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现代资本和技术的赋能下,文化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时代,但繁荣趋势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商品选择的多样化,相反,市场上不断呈现出“单一化”的有限选择性。在此情境下以电影商品为例,探讨电影产业发展进程中人们观影选择的态势,深入分析电影商品消费过程中单一性与随机性存在的机制及原理,并结合现代文化市场的发展进一步论述随机性所存在的根源,具有现实意义。从文化史来看,随机性反映着人对自由的追求,而文化产业自身所带有的经济与文化悖论正影响着随机性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 电影;随机性;单一性;票房;文化工业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11.010
[中图分类号] G124; J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11-009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21&ZD178);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HBCIR202207);南昌大学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数智时代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数字传播的机理与路径研究”(HSYB2309)。
作者简介:朱虹(1957—),男,法学博士,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佳(1999—),男,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各行各业产业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影产业也不例外。观察近几年的电影行业各项指标可发现,中国影视行业总体恢复情况要好于其他国家,无论在票房、银幕还是观影人次方面都展现出较好的成绩。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204.17亿元(约31亿美元),占全球电影总票房的25.16%,登顶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①;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472.58亿元(约74.5亿美元),占全球电影总票房的34.81%,再次登顶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同时中国也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放映市场 ②;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300.67亿元(约43.3亿美元),占全球电影总票房的16.72% ①;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549.15亿元(约77.9亿美元),占全球电影总票房的23%,同比增长了83% ②。尽管国内电影产业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国内电影产业逐渐显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伴随着互联网企业进军影视行业,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的网络营销手段被应用于电影营销环节,电影宣传的场域几乎从线下走向线上,各种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流媒体平台以及新闻资讯类应用已经成为商家竞争的主要渠道。在这种“流量为王”的数字经济模式下,电影市场逐渐发展出单一性的消费趋势,而这种趋势引发的直接后果则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比如,2021年全年票房排行前三的影片分别是《长津湖》57.72亿元、《你好,李焕英》54.13亿元、《唐人街探案3》45.15亿元,但排名第四的《我和我的父辈》却仅有14.76亿元,20亿元和30亿元体量的影片严重缺乏。到了2022年的国庆档则更是出现以《万里归途》为首的一片独大现象,其票房达到10.23亿元,占到当期总票房的70%,“一九效应”票房分成现象在国内电影市场已愈发常见。
当下的电影市场正处于受众更新换代的重要阶段,走进影院观影已不再是一种习惯性和随机率高的日常文娱消费活动,目的化观影消费已经成为常态 ③。观影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正愈发改变着现代电影产业链的运营模式,其背后反映出现代文化市场的金融运行法则,即资本逐渐占据主导位置,商家有权决定市场的生产导向。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深入分析消费者对电影产品观影选择的有限理性,探究随机性在文化商品消费过程中的内源及外部作用结果,以期对思考电影产业的发展本质以及未来走向有所助益。
一、电影产品消费的语境:单一性与随机性
纵观国内近几十年的电影产业发展进程,电影产品的消费模式经历了从一对多向多对多的转变。数字平台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电影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无论是接收渠道还是产品类型都有效满足了当下消费主义的观影需求。但供给和传播的繁荣并不必然导致消费者观影选择的多样化,市场反而不断出现各种大片垄断现象。具体而言,电影产品的观影选择存在着单一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其背后涉及文化产品的本质以及人对自由、精神解放层面的追求。
(一)单一性
自电影步入商业化道路以来,“二八效应”一直存在,即头部影片占据了80%的票房,其余影片仅占剩下的20%。“二八效应”反映出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即消费者注意力有限、上映银幕有限、时空资源有限,因此并不是所有电影上映后都能平等地享受到热门营销和市场排片的强力辅助,相反,只有极少数影片才会享受到这种特殊待遇,而这些影片往往成为最后的赢家。为此,在当下电影市场的经济运行体系下,如何把控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成为片方和商家关注的焦点。从电影产业角度来看,商家构建此种欣赏大热门影片的观影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消费者观影选择的单一性,往往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1.群体传播:培养对热门影视产品消费的环境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典好莱坞时期,商业化的“大明星+大制作”模式就已经盛行。这种模式导致商业大片成为当时院线电影的标配,一切以追求最高票房为目的。在这种商业机制下,各大影视公司及相关媒体均围绕着创造、投资及推广热门电影产品来运作,由这种热门消费模式制作的电影能够极大程度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并带来极高的经济回报。从经济利益出发,商家也有意培养大众习惯于欣赏热门电影的文化环境,因为聚焦于热门电影能够让电影院座无虚席,让导演、明星和影片迅速吸引公众的眼球,并且也能够防止观众转向其他竞争类电影1。
在传统媒体时代,商家为了培养热门电影的消费环境,主要依赖大众传播工具,如广播、电视和新闻报道等。这种一对多的传播模式意味着信息从中心流向边缘,为热门电影的流行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则把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点完美结合,互联网将不同地域的个体通过同一信息载体连接在了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人与群体的信息沟通实现了双向互动,标志着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信息渠道的增多并不必然导致消费者观影选择的多样化。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过载可能导致消费者难以快速有效地筛选和决策,依赖平台的算法推荐来筛选出最相关的信息成为最省力的方式,能够快速导向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于是,这些平台的算法通常基于内容的吸引力和潜在商业价值来生成推荐,使得主流电影和商业大片获得了更频繁的曝光机会。相比之下,小众和独立电影由于缺乏足够的商业吸引力或预算支持,往往难以获得同等程度的关注,进而限制了消费者的观影选择范围。在数字化时代,资本与技术的融合似乎创造出更为统一的热门商品消费环境。在此环境下,消费者在虚拟世界中的信息选择权受到了限制,对外界的认知以及流行商品的选择权让渡给了各大网络平台,而平台引导着消费者走向流行商品盛行下的文化工业时代。
2.技术导向: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决策
电影的制作、发行和上映共同组成了电影产业的完整链条。相较于产业链的参与者,消费者在信息接受层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优势,商家能够通过技术过滤机制建立市场上隐形且庞大的信息网络,并通过这个网络不断传递电影的虚拟、多元信息,吸引受众走进影院2。如今,虽然大众能够简单便捷地搜寻所需信息,但商家在信息传播层面仍占有主动权,能够决定向受众传播哪些信息,大力推广哪些信息,从而塑造大热门产品。当然,商家之所以能够控制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是建立在大众审美的无目的性基础之上,为了商业利润的有目的性而公开利用消费者审美的无目的性,以此通过生产大量的标准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3。
技术的发展虽然增强了个体的媒介权利,使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已不再像过去占主导地位,但数字化时代的网络传播环境可能比大众传播时代的信息环境更加集中和单一。大数据的算法推荐和消费者的偏好共同构建了一种数字拟态环境,这导致消费者在接触外界信息方面存在缺失,进而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在当下,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流量和公众认知度,会策略性地在各大网络平台创造有争议的既卖矛也卖盾的话题,让不同立场的受众广泛参与其中,引发全民爆款的热门话题4。借助数字平台,商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方式推广电影产品。但同时网络浏览与消费伴随着信息留痕,各类短视频APP、搜索引擎和网络购票软件等都成为获取用户信息的重要渠道。基于这些庞大的数据集,商家能够精准划分目标受众,并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内容推送,引发聚集效应,进一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给电影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无限可能。
3.电影工业体系:重塑电影产品的稀缺性
任何一个时期万人空巷的大热门影片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和商家共同造就了这类商品的稀缺性,引起消费者对热门电影的“狂欢”。在当前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电影制作公司、分销公司和院线之间往往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关系,以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利益模式下,电影产业链上的各方集团通常会共同选择最具潜力的电影产品,并赋予其最优先的地位,以此创造出爆款影片,实现各方商业利益的最大化。电影的票房表现往往与其在影院中的排片量密切相关。然而,并非每部电影都能平等享受影院有限的排片资源。因此,将最稀缺的排片资源优先分配给最具潜力的影片自然是最合理的选择。比如,在2021年国庆档期间,《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的放映时长分别达到176分钟和158分钟,远超同类型影片的90至125分钟,直接导致院线银幕日均排次减少了2到4场。但这两部影片在院线的排片比例依然分别高达47.66%和29.19%,而其他九部影片的总排片比例仅为23.15%1。最终,《长津湖》当期票房达到57.75亿,《我和我的父辈》14.77亿,其他影片如《五个扑水的少年》《大耳朵图图》和《拯救甜甜圈:时空大营救》等票房分别仅有0.69亿、0.54亿和0.38亿。由此可见,商家通过控制宣传和放映资源,限制了观众的观影选择范围,进而影响了观众的文化消费模式。另外,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出发,无论是小成本电影还是大制作电影,其观影票价通常是一致的。由于时间和物质资源的限制,消费者自然更倾向于最具吸引力的大制作、大热门的影片。
此外,为了营造热门影片的稀缺性,电影制片商通常会邀请知名的明星和导演参与,引入市面最流行的IP品牌,确保影片在特效、叙事结构和人物冲突等方面能够扣人心弦,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以及别具一格的故事情节,从而让观众愿意为之买单。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的稀缺性并不仅限于高质量口碑的影片,在当今时代,恶评或槽点满满的影片也能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比如《杜拉拉升职记》凭借影片遍地植入广告的“槽点”反而拿下了过亿票房。
(二)随机性
在现代电影市场体系中,如果说单一性的观影偏好反映了大众对流行文化的集体关注,那么随机性则揭示了观众在个性化选择上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而这种特质催生了一批小制作且高质量的爆款影片。尽管市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这种随机性,但随机性恰恰反映了大众文化市场的深层运作机制,体现了文化商品消费中所蕴含的精神解构功能,其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媒介融合:电影产品消费模式的多元化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新媒介常常将旧媒介的形式作为内容,新媒介并不是完全替代旧媒介,而是将其纳入,形成新的表现形式2。根据这一思路,电影放映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可以被视为新旧媒介相互融合与优化的结果。据统计,线上高频观影的用户往往也是频繁走进影院的观众,网络平台的发展有利于电影产业的进步3。如今,线上平台通过流媒体服务、点播视频和订阅制等方式,使得观众能够随时随地观影,极大满足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娱乐需求。
此外,数字技术正在重塑电影的艺术形态,在线评论、弹幕互动以及倍速播放等功能不仅改变了电影艺术的信息传递与接收机制,还在观众与作品之间创造了全新的互动方式,增强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能动性,从而使得观影活动愈发灵活多样。目前,许多非主流和小众的影片在各大网络平台放映,极大扩展了消费者的观影选择范围。不同的观影平台凭借各自独特的经济模式和观影体验特点,为消费者提供了风格不一的观影选项,使得观众能够根据个人偏好进行选择,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需求,实现对各类电影作品的多元化接触。
2.创意特性:艺术产品作用世界的本质
艺术的掌握方式是介乎精神与实践、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中间物,而其“实践—精神”的中介性质也就为艺术生产作为对世界的特殊掌握方式提供了可能4: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1。
艺术生产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展现出其内在的精神性、思想性和无目的性。这些特性促使社会和个体在理解和表达世界时,会不断探索新的创作语言和方式,推动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为此,艺术探索并不遵循固定的路径,而是表现为一个开放且动态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创新潜力。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消费的随机性成为艺术探索过程的重要特征,它不仅允许艺术以多种形式存在,还使得观众能够从多维度的视角理解世界,从而深化了个体的认知广度与深度。
从本质上看,艺术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在其思想领域保持着开放性。正如马克思所言,“艺术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文化生产的功能在于解放大众,尤其是精神层面的解放,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追求娱乐或利润。尽管资本的介入可能使文化生产趋向于世俗化和娱乐化,但文化价值并不总是与资本和市场相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生产始终是以文为前提,强调文化商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要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这一理念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有着契合之处,均强调文化和艺术对于人的精神解放以及在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因此,即便在资本的参与和影响下,文化产品依然承载着深入探索和真实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使命,人们期待通过它持续挖掘人类精神世界的无限潜能。在这一过程中,随机性的消费始终存在,成为人们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质依然是挖掘人的创意,展现更多洞察世界的视角。电影行业之所以充满活力与吸引力,正是因为电影创作者们将丰富的思想意识融入其中,这种思想的多样性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观影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共鸣,形成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在网络平台上线的影片,如《目中无人》《东北警察故事》《陈翔六点半之重楼别》等,尽管在票房方面无法与院线大片相媲美,但在市场反响方面却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些影片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生存困境的关注等引发了大众的深度讨论。“以小博大”的精品化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内容丰富性,成为人们探索世界、反思过去的“艺术品”3。
3.精神解放:人对自由的追求
马克思曾提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这一重要观点4,认为人的自由特性决定了人对艺术生产和审美活动的个性化追求,通过有意识的、自由的思维建构了人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基于这一洞察,马克思进一步提出“艺术、文学等等可被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类活动”这一经典论述5。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本质和对艺术的追求应用到文化领域,可认为人们在随机选择文化产品时,其根源仍然是人的自由特性。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思维意识和感知能力,在获取知识、思考方式以及兴趣偏好上存在着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受众才被吸引到各种文化商品上,其背后反映出人探索世界、寻求解构精神思维的“良丹妙药”6。同时,文化生产本身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个体的差异促使生产者创造出更丰富、更具特色的产品。尽管在市场竞争下,只有极少数影片能够成为大热门电影,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影片缺乏价值或无意义等,只能说明在当前市场运营机制下,这些影片的可见度或市场表现相对较弱。但未来随着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数字媒体的推广,这类影片同样有机会吸引人们的关注,持续性的文化探索和消费总能引导消费者在不经意之间发现隐匿的文化宝库并以此丰富个人的文化素养,满足个体对多元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二、随机性对电影产业链的作用结果
随机性是文化商品消费的重要特征,任何文化商品都要遵循这一特征,否则文化商品就会变得与普通商品无异,直接沦为工业化产物。单从消费过程出发,随机性可被视为对文化工业的反抗。在资本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商品的流行程度往往受到资本和技术的制约。然而,随机性的存在强调了资本介入文化生产的主导力量并非绝对,即使投入再多的营销费用、再多的资源,也不一定会成为热门文化商品,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文化商品的商业价值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具体来说,随机性对电影产业链产生了以下影响:
(一)电影产品消费的复杂性
在电影产业发展的上百年时间里,商业化力量虽然为部分大热影片铺平了道路,但市场不断意外涌现的冷门爆款仍然说明无论前期投入了多少巨额成本或引起了多大的市场反响,影片上映后的实际效果仍难以预测,电影产品的市场价值与资本投入之间不存在绝对的联系。此外,并非只有电影产品呈现出这种无法预测的情况,其他文化类商品,如电视、动漫、音乐、书籍等同样面临着这类情况。如果存在某种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文化商品的市场价值,那么生产这类产品就会变得极为简单。此时,创意产品的生产将不再需要强调以人为核心,只需进行机械化的复制即可。Goldman(1983)曾提出票房的“无人知晓”话题,即整个电影市场成功影片的样本均值和方差极其不稳定,并不是说样本大就一定能诞生多少成功影片,甚至有可能当年一部成功影片都不存在1。在当前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环境下,以人为主体的个性化行为、产品的创新思维以及社交媒体互动等因素共同促成了现代文化产品消费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尤其在电影行业中,频繁涌现的爆款与爆冷影片,证明了电影制作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创作公式,每部作品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管我国每年上映的影片数量多达数百部,但能够引起市场轰动的影片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作品难逃沦为“炮灰”的命运,其中不乏各种类型的商业大片。这一现象体现出观众在观影行为中的不确定性特征。这使得制片方难以通过控制某些特定因素来确保影片的市场成功,电影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无法通过单一的算法或模型来准确预测,其票房成绩受到诸多复杂且持续变化因素的影响。
(二)资本投入的不绝对性
在电影行业中,为了确保电影上映时能够达到最佳的市场表现,制片方通常会提前数月甚至数年进行铺垫宣传。由于市场上广告泛滥以及同类产品的竞争,受众对于某一热点的记忆可能极其短暂,因此只有通过持续、精准的营销活动,才能成功吸引并维持观众的注意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大制作、高投入的影片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相反,市场上每年都会涌现一些小制作、低成本的爆款影片,而这类影片的出现正好打破了电影产品金融经济运行的规则。比如《夏洛特烦恼》《一出好戏》《快把我哥带走》等,凭借“好的故事+良心制作”,成功实现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证明了市场热门电影的产生并不遵循某一固定模式,单纯的资本投入或技术干预并不能获得消费者的绝对青睐。
小制作、低成本的爆款影片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市场良性选择的结果2。当然,电影受众的喜好通常是观众在观影体验完成后才明确的,观众只有在观看完一部电影后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与否,生产者并不能提前得知市场观众的喜好。一部电影受欢迎的程度只能在观众结束观影后才被明确衡量,这种文本与个体兴趣(欲望)之间连接的不可知性既被视为电影艺术的一种魅力,也是左右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1。在面对电影产品与观众偏好适配的不确定性时,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观影偏好,启迪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必须要亲身体验并长期深入探索不同电影作品的内涵与意义。而这种探索过程有助于引导观众做出对高质量作品的选择,以此推动当下小而精影片的诞生和流行。基于这一点,随机性一定存在于文化商品的选择过程中,引导人们走向自由、精神解放之境。
(三)个性化审美观念的发展
在过去,电影行业主要由少数大型制片厂和媒体集团主导,这些机构通过设定统一的审美标准和主流文化导向,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电影生产与传播模式。然而,网络平台的崛起打破了这一模式,更多独立制片人和小型工作室得以将其个性化的作品呈现给全球观众,极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和审美表达。当前,Netflix的随机播放功能、爱奇艺的自动续播等观影方式,使得消费者能够免受先入为主的偏见而自由选择内容,有助于消费者自发探索并确认对不同艺术元素的偏好。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自由影评人和关键意见领fc846bd4bd13947f8b49d61bd4fafd840f7d32638c0461f476cbbfb054c13f0f袖(KOL)的涌现。这些内容分享者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机构的约束,而是能够通过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自由发表对电影的评价与看法。同时,随着自媒体平台如微博、豆瓣、B站等的广泛普及,普通观众也能够积极参与电影的评价和审美讨论。这种用户生成内容(UGC)打破了传统影评人在话语权上的垄断,使得不同审美倾向、文化背景和兴趣偏好的观众都能在影片讨论中表达各自的观点。在网络影评、关键意见领袖的影响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推动下,观众不再局限于传统权威媒体所提供的审美标准,而是能够接触到更为多元的审美视角和评价体系,从而自主构建其审美判断,进一步推动个性化审美观念的发展。
如今,个性化审美观念的发展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审美形态日益多样化。随着观众从传统的影院观影逐渐转向线上移动端平台,影视行业在内容生产、发布和营销推广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多元化的审美形态已经成为主流。与此同时,消费者在影视产品消费上存在累积性特征,随着观影次数的增长,观众的审美标准和鉴赏能力在逐渐提升。单一、同质化的影视作品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多元化的内容生产已经成为当下大型制片公司的战略标配。第二,审美内容日趋个性化。随着流媒体平台的崛起,消费者不仅能够自由选择和创造内容,还能通过分享、评论和二次创作等方式,参与到内容的创作与传播中。在此过程中,个性化的审美观点和偏好得以迅速扩散,并形成粉丝文化、同人文化等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第三,审美交流愈发社交化。在数字化时代,消费者能够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观影体验并与他人互动,并加入到志趣相投的群体中。这些数字化社群的兴起,不仅加速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发展,而且强化了个性化审美理念的社交特性,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变革。
三、电影产品随机性消费的反思
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着一种批判、质疑的声音,认为文化的商品化让文化失去了批判性和解放性,文化产品沦为了资产阶级统治大众的工具。对于这种观点,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者指出,要判断文化是否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必须要结合受众对商品的选择性进行解码,即消费者对于文化商品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接受。随机性是理解消费者被迫接受与主动选择之间的核心议题,对于理解消费者是如何选择文化商品起到关键性作用。与此同时,随机性的存在暗含着文化产业的合理性,对于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随机性存在的必要性
在文化商品消费过程中,随机性的存在可以追溯至马克思对自由本质的论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自由是人的本质,人对艺术产品的随机性和多样性的追求,源自对自由的渴望。正是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思维方式,才塑造了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为此,在文化消费过程中,随机性的存在是必然的,它体现了人对艺术与精神自由的无限追求。反之,单一、同质化的艺术体验会导致文化消费的僵化和审美趣味的趋同。这种同质化的消费模式不仅限制了观众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还可能削弱文化产品的批判性和创新性,阻碍人性自由精神的发展。
如今,现代文化产业正在经历资本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文化生产受到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由大规模资本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创意者的想法、文化本身的价值观念以及艺术的创作思维受到了限制,经济效益成为评判文化产品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导致文化价值要服从于经济价值1。尽管资本和技术的介入在文化生产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正是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现代文化市场才得以繁荣。资本的介入滋养了文化生产主体,促进了文化艺术劳动力的生产力解放,而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文化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文化生产所需的资源不再稀缺2。在此机遇下,市场日益涌现出各种多样化和类型化的文化商品,其中不乏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自己生存的作品3。这些创作者将作品视为具有独立且内在价值的存在,坚信作品不应沦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愿意为保护作品的纯粹性和独特性而放弃个人利益。正是由于市场中蕴含随机性,这些非主流、独立且小众的文化作品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这些作品可能通过偶然的机遇或特定的受众群体获得认可和传播,从而有效抵御市场单一化的趋势,推动文化表达的多样性与发展。
(二)随机性的历史发展特性
随机性虽然根植于人的自由本质,但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形成对自由、文化和个性的深入理解和探索,那么在面对文化商品消费时可能会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此时对于文化内涵的深入思考和对非物质的审美追求都将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境下,随机性的文化消费趋势将会逐步衰减,直至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下,文化商品消费有着其独特的规律,大众的文化素养、经济水平和信息传播渠道等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马克思关于文化经济关系论的主要观点,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文化艺术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直观反映。只有当社会的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后,文化的大规模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否则文化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机械化和工业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商品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文化产品也随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这一转变不仅显著提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促使文化变成了可以大规模生产与消费的商品。由此,文化逐步由精英阶层的特权转变为普罗大众的日常消费品,文化消费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探讨文化消费的随机性问题才具有实践意义。
纵观大众文化消费历程,20世纪和21世纪是反思文化商品消费特性的两个重要时间段。前者是社会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和娱乐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后者因已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化的复制手段对文化商品消费模式带来了根本性转变。在这两个时期,文化商品消费模式和特征深受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进步的影响。在20世纪,由于时间、空间和信息传播路径的限制,大众在选择文化商品时存在着诸多限制。这种局限性导致消费者对于多元化的文化商品的感知较为有限,大多数时候消费者只能依赖有限的宣传资料或周围人的推荐来做出选择。因此,尽管文化商品数量不断增多,但消费者的感知和随机选择权利并未随之扩大。这一现象在电影产业尤为明显,以20世纪的美国电影为例。1979年,美国电影公司贡献了非社会主义国家70%以上的电影租金毛收入;到了1991年,好莱坞在欧盟国家的票房收入比例高达71.7%,其中英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3% ①。进入21世纪,得益于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范围得到了显著扩张,几乎每个人都能便捷地搜索并关联大量商品信息,大众传播的绝对主导作用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随机性得到提升。相反,由于技术和资本的驱动,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平台充斥着各种导向性内容。消费者虽然有能力探索外部事物,但实际上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唾手可得的产品,时间和精力成为制约人们创造性发现事物的障碍 ②。
(三)随机性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机性蕴含着人们洞察世界规律的特质,感性思维的精神生产天生就带有无目的性,自由、随意的生产和消费才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最纯真的方式。然而,理想化的现实表达势必要引入资本,没有资本就没有现代的文化市场。资本介入文化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文化意义的浪漫、乌托邦、混沌性和模糊思维,文化产品需要以经济导向为前提,导致文化产业趋向于享乐主义的娱乐化 ③。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完全局限于高度娱乐性的内容,大众依然追求那些能够满足其个性化审美和品位的作品。如今,各类民众的独特文化、个性需求交织在现代文化市场的大圈子中,人们的娱乐生活、精神寄托以及文化关系都在这片广袤原野上成长,尽管这片原野始终存在着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相互作用的内在矛盾,形形色色的外在因素约束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但社会总归是朝着有利方向前进的,以人为本才是文化发展的永恒真谛 ④。
文化的发展始终以促进人的精神解放和个体解放为核心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政府和市场有序引导和规制消费者对美的正确追求,只有当人的精神需求与文化产品的品质达到一定层次时,消费者的个性追求与精神解放才能有实现的土壤,文化商品的消费才会更加凸显出人的自由本质,随机性消费的特征也将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更加显著。然而,在当下,文化市场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资本的介入既为个体带来了丰富的选择机遇,同时也对个体的创造带来一定限制。在个体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如何充分利用这样的机遇去创造更多属于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又或者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如何让消费者保持对世界的自由观感和理性追求?这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但是,毫无疑问,如果个体失去了对外界商品的自由选择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将会消失,这既意味着他者的消失,也意味着自我的消失。
四、结语
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下,随机性消费已成为文化商品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消费模式根植于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如果缺乏这种多样化的消费模式,人类社会将趋于同质化,进而丧失探索外部世界的动力。随机性消费不仅是文化产业化的直接结果,更是文化多样性与创新能力的内在表现。只有在随机性消费的基础上,文化才能充分展现其内在的多样性与创造潜力,并在精神层面上发挥文化产品的解构性功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尽管资本和技术的介入给文化产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些机遇时,如何在追求规模化和商业成功的同时,保持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并满足个体化的多样需求,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挑战。文化产业也唯有在市场需求、文化多样性与创造力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责任编辑 余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