点也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健美操的这种极高的灵活便利性,使其十分容易在校园、社区等各种场合推广。
(五)鲜明的时代性
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运动项目,融入了流行音乐、时尚动作等年轻一代所喜爱的元素,朝气蓬勃、洋溢活力。健美操动作新颖别致、变化多样、节奏强劲,可以充分释放青春活力,引领运动新风尚,切合了现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六)健身的安全性
健美操在多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了由于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刺激结果的可行性。其运动负荷中等、运动强度处于中下水平、练习时间通常为30—60min,属于有氧负荷范围内,因此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进行锻炼,同时,人们在平坦的地面上,在节奏欢快的音乐声中进行运动十分安全,并具有最佳锻炼效果。
二、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提高心肺功能
健美操作为一项以中高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的锻炼项目,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在健美操运动中,动作编排通常综合了持续性和间歇性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跃等,这些动作能够增加心率、加快呼吸频率,促进氧气利用和二氧化碳排出,使心肺系统得到锻炼[2]。随着健美操运动锻炼的不断深入,机体呼吸的深度会增大,相对的呼吸频率会减小,而由于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肺泡弹性增大,肺活量、肺通气量指标明显增大。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增大心脏射血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肺活量,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健美操训练,大学生的最大摄氧量有了显著提升,他们的肺活量较训练前也有明显增加,心率恢复速度更快,整体心肺机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良好的心肺功能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多方面积极影响。它能增强体能,使大学生在剧烈运动中也能保持充沛的体力和耐力。优秀的心肺机能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让大脑保持警觉状态,从而提高学习专注力和效率。心肺功能的提升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增强力量素质
健美操不仅包含有氧运动,还融入了力量训练的内容,如负重、深蹲、仰卧起坐等动作,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肌肉力量。力量是身体活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力量素质能提高动作质量、预防运动损伤,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有研究发现,经过为期一学期的健美操锻炼后,大学生的臂力、脚力、腹肌力量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健美操中设计的负重和高抗阻力动作,能够增强上肢和下肢肌肉群的力量,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动作则主要锻炼核心力量。除了发展肌肉力量,健美操的一些动作如深蹲、引体向上等,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爆发力。
(三)改善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身体各部位在不受伤的情况下做出最大活动幅度的能力。良好的柔韧性不仅能预防运动损伤,还能使动作更加灵活优美。健美操的动作编排通常会包含各种拉伸、按摩以及高抬腿、劈叉等需要较大关节活动度的动作,能够全面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同时,健美操还能促进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增强,从而增强了关节囊的力量,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同时,使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得到改善,扩大了关节运动的幅度,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
研究显示,坚持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大学生,无论是躯干、肩部还是下肢关节的柔韧性,都较未参加健美操者有明显改善。长期参与健美操训练的大学生,其躯干前屈柔韧性、肩部灵活性以及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等指标,都要优于久坐少动、缺乏锻炼的大学生群体。
柔韧性的提升不仅让大学生的身体更加灵活,使日常生活动作更加便利轻松,而且还能使健美操动作更加舒展优美、符合审美要求。对于健美操这项集艺术性和体育性于一身的运动而言,练习者优异的柔韧素质能够让动作编排更加丰富多样,使整套动作的完成度和艺术表现力达到更高水平。因此,柔韧性的提高对于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四)提高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在复杂环境中,有目的、合理、恰当地调节身体部位的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都至关重要。健美操运动对协调能力的要求极高,因为其动作编排错综复杂、变化多端,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平衡力、节奏感和肢体协调能力。
通过长期的健美操锻炼,大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躯干稳定性、肢体协调性、节奏把控能力等,锻炼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高度的运动协调性。这些不但有利于提高健美操技术水平,还能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其他体育运动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的活动质量和安全性。
三、推广健美操的策略
(一)完善校园健美操设施
要真正做好健美操运动在校园内的推广,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建设是基础工作。健美操活动场地是开展的重要前提,制定科学的场地建设标准势在必行。室内健美操房地面应选用防滑、防震、耐磨损的专业地板材料,既能有效减少运动损伤风险,又能延长使用寿命。室内操房应配备恰当采光、通风系统和空调设备,为运动员创造舒适的练习环境。室内健美操房还需配备先进的音响系统,播放优质音乐伴奏,为动作编排营造良好氛围。场地周围应设置大型镜面,方便运动员随时检视动作姿态。储物柜、更衣室等辅助设施也不可或缺。应根据实际需求,适当配备力量训练器械,如哑铃、弹力带、瑜伽垫等,以便健美操运动员进行综合训练。
除室内场地外,校园还应规划适当的户外健美操锻炼区域,可选择操场、广场等相对开阔的场所。户外场地不仅可开展大型赛事活动,也让运动员可以在阳光明媚的环境中尽情挥洒汗水。户外场地周围可设置固定或活动式音响设备,同时应注意美化布置,打造良好健美操锻炼环境。
(二)加强健美操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保证健美操运动质量的关键。高校应重视培养复合型健美操师资队伍,要求教师不仅精通理论知识和动作技能,还要具备音乐编排、舞蹈基础、教学设计等综合能力,以指导学生综合练习。在职教师可定期组织师资培训班,邀请国内外专家传授最新理论和教学方法,让教师把握发展前沿,也可选派青年教师到培训基地或体育单位深造学习,切身体会高水平训练理念和方法,切实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从校队中吸收优秀运动员充实师资,将丰富实战经验注入教学。还可对具备舞蹈、音乐等艺术功底的体育教师开设交叉培训,使他们掌握健美操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校外专业健美操教练,可设置特聘教师制度,吸纳他们执教,丰富师资队伍。无论是组织培训、教师深造、培养校内人才,还是交叉培训、聘请外部专家,都是为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确保在高校中高质量推广发展健美操运动。只有拥有复合型、高素质师资力量,健美操教学才能行稳致远[4]。
(三)丰富健美操课程形式
丰富健美操课程形式是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的关键。高校应开设基础、中级、高级等分级课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技能。同时开设特色课程,如健美操钢管舞、拉丁健美操等,满足不同爱好者需求。针对意向参赛者,可开设竞技健美操培训班,系统培养竞技能力。可开设健美操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该运动的认知和热爱。对身体条件较差者,则可开设力度温和的健康健美操课程,让每个人都能锻炼。教学方式上,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时空维度;考核则可采取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考核。
高校还应支持学生自主创编动作、组建社团,由专业教师指导,促进活动规范化发展。通过分级课程、特色课程、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考核、发挥主体作用等多种形式,必将让更多大学生投身健美操运动,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健美操氛围。
(四)积极举办健美操赛事活动
赛事活动是检验健美操技术水平、展示运动魅力的绝佳舞台。高校可定期举办校内大型健美操比赛,既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也能进一步推动健美操在校内的发展。学校还可选派优秀运动员代表校队参加各级各类城市和全国大赛,扩大健美操的影响力。对于比赛获奖的健美操队伍和运动员,学校可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持续激发大家的运动热情。大赛的成功举办也会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品牌和社会知名度。
(五)加大健美操宣传力度
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现代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健美操运动的魅力。可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健美操相关赛事信息、课程动态、优秀学生风采等内容,扩大影响力。还可制作宣传视频短片在校园电视、网络平台滚动播放,让更多师生了解这项运动。
学校也应建立健美操运动协会,聘请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骨干参与,统一组建健美操校队,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讲座、展演、交流会等,努力在校园内形成浓厚氛围,让健美操运动扎根校园,成为师生锻炼的热门选择[5]。通过完善相关设施、加强师资队伍、丰富课程形式、举办赛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等综合措施,必将有力推动健美操在高校中的蓬勃发展,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身心素质。
结语
健美操运动以其科学健身性、高雅艺术性、广泛群众性、便利推广性、鲜明时代性和安全性等特点,成为大学校园里一种风靡时尚的健身运动。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发展健美操运动,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课程形式、积极举办赛事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将健美操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努力营造“健身校园”的良性氛围,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锻炼与审美情操、身心发展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啸华,郜春霞,葛乙静,等.大健康战略背景下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6):91-96.
[2]李丹.健美操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10):345.
[3]曾芳芳.健身操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2):77-78.
[4]孙凌云.健美操运动对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探究[J].才智,2013,(30):343-344.
[5]张彦斌,郭娇.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策略与健身方法探索[M].吉林美术出版社.2020.
(作者单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