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灵性教育”内核:赋能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探索

2025-01-22 00:00:00丛轶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赋能内核高质量发展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速迈向教育强国的步伐。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一小学锚定全新战略与定位,在教育管理的制高点寻找新的发展点和生长点。在“幸福教育·享受成长”教育理念下,学校紧紧依托精雕“灵性教育”四大内核,以开发与创设幸福场域为核心理念,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进阶“密码”,即精雕“灵性教育”的基础内核,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精雕“灵性教育”的根本内核,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精雕“灵性教育”的关键内核,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精雕“灵性教育”的品质内核,助力质量持续化发展。精雕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灵性教育”四大内核,是建设教育高质量体系的优选之路,指向幸福教育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灵性教育”;内核;赋能;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学校”)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将“灵性教育”作为校本化体现。学校秉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精灵”的儿童观,通过打造“慧馨灵韵”的管理,培养“毓秀灵慧”的教师,建立“涵养心灵”的德育,构建“自主研动”的课堂,开设“丰盈灵润”的校本课程,全力实现“办有灵魂的学校·塑有灵慧的教师·育有灵气的学生”的办学目标,让幸福教育的理念引领学校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体系,彰显幸福教育精准落地的力量。

学校在实践探索中逐渐明晰“灵性教育”的深刻内涵,破解幸福教育的密码——打造幸福教育,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打造幸福教育,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打造幸福教育,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幸福教育,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质量的持续化发展。这也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幸福教育的重要抓手。

一、精雕“灵性教育”的基础内核: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不断完善与建构稳定的价值观体系,夯实教育进阶管理和幸福教育价值认同的基础。

(一)深化学校办学思想

2010年,学校在不断积淀、传承、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校是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体,校园处处灵气十足,孩子个个灵动成长”的教育思想,并把“灵性教育”作为教育哲学。202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本着厚植学校文化,在传承中求发展的思想,借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契机,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使“灵性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重新定义“灵性教育”

学校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化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将“灵性教育”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校本化体现。“灵性教育”以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为基点,以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为起点,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内透灵秀,外显灵气”的儿童。“内透灵秀”即性情本真、思维敏捷、品位高雅;“外显灵气”即身体健康、表达幽默、样态灵趣。新的内涵进一步彰显“灵性教育”是回归本真的教育,是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是顺应儿童天性的幸福教育。

二、精雕“灵性教育”的根本内核: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方面和谐发展,更加注重其个性化发展。

(一)开发资源,教育主张自主化

学校以“自主教育”理念为引领,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如通过开展“我是校长小助手”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学校还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引导学生学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明白只有用精神力量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创新德育,活动体验课程化

不只学科知识可成为课程,在学校,时时、事事皆可成为课程。学校以课程引领人、以素养培育人、以环境影响人、以活动塑造人,建构体系化设计、过程性实施、链接式生成、潜能化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德育活动一体化、课程化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指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态。

(三)引导家长,家校育人协同化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学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核心,以协同指导家庭教育为引领,以家校联动智慧共育为策略,创新家校育人“依法带娃”新机制,开设“三级课堂”教育模式,实现家校共育“三个结合”,即:学校名师引领与家庭智慧教育相结合、学校常态教育与家庭助学教育相结合、学校思想教育与家庭亲子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校的家庭教育质量,有效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

三、精雕“灵性教育”的关键内核: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专业发展的“阅度”触发获得感

专业阅读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保障,教师专业阅读的“阅度”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一是共读一本书。学校领导先阅读,选择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目向教师推荐,并进行批注。教师阅读时继续批注,随着阅读者的增多,批注增加,把书读厚,进而丰富专业知识。二是读书推介会。这是学校的常态项目,教师先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阅读,然后在读书推介会上将自己在阅读中感到好的观点和书目与大家分享。

(二)专业成长的“跨度”触发适配度

一方面,学校定期开展通识类案例研讨,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翻转课堂、信息化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等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定期开展菜单式培训,每周三是学校的“信息化培训日”,每学期初信息部征集、调研教师信息化实操问题,整合信息化培训菜单。教师依据菜单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校本研修,其内容包括PPT制作、视频制作、动画制作、希沃白板实操应用等模块。

(三)专业自觉的“研度”触发归属感

一是同学科整合。学校以沈阳市筑基提质基地校为核心,成立“灵·润”语文名师工作室、“灵·动”数学名师工作室,集聚语文和数学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新锐教师、青年教师形成学科研究共同体,深入开展学科教学研究。

二是多学科跨界。学校以课题为牵引,以“汉文化·汉服”为内容主题,打破学科边界,整合优质资源,融合劳动教育学科课程资源,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链接,与大语文校本课程集群共效,形成项目化课程研发共同体。

四、精雕“灵性教育”的品质内核:助力质量持续化发展

进入数字时代,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学生是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拓宽幸福教育边界,课程做加法

学校以课程基本要义为中心,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呈现学校课程“一环、三级、五育、七阶”课程集群图谱。一环,即灵性教育为办学特色,围绕办学特色确定课程特色。三级,即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一体化建构模型。五育,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七阶,分别是:1阶为课程理念、2阶为国家课程、3阶为地方课程、4阶为必修校本课程、5阶为选修校本课程、6阶为学习力课程、7阶为五育目标。七阶相互沉浸环绕,协同育人,让学生浸润在课程里获得适切的课程滋养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减轻负担,作业做减法

减少作业时间,不只要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更要在“质”上求“变化”。学校从课程、学生和学习视角,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按需定制,为作业分层;通过精选主题、精选内容,对作业的设计重新进行系统地梳理,以提高实效、赋能成长。

(三)提升品质,评价做乘法

落实核心素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就是质量评价改革。“灵性教育”评价体系架构为全息评价体系,即全部领域、全时段、全员参与的评价。学校按照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深度思维和灵性发展,建立与育人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依托大数据进行分析与反馈。

学校以“对症重构—研制工具—诊断学力”为路径,通过协同化、项目化、数据化三位一体的赋能型学业质量评价管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综合表现及发展趋势,实现“备、教、研、学、评”一体化评价管理的内循环调试体系,凸显学业质量评价管理的强大动力。全面评价学生学业表现与发展现状,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与反馈,也可以精准指向教师内驱发展的着力点、课程改革内核发展的突破点、学校内涵发展的生长点。可见,赋能型学业质量评价管理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

(四)智慧教育,信息化+赋能

提升教育教学智慧化水平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选之路。学校依托国家教育平台,积极推进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实践、构建智慧教学变革、重构智慧学习环境场域,采用“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构建“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模式,探索“备、教、研、学、评”一体化的智慧教育新模式,促进学生发展进阶。学校以“智慧+环境”“智慧+应用”“智慧+管理”三个模块,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赋能、助推和提升的作用,以智慧应用环境、智慧数据管理、智慧研修平台、智慧课堂场域、智慧拓展空间,实现管理方式与管理观念、学习方式与教学观念的智慧转变,进而为打造乐学、好学、慧学的信息化生态校园以及幸福生长的智慧教育新样态提供了全面支撑。

综上,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好的人性和人格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学校将继续秉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精灵”的儿童观,为每个孩子开启丰盈而智慧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赵永柱.新课改视阈下校长学校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22(29).

[2]关松林.《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实践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赵茜,刘景.我国校长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0(3).

[4]李建飞.依托师生成长共同体,助推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J].中国德育,2020(9).

(责任编辑:周媛媛)

猜你喜欢
赋能内核高质量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传播特征、困境与路径选择
理论导刊(2025年1期)2025-01-18 00:00:00
万物皆可IP的时代,我们当夯实的IP内核是什么?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41:24
强化『高新』内核 打造农业『硅谷』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36
基于嵌入式Linux内核的自恢复设计
Linux内核mmap保护机制研究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中国广播(2017年10期)2017-10-30 22: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