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部巨著,从节日风俗到婚丧嫁娶,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为后世全方位展现了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生活图景。在《红楼梦》众多的大小宴会中,生日场面尤为引人注目,针对主要人物的生日,作者曹雪芹更是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和心力来描述,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红楼梦》前八十回,提到或详细进行叙述的生日有十几处。纵观这些生日,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其一,生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段记录,作品每隔几回就会涉及生日的叙述;其二,同样是写生日,作者对每个人生日的叙述,有长有短,有详有略,有的生日甚至仅在文中提了一句(临安伯老太太生日),有的生日却用大量的笔墨叙述了两回(凤姐生日);其三,主要人物详写,次要人物略写,如宝玉的生日从筹备工作始至尽兴而归结,显示出作者的独特用心,而书中未曾正式出场的王子腾的生日场面却一笔带过。
既然重要人物的生日是详写的,同为详写,他们的生日是否有不同呢?笔者以宝钗、凤姐、宝玉、贾母的生日为例进行分析。
每个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生日所呈现出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宝钗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红楼梦》22回有描述,这是最平常的生日、最家常的生日、最平淡的生日、最常规的生日。
凤姐的生日是九月初二,《红楼梦》43回、44回有描述,这是最热闹的生日、最混乱的生日、最新潮的生日。
宝玉的生日是农历四、五月间,《红楼梦》62回、63回有描述,这是最欢乐的生日、最青春的生日、最自由的生日、最特别的生日、最别致的生日、最愉快的生日、最惬意的生日、最雅的生日。
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红楼梦》71回有描述,这是最隆重的生日、最显赫的生日、最奢华的生日、最气派的生日。
生日是一个人生命历程的周期性刻度,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的生日宴会可以折射出特定个体在群体中的身份、地位与个性。下面我们围绕宝钗、凤姐、宝玉、贾母的生日的场面描写,具体分析每个生日背后蕴含的处世哲学。
宝钗的生日:在贾母内院搭小巧戏台,摆家宴酒席,并无外客。宝钗客居贾府,作为客人,处处迎合贾母的口味,投其所好。这与宝钗行事稳重、处事圆滑、恭顺体谅、察言观色的性格相符合。
凤姐的生日:“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凤姐作为荣国府的管理者,平时雷厉风行,杀伐决断,争强好胜,处处彰显自己的权威,又向来喜欢热闹,如今贾母帮她张罗生日,而贾母是其最有力的支持者,更要处处顺从贾母的心意,于插科打诨间博得贾母的欢心。可见,其工于奉承逗趣,颇具心机。从众人集资凑份子的过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每个人出于不同的目的来凑钱,或是真心与凤姐交好,或是畏惧凤姐的权威,不敢惹怒她,这与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世故有关。
贾宝玉的生日:正值太妃去世,贾母、王夫人等皆不在家,按常理,可能不会像以往一样热闹,但偏偏宝玉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姑娘、丫鬟们打成一片,主人们不在家,奴仆们照样为宝玉庆生日,并且热闹程度比照以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宝玉是贾府第四代传人,作为嫡子,备受众人瞩目。在这场生日宴中,宝玉就像脱去束缚的小马驹一样,纵情驰骋在大观园内,在这难得的自由时光里,大家用真心、真情、真意来参与这场生日狂欢,无拘无束地尽享青春的快乐,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宝玉在生日宴上平等待人,和平儿、岫烟、宝琴一起过生日,没有丝毫等级尊卑之别,也许这就是世俗人眼中的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
贾母的生日:七月二十八至八月初五,荣宁两府齐开筵宴,上至达官贵族,下至贾家仆人,齐来拜寿。贾母作为贾家塔尖上的人,备受尊崇,她的生日宴场面盛大,不足为奇。在贾母的生日宴中,作者不仅写尽了贾府的权势和地位,也写出了当时的礼俗规矩。其间的座次排列,不但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文化,而且是等级制度的体现。
《红楼梦》中生日描写很多,但是每个生日描写都不一样,都尽显人物本色,使其活灵活现。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说:“中国作家把生日视为人与世界相联系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密码的起点。”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生日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外界存在联系的,并且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就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情(表象)、人心,甚至是人性(深意)。因此,《红楼梦》不愧被称之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第一回在讲述石头下凡的神话时,一僧一道曾告诫说:“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开篇即点明贾府的生死变换,悲喜相随。毫不例外,《红楼梦》中的生日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宝钗的生日:宝玉称赞宝钗博学多才,黛玉讥讽宝玉,这是三人间在生日宴中第一次爆发小矛盾,后因众人拿戏子比黛玉,由此彻底引发矛盾冲突,闹得大家不欢而散,气氛瞬时由热而冷。喜庆的生日不欢而散——个人关系的矛盾。
凤姐的生日:本该是十分热闹的场景,大家欢声笑语,手舞足蹈,充满欢乐的气氛。谁料宝玉却“遍体纯素”“一语不发”,径出北门到水仙庵去祭奠死去的金钏,悲伤凄凉之气油然而生,这与凤姐生日的欢喜热闹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凤姐酒醉回家又撞见贾琏与鲍二媳妇偷情,生日宴变成了一出闹剧,最后以鲍二媳妇上吊身亡结束。热闹的生日背后既有哀思又有情感的背叛——个人情感的纠葛。
宝玉的生日:大家开心地掣花签,忽传来贾敬暴毙的消息,大家顿时没了兴致。欢乐的生日宴突然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群体命运的凋零。
贾母的生日:本是一次盛典,但是小说又写到了凤姐因遭到邢夫人的嘲讽而哭肿了眼睛,不仅暴露出贾府内部管理系统出现了问题,预示着贾府已经走向衰败。盛大的生日宴背后潜藏着内部管理的疏漏——家族命运的衰败。
生日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发展变化的一个写照,在时间的刻度上不仅会留下个体生活的印记,甚至能够反映出整个群体的聚散兴衰之命运。每一个生日背后都有暗潮涌动,或细微或庞大;彼此之间盘根错节,可谓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生日背后的冷与悲,从不同的方面指向贾府最后的衰败,生日宴也成为贾府走向的信号灯。无论是从架构上的详与略,还是叙述中的别出心裁,抑或是情节设置的冷热变换、悲喜相衬,它们都能体现出作者的独具匠心之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红楼梦》中关于生日的叙事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绝伦。生日庆典,是人们生活中具有纪念意义的一种活动,作者从具有生活意义的活动入手,并以此为一条线索连贯全篇,展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反映出人情的世故冷暖,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别有深意。
作者简介: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