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脚步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于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得以提出和落实应用,并逐渐成为实现终身教育和全面学习的重要途径。高校开放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具有一定综合能力以及高素养的人才得以良好培养的关键保证,同时也为促进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劲助力。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价值和当下高校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落实开展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管理理念
引言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来,在教育信息化转变与创新方面展开深入探索和不断尝试,并进一步提升对“六网融通”教学管理模式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积极构建网络教育环境云平台并适时扩展以“随时注册、随时学习”理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项目试点规模和数量,换言之,以原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作为基础和支撑作出合理调整和科学创新,在保留原模式优势的同时,也实现对新领域进行探索和挖掘。所以,基于互联网、信息化以及云平台等多项先进技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活动,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此为打造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支持和强有力保障。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价值
具有一定科学性、精准性以及可靠性的数据,是相关决策得以正确制定和顺利落实实施的关键前提,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以及信息化等多种先进技术开展基层开放大学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对庞大数据信息进行精准提取和全面分析,为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可行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从而让其决策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高校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随着资源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各高校在网络课程以及精品课件等方面已具备一定数字教育资源,从而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极大便利和必要支持的同时,也让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为高校全面落实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但是结合现阶段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状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对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不足,其中也存在少数管理人员其意识依旧停留在纸质资料保存阶段,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掌握和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由于对数字教育资源认识程度不足以及自身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部分高校数字教育资源价值和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此外,就实际管理工作而言,部分管理人员保存数字资源的手段和工作模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致使教育资源被破坏或损失问题时有发生。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落实开展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及时转变并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理念
教育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占据着较为特殊的地位,其作为文化得以流传和创新的重要媒介和途径。伴随“互联网+”时代脚步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为人类知识财富得以全面共享和深入推广提供极大便利和必要支持,促使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作出必要调整和科学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做出改进与优化的表现如下:(1)实时调整并持续创新的思维形式,结合多种角度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思考;(2)针对每一个处于互联网网络的个体予以尊重态度,对个体价值以及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和清楚认识,以实现集体作用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展现。与此同时,充分结合互联网时代所具有的“蝴蝶效应”特点,提升对所有个体因素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将此种思维模式和理念与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和发展中,需对教师以及学生予以充分尊重,从而让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
例如,某开放大学自身教育体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不足,以转变并创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适时提升服务质量以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可,从而让自身教育口碑以及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另外,需针对班级制度以及定期考试检测制度等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不足展开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估,及时针对线上开放教育模式的作用以及弊端进行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并以此为依据和参考,对教学模式做出合理调整和科学创新。
(二)加快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开放大学社区管理模式构建进程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是构建科学合理管理模式的基础。在传统开放教育中,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往往导致学习资源的浪费。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动态优化配置。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点和课程进展,采用智能推荐算法为学生推荐最合适的学习资源。以某开放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实现了资源的个性化定制和智能推送,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
首先,进一步加快纵向模式构建进程。充分利用并有效发挥社区教育动态性以及灵活性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以实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得以科学改进和进一步完善。而基层开放大学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主战场”,加之政府正确领导予以辅助和支撑、以区域内某个特定地点为核心、以社区学校为媒介和关键途径、以完成纵向教育模式的科学构建。例如,某开放大学开发了名为“学习伙伴”的移动应用,该应用允许学生创建学习小组,开展主题讨论,形成线上学习社群。据使用报告,该应用的月活用户已达到10万人次,学习讨论帖子的发布数量每月超过3000条。在落实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初期,相关高校应对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以及优势等进行深入了解和清楚认识,并以此作为支撑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则让社区管理整体教育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其中,基层开放大学作为主导者和组织者,一方面需对社区教育资源配置进行适时创新和科学优化;另一方面,也应围绕各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提供社区教育平台,例如,结合各阶段受教育者的具体需求和实际状况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包”,或以社区教育管理系统为核心科学设计专属APP,以此让学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让相关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得到适时提升。
其次,强化对横向模式构建与完善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这就要求现代高校积极引进并规范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社区教育体系进行科学构建和合理调整,针对学习者差异化学习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和精准掌握,并将社区教育精细划分为个人教育与团体培训两大板块。针对各地社区学习资源的整体状况以及具体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对可供利用的绘画以及舞蹈等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提升国家与地方基层开放大学合作的社区教育APP构建工作力度,以“学习强国”模式作为雏形和参考,对基层开放大学社区教育APP做出必要调整和科学创新。此外,也应将地域特色与教育模式进行合理融合,从而让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3]。
(三)适时提升教师队伍培养与更新工作力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脚步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积极引进并合理借助更为先进且有效的手段,对传统学校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全面开发。这就要求基层开放大学对自身现有教师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科学配置,以教师作为媒介和支撑,在相关培训活动的辅助下实现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本校自身专业优势,并针对优势专业教师队伍扶持政策作出合理调整和科学改进,从而构建极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以某基层开放大学为例,该院校在高等数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学校可以此专业为核心,构建优秀教师队伍,并对以前的教师队伍做出必要调整。此外,在实际发展中,也应进一步提升对更具专业性的优秀教师引进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并正确引导本院校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相关管理模式做出科学改进和进一步完善,同时,针对互联网教学模式以及路径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开发,以此打造“先学后教”的校园新局面[4]。另外,还应适时提升网络信息资源后勤保障工作力度,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多元性以及全面性有效保证和适时强化,是实现相关教学教育工作得以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前提,也是提升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四)采取“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模式
全面落实并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模式,以实现学员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得到多样化创新。开放教育学员多为在职学习,本职工作较忙,致使线下实践指导时间不足,绝大部分学员均是利用8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进行学习。针对此种状况,需针对学员具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考量,对于具有一定资质和条件的学员而言,可结合自身需求和实际状况,合理选择进行校内或校外实习实训场地现场指导等线下集中实践指导活动;而对于时间不充分的学员而言,可合理借助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来让自身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经验得到进一步扩展,例如,会计学专业的网络版、会计管理模拟实验以及会计核算、模拟实验等虚拟实训平台,以线上形式开展相关实践学习工作,同时相关指导教师针对参加网上实践学习的学员予以必要辅助和指导,与学员进行积极沟通和互动,以此让学员在实践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和困惑得到合理且及时解决,同时,以网上学习行为相关数据信息作为依据和参考对学员实践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例如,北京大学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对某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线上部分,开设了包含讲座视频、在线测验和讨论区的课程网站。据统计,课程网站在一个学期内访问量超过10万次,学生对线上学习资源的满意度达到了95%。线下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个性化地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结果,学生的综合成绩比传统教学班级平均提高了12分,课程完成率提高到了98%。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工作的落实开展,让学员进行实践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以此让部分学员由于自身时间不足,难以参加集中实践学习而造成实践性教学成效不理想问题得到有效优化,从而让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整体实践性以及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5]。
(五)基于信息化创新管理手段
就基层开放大学学生而言,其所处的学习环境具有一定开放性和透明性,更符合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开展相关学习活动的需求和要求。基于此,基层开放大学在开展相关教育管理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以生为本yNtH43JGIuZoyY6r6TMtIg==”的原则和理念,并积极引进且合理融合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和管理形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科学创新,同时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和互动,以此为实现教育管理工作得以顺利,高效高质开展提供必要支持和强有力保障。此外,在实际发展中,基层开放大学也应针对学生服务项目特点、相关需求以及内容等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掌握,对信息获取途径以及方法等进行多样化创新,使管理者与学生保持双向互动,在让学生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应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实时掌握,并以此作为支撑和雏形,对教育管理工作作出必要调整和有效优化。绝大多数基层开放大学学员自身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为有效保证并适时强化此类学员教育管理工作成效和质量,这就要求基层开放大学对其成长规律以及心理倾向进行深入挖掘和全面掌握,并适时强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6]。例如,学校可以微信或者微博等平台作为途径和支撑,围绕工作经历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对其自身实际想法以及观点进行清楚认识和正确了解,以此让学生自身职业观以及择业观得到良好培养和及时纠正。开放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全面的学习管理系统(LMS),集成多种在线教学和管理功能,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发了一套完整的LMS,该系统支持课件上传、在线测试、学生互动、教学反馈和教学分析等多项功能。根据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报告,该系统每日处理的在线测试超过5000次,线上课件的浏览量达到2万次以上,有效支撑了超过3万名在校学生的学习需要。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时代脚步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我国高校针对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展开全面分析和深入挖掘,其模式逐渐向多样化、多元化以及全面化方向转变,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效,一方面为高校培养综合型以及技术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让高校教学水平以及教育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下,社会在人才方面提出的要求和需求将日益严苛,这就要求高校在实际发展中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管理理念,对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作出合理调整和科学创新,以此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参考文献:
[1]陆曦.基于信用评分的开放教育教学招生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11):143-146.
[2]李永稳,黄永生,倪东.“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新途径——以安徽电大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分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40-41.
[3]陈莹,郭娟,谢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开放式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80-382.
[4]夏玲.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优化策略——以静制动,引控结合[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1):107-108+110.
[5]林志彬.成人教育模式适应新时期开放教育教学管理[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8):169-170.
[6]陈静,庞磊,单燕萍.教育对外开放推进中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探索——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8):67-69.
(作者单位:广州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