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和路

2024-12-07 00:00:00张柳华
新教育·综合 2024年12期
关键词:赋能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

【摘要】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顺应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趋势。系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巧妙融入智慧平台中德育板块的资源,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效;有效拓展德育资源融入渠道,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爱国之情,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关键词】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爱国主义教育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更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平台”)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教育+平台”新范式。聚焦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借力智慧平台,探索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一、何以需要: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动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符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提出,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以期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推动,帮助学生形成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

2.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资源板块的设置上,内容广泛,把德育放在了11大板块之首。德育板块资源包括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9个子板块的资源,每个子板块又进一步进行分类细化。智慧平台提供了与学科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利于将更多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争当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全面育人。

3.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主线。《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炼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五大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内容。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将智慧平台的德育资源有机融入教学中,深化课程育人的功能,落实核心素养。

二、何以可能: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支撑

数字时代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顺应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从而创生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态式,丰富拓宽爱国主义的载体,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

1.技术赋能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多优质资源支持

智慧教育平台德育板块中设置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9个子板块的资源栏目,有着覆盖学科各年级教材的学习资源,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教学活动需求,进一步对学科课程资源进行切片处理,将适切的平台德育资源深度融合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较好的支撑,打破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促使智慧平台德育资源的最大变量变成开展爱国教育的最大增量,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

2.技术赋能开启爱国主义教育新型教与学模式

借助平台中所提供德育资源,进一步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进行切片处理,将适切的智慧平台德育资源与其深度融合,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平台资源参考、拓展等作用。创设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信息空间,有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运用平台德育板块的各类资源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自主学习,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互相融通的学习生态,在信息空间中把师生联结成爱国主义教育共同体,进而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开展。

3.技术赋能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课堂的场域

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让学生与社会生活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拓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构建信息化的学习氛围。智慧教育平台以线上教学模式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同时,还能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社会生活更广泛的联系,有效弥补和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延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促使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更具弹性、更加灵活,让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更丰富有效的形式实现。

三、何以实现: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迈入新时代,我国需要全面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智慧平台德育资源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系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巧妙融入智慧平台中德育板块的资源、有效拓展德育资源融入渠道上下功夫,做到多管齐下、协同发力,让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插上“科技的翅膀”,真正实现育人效果的整体提升。

1.系统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回答好“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依据新课标“课程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中设置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等五大学习主题,每个主题都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智慧平台德育板块资源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丰富,有不少内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的联系紧密,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素材。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珍视生命”中相关知识点“如何守护精神家园?”,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相关知识点“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平凡的生命如何创造伟大?”等,“生命安全与健康”主题的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立志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六册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体现,教材引用名言哲语、古语,九年级上册专门编排了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旨在通过中华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浸润青少年品格,增强其文化自信。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中的插图、栏目主题……都可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根据主题目标,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对分散在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最大化地开发智慧平台资源的教学价值,与时俱进吸收新内容,使爱国主义教育充满时代活力。

2.巧妙融入智慧平台中德育板块的资源,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效

针对性融入智慧平台德育板块中的爱国主义专区资源、党史学习、宪法法治等资源,进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智慧平台德育资源相统一的育人机制,有效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可传承性,有着极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智慧平台“德育板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栏目内容丰富,是爱国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教学时,利用智慧平台“优秀传统文化”栏目中“论语”里的《孔子的交友之道》这一视频,让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具象化,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交友之道,引领学生学会交友。“知其不可而为之”,引导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课堂教学中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心里,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2)融入“党史学习”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将党史学习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相融合,于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讲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时,教师要讲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讲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寻民主的历程”时,可以选择融入“党史学习”板块中“图说百年”“话说当年”等内容;教学“我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部分时,可以选用“宪法法治”板块的内容,将党史学习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培育家国情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3)融入“生命与安全”资源,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细化课程标准,融入“生命与安全”资源中的生命教育、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内容,从学生生命状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将真、善、美的内容引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框题“感受生命的意义”中发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以新课程标准“教学提示”中的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主线,结合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运用智慧平台德育板块中的“生命与安全”中的音视频“生存生活生命使命—疫情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从真实的生活情境角度探索生命教育内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生命体验,实现生命成长。

3.有效拓展德育资源融入渠道,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

(1)拓展线下自主学习的新途径。智慧教育平台集合丰富的优质德育视频资源,不仅可以选择合适视频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用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复习。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平台创建班级功能,创建自己的班级,发布学习任务。在学习视频内容时,可以使用提问功能,将存疑问题做好标记发送给教师。在课堂中教师适时释疑,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提高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率。

(2)创建线上线下教学的新模式。在详细了解智慧平台功能、资源后,挖掘本地的德育资源,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组织学生根据家乡的特点,收集资源编制相应的节目,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校本数据库,构建活动型课堂,选择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如采用新课标倡导的议题式、项目式等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开展爱国主义的效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3)延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外场域。智慧平台越来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域,但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大量理论知识,如果场域受限,学生很难真切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海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应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组织红色旅游、举办海南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讲座、设置项目式作业,鼓励学生研究海南红色文化等,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爱国教育,培养爱国情怀。

智慧平台的德育资源蕴涵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为爱国主义教育输送优质资源支持。利用智慧平台优势,极大满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提升中学生的爱国认知,培养学生爱国之情,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史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1).

[2]宋婕.生命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2023(31).

[3]冉亚辉,王思涵.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J].中小学德育,2024(06).

[4]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3-10-26.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建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QJH202310032)

猜你喜欢
赋能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
精雕“灵性教育”内核:赋能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探索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中国广播(2017年10期)2017-10-30 22:45:15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音乐周报(2017年1期)2017-07-10 04:59:03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43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