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词教学探索

2024-12-11 00:00:00张颖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古诗词诗词

语文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伴随学生的成长。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古诗词学习,无疑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引导学生从诗词字面的浅层次的阅读,进入诗词的深层次的阅读,这是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为了培育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应该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方法。

一、在古诗词教学中追寻文化自信

1.从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是初中生的重要学习任务。教师以经典古诗词教学为抓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理想情怀,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古人的美德。如《木兰诗》中的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她的行为至今受到人们称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现了“舍己为人、心系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影响了无数的志士仁人;还有《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作者的赤胆忠心,这句诗成为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座右铭。

2.从诗词中涵养民族情怀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名家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大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佳作,题材丰富,流传广,深为大家喜爱。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选文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古诗词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教材中以“月亮”为题材的古诗词有很多,比如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外古诗词中与月亮相关的诗句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品味语言运用

1.从诗词中认识语言形式

言简义丰,是古诗词词句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古诗词的词句里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此外,古诗词的词句组合,更是变化无穷。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体裁多样,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文体知识,学习古人遣词造句的方法,可以提高语用能力。

2.从诗词中领略语言变化

在八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古诗词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古诗词有着自身的特点,比如,律诗讲究对仗和押韵,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律诗的语言也是有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崔颢的《黄鹤楼》中的名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其平仄与格律诗的要求并不一致。这也是诗歌的特点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创作此诗打破了“常规”,对抒发内心的情感有着特殊的作用。

三、在古诗词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

1.从诗词中发展形象思维

古诗词生动形象,作者写作古诗词时往往采用形象思维。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还原作者写作的过程。在联想与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而形象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统编教材在古诗词中配有许多插图,比如,针对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名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编者专门配了一幅写意图,将词中描绘的战士训练瞬间场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又如,针对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编者配的插图是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这些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联想、想象。

2.从诗词中启发辩证思维

古诗词的抒情有时看起来是无理由的,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人们脑中固有的认知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作者的辩证思维,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杜牧在《赤壁》中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将战争的胜负系于一物——东风;而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却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又将战争的胜负归于一人——周瑜。不同的作者,对赤壁之战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训练,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告诉学生表面上看是诗人在不合常理地评判历史事件,其实都是诗人对客观现实的思考。

四、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审美创造

1.构建审美理解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形式上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之美,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审美感受。其次是引领学生品析古诗词的修辞技巧,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意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中出现的细腻场景以及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脉络进行赏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2.践行审美创造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听”和“读”的方式感受古诗词的音韵、情境之美,也可以结合“说”和“写”的方式来表达对古诗词的审美感受。比如,诗词的翻译,诗词的改写,就是很好的诗词审美实践活动。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经〉二首》时,教师可以参照课后练习补充介绍的余冠英对《关雎》的翻译,体验文本的意境之美,指导学生尝试翻译《诗经》的其他章节。这样的学习实践就是学生用写作的方式进行审美创造,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总之,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情,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民族认同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人、发扬者。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十八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20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4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