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直观小棒,发展学生数感

2024-12-08 00:00:00殷丽萍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4年12期

[摘 要] 研究者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借助学生捆小棒,激活数的概念;借助学生数小棒,抽象出计数单位;借助学生数数活动,建立数的联系。

[关键词] 数的认识;数感;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经历多次数的认识:比如“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20以内的数”“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多位数”等。在数的认识学习中,虽然是认数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实是学生对计数单位和位值制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教材先通过“找生活中比100大的数”引出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然后,出示300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个一百,感受“300里面有3个一百”;最后,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认识1000,感受“1000里面有1个一千”。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活泼生动,笔者设计了“数小棒”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积累数数的活动经验,理解数的组成和读法,促进学生发展数感。

一、借助捆小棒,激活数的概念

小棒是学生数数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学具,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看到数数的过程,还能利用小棒帮助学生理解数值,进行计数和运算等。在课堂伊始,笔者出示了1桶小棒,让学生猜1桶里有多少根小棒,估计的范围从几十到几亿,学生对数的大小毫无感知;然后,笔者组织学生数小棒,数1桶小棒有多少根,以提升学生的数数能力。

师:(出示1桶小棒)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1桶小棒,你们猜一猜这桶小棒大概有多少根?

(有的学生说一万根,有的学生说十万根,有的学生说一千根,有的学生说一百根……)

师:小朋友们,这桶小棒到底有多少根,你们想知道吗?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生1:我们可以数1根小棒,然后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

师:这样的数数方法确实可行,但是数起来有点慢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数小棒,老师给10个小组的小朋友随机发放小棒和橡皮筋。请你像老师这样,数到10根小棒就用橡皮筋捆扎起来。以10根小棒为1小捆,捆扎到10捆小棒再用橡皮筋捆扎起来,这样的1大捆就有多少根小棒了?

生2:100根。

师:这样的1小捆和1大捆,大家学会了吗?请每个小组的组员一起数一数你们小组分到多少根小棒。

(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数小棒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单独指导)

师:每个小组的组员都非常团结,一起数出了老师发给你们的小棒根数。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组员来说一说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每个小组小棒的根数:112,40,60,129,109,118,

118,107,95,101)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数小棒”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不仅双手动起来,更使数学思考活起来。每个学生在估和数小棒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还激活了自身不同的数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不同的数数方式:有的学生是一根一根地数小棒,有的学生是两根两根地数小棒,有的学生是五根五根地数小棒,还有的学生是十根十根地数小棒。

二、借助数小棒,抽象出计数单位

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每个小组数出自己小组里的小棒根数,再通过大捆、小捆和零散的小棒引出计数单位“百”“十”和“个”,最后让学生在计算这桶小棒与1000根小棒的差值中引出计数单位“千”,渗透了位值制。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知道了每个小组有多少根小棒,如果我们要知道这桶小棒一共有多少根,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1:我们可以把每个小组的小棒根数加起来。

师:怎么把每个小组的小棒根数加起来?

生2:先把这些数的个位全部加起来,其次把这些数的十位全部加起来,再次把这些数的百位全部加起来,最后把个位、十位和百位都加在一起,就是这桶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太棒了,掌声送给他。我们先请这10个小组派一个组员把你们小组零散的小棒放到讲台上,(出示2,9,9,8,8,7,5,1)我们赶紧凑整一下,哪些可以用橡皮筋捆扎起来?

生3:2和8捆在一起是10根,9和1捆在一起是10根,8根、7根和5根可以捆成2个10根,还剩9根,一共有4个小捆还多9根。

师:如果老师要你们把所有小组零散小棒的总和拨在计数器,你们会怎么拨珠子?

生4:(边拨珠边说)4个小捆,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零散的9根,在个位上拨9颗珠子。

师:现在请10个小组各派一个组员把你们小组捆的小棒放到讲台上,(出示10,40,60,20,10,10,90),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捆?

生5:一共有24个小捆。

……

师:小朋友们,我们终于在计数器上拨出这桶小棒的总和是989根,距离1000根还差11根。小朋友们,我们在计数器上看到了个、十、百、千,这些都是计数单位。你们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多少吗?

生6: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计算整桶小棒的根数,并计算所有小组零散的、小捆和大捆的小棒根数,再用计数器得到小棒的总根数是989根。同时,教师通过计数器引出计数单位,并让学生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

三、借助数数活动,建立数的联系

在课堂伊始,学生需要借助小棒来数数;在课堂结束时,学生能够摆脱小棒,直接进行数数,提高了数数能力,促进了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学生还在数数中学会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

师:(指着112,40,60,129,109, 118,118,107,95,101)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到这里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吗?

生1:最大是129,最小是40。因为40是两位数,129是三位数,两位数肯定比三位数小。

师:是的,你们能把这10个数在练习本上从小到大排排队吗?

生2:40<60<95<101<107<109<112<118=118<129。我是先看这些数是几位数,两位数肯定比三位数小;再看三位数,如果百位都是1,就看十位,十位大的数比较大;如果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比较大。

师:你们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生2:比如101和109,这两个数的百位和十位都相同,我们就看个位1和9,9肯定比1大,所以109大于101;比如101和129,这两个数的百位相同,我们就看十位0和2,2肯定比0大,所以129大于101。

师:我们给这10个数排好顺序了,现在我们从40一个一个数到129,先数给同桌听。

生3:40,41,42,……129。

师:现在我们从40两个两个数到129,从40五个五个数到129,从40十个十个数到129。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地数数过渡到抽象地数数,从一个一个数过渡到几个几个数,提升了学生的数数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数数的过程促进其对数的大小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提炼出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总之,捆小棒的活动其实蕴含着学生对计数单位的建构和理解,零散的小棒代表个位,捆扎成小捆的小棒代表十位,捆扎成大捆的小棒代表百位,这样教学不仅渗透了位值制,还为学生读数、理解数的组成和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充分的铺垫。最终,学生成功脱离计数器和小棒,掌握了多种数数方法。因此,学生在本节课中不仅学到了数数的本质,还能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