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不咏洛阳秋

2024-12-09 00:00:00张长华
牡丹 2024年23期

夏梦未央,秋意渐染。来不及和热情似火的夏季道别,就已是“空水澄鲜一色秋”。 踏着洒满诗情画意的洛浦小径,不经意便叩响色彩斑斓的秋季门扉,不觉便悄然地沉浸在有着“洛浦秋风”美誉的曼妙风景画里。

洛水之滨,曾有洛神,洛水深处,女神不显。国庆假期,再一次乘兴来到心仪的洛浦公园,和洛水女神宓妃有个约会,试图揭开女神神秘的面纱、一睹宓妃的绝世芳容。

泱泱洛水,华夏之根。洛河,是黄河母亲最钟爱的地方,一条从远古流到今朝,从现实流淌到梦境的河流。千年流淌不息的悠悠洛水横穿洛阳东西,不但滋养着两岸人民生生不息,也滋养出了钟灵毓秀、雄奇壮观的众多美景,“洛浦秋风”就是其中之一。“浦”者,水之滨也。洛龟贡书,龙马出图,伏羲始造书契,开启了华夏文明。

自黄帝以来,历代帝王莫不祭洛水以祈福。秦始皇曾东巡洛阳,亲莅洛浦,作《祠洛水歌》;武则天曾亲谱祭洛乐章,在洛浦举行大型乐舞演奏。自隋唐直至北宋经过500余年的治理,当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洛浦秋风”更使许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漫步寻幽,信步访古。五彩的秋色把这里装扮得异常美丽。路旁有形态各异的树林,步入其中,地上的落叶哗哗作响。金秋微风拂面而过,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洛阳的沧海桑田。

秋满洛浦,洛浦的秋天是一首浪漫的诗篇,惊艳了眼眸,柔美了时光。凝望秋水,满目清新,举目秋叶,满目凝重,俯首秋词,秋心荡漾。洛浦的秋天是美的融合,是绚丽色彩的总汇。白云在碧空游走,黄叶在枝条舞蹈,秋花在风中摇曳,洛水在林间流淌。

碧水入砚,芳菲入笺,醉意水岸,曲水流觞,玉盘落珠,湿地栈道,廊道环绕。远处的河道,近处的滩涂,翩翩起落的候鸟,风景寥落而空远。

洛浦公园绿地内的五角枫、黄栌树,叶片渐渐转红,银杏树、梧桐树,叶片绿中带黄,河畔绿色的杨柳、绛紫色的狼尾草、白色的芦苇,随风曼舞,与碧水、蓝天、嬉戏的水鸟,与远处的中原明珠电视塔、飞架南北的桥梁、对岸新区的林立高楼交相辉映。

没有见过落叶飘舞的人,不足以谈秋色,不同颜色的碰撞与交融,满满的惊喜与感动。每一种色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如果说洛浦最耀眼的颜色,那一定是黄与红。

金黄色是洛浦秋天的主色调,静而幽深,沉而稳稔。洛水岸边,叶子不经意由绿渐黄,慢慢地变成最绚丽的黄色,活泼而明亮,一片片金黄的叶子随风起舞,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一念秋风起,一念相思长。枫叶经过秋霜的洗礼,层林尽染,枫叶流丹,擎起了鲜红的火炬,点燃了洛浦秋天,也点燃了生命。“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猜想一定是曹子建的才情把枫叶染红,醉了千年诗意,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用生命炽热的爱,把洛浦的秋天染红。

洛水是动情的诗,在曹子建的梦中萦绕 ;洛神是美丽的画,在顾恺之的笔下挥就。

沿洛浦公园步道缓步而上,园里聊天、打牌、下棋、跳舞、唱歌、打太极、拉琴者,岸两边穿汉服持手机和“长枪短炮”拍照录视频的人络绎不绝……惬意悠然,演绎着岁月静好。

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下一身着浅蓝色练功服的长者,正全神贯注地打着太极拳。其动作圆柔连贯,一招一式绵绵不断极为到位,尽显太极之美。我禁不住立于长者身后伴着音乐的节拍也打起拳来。一套拳下来,长者见我学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竟停下来与我攀谈起来,我们从太极拳的拳法谈到了洛河的前世今生。

长者介绍,河与城的关系,永远是这样,先有河,再有城。就像先有母亲,后有孩子。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而洛河也被誉为洛阳的母亲河。洛阳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南望伏牛,“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洛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她从秦岭深处蜿蜒而出,一路向东奔流500公里和伊河汇流后融入黄河。

长者是山东人,是洛阳某大学的客座教授,洛阳是他的第二故乡。人都爱自己的母亲,也爱自己的故乡,故乡与母亲往往融为一体。因为故乡里有母亲的身影,母亲身上有故乡的气息。但他却说对洛阳的热爱,像对母亲一样深厚。

长者接着介绍,从《诗经》开篇之作,到“汉魏文章半洛阳”,再到唐诗宋词巅峰,古往今来,洛阳令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陶醉并留下了浩若烟海的不朽诗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篇篇饱含深情的颂文诗词勾勒出洛阳的人文气质和厚重历史。

长者接着说:“洛水古来风雨稠,改朝换代十三秋。忠臣奸佞俱尘事,墨客文人书九州。” 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画廊,洛河就是流动的文化乐章。人们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洛河就是她众多儿女中最靓丽出彩的一位。

1800多年前,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在此爱上洛水女神,留下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千古华章。

“洛水”作为隋唐大运河的渠首段,一直以“清洛贯城心”的姿态,与洛阳相依相伴。洛河是水脉,亦是文脉,文脉赓续千年,浸润无声……

长者不禁忘情地吟诵起来。从“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吟到“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从“独倚绿杨惆怅久,洛神不见水茫茫”, 吟到 “何似闲游无一事,白家高吟洛阳秋”;再从“碧云日暮迥生愁,立马西风古渡头”,吟到“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

告别长者,回眸来路。河边成片芦苇荡随风摇曳,在阳光的映衬下,耀眼流金,河边鸳鸯随着涟漪摇曳,滩涂灌木丛中,黑鹳、鹭鸟开始散步觅食,像是在做着摇篮中的美梦,芦苇荡中游出一群野鸭,几只白鹭在水面振翅飞翔。河面在蓝天的映衬下,波光粼粼,熠熠生辉。大河之洲,芳草萋萋,万鸟翔集,洛浦沿岸,芦花飞雪,水鸟翩飞。不禁想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诗句。

华灯初上,夜色醉人。洛浦两岸灯火辉煌,洛浦也迎来了高光时刻。洛浦的夜色是迷人的,碧波荡漾,绿草如茵,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华灯“沐浴”下的洛浦轮廓清晰,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洛浦的夜色是美丽的,秋风轻拂面颊,带来丝丝凉意,也带来了历史的低语。夜色中的洛浦公园沉浸在灯火辉煌之中,两岸璀璨的夜景为这里披上了盛装,闪烁的霓虹灯、壮观的彩虹桥,流光溢彩的河面,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洛阳五千年厚重的历史,让人在场景变幻中感受洛阳的前世今生。

河边万丝垂柳随风摆动,柳条盈盈,婀娜多姿,枝枝含情,随夜风曼舞,摇曳着路人的心,别有一番韵味。潺潺洛水轻吟着抒情的曲子,丹桂和花花草草的馨香浓郁而又清新,沁人心脾。仿古建筑搭配着厚厚的城砖,在夜晚灯光的照耀下,我不自觉竟被洛神的美陶醉,“沉醉不知归路”……

红色步道若隐若现,宛如一条条红色飘带,蜿蜒在洛河两岸,将一个个精雕细琢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繁花绿树丛中,幽幽小径,串联成线,蜿蜒成景,幽中有奇,曲径通幽,好一派南国园林秀色风光,怎一个“妙”字了得。

眺望中原明珠塔,它绚烂变幻的灯火与一河两岸美轮美奂的夜景交相辉映,“灯光秀”开启了视觉盛宴,七彩变幻灯光“撕裂”夜空,金戈铁马,跨越千年,整个夜空呈现出巨大的盛开的景象。洛神见到此美景也一定会发出:“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感慨,我要是有曹子建一样的八斗才华,一定会续写《洛神赋》。

伫立牡丹桥头凭栏远眺,夜色入砚皆是画,水声入笺尽是诗。夜空下,繁星点点,像蓝宝石那样晶莹迷人,连在一起,组成一条条银色的长虹伸向远方;牡丹大桥在灯光的饰映下格外明亮,倒映在河中;在灯光的轻抚下,静静的河水倒映着璀璨的灯光,波光粼粼,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如梦如幻。

凭风临水,凝神静听洛河的波澜声,不禁心荡神驰,颇有一些“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味在其中,既满怀敬意又生无限感慨。

一阵徐风拂面而过,花醉了,水醉了,我也醉了!洛浦的夜,夜中的洛浦,你让我沉醉,不愿醒来……

张长华,现居洛阳,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