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绿色物流理念在理工类大学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12-07 00:00:00杨维新朱晨
物流科技 2024年22期

摘 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愈受重视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旨在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探讨了“双碳”背景下,绿色物流理念在理工类大学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创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力量和优化教学资源的具体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文章旨在构建一个理工类大学绿色物流教学的理论框架,以推动理工类大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绿色转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双碳”目标;绿色物流;理工类大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50;G7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22.04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has proposed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to promo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logistics concept i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of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under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It analyzes the main challenges and provide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innovating teaching content, enhancing faculty ability,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resources. Through this study, the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green logistics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so as to driv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of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 with the global perspective and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Key words: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green logistics;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2024-05-17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路径和机制研究”(2021BGL014);上海理工大学尚理晨曦社科专项重点项目“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沿线国家科研合作发展路径为例”(22SLCX-ZD-010)

作者简介:杨维新(1976—),男,江苏苏州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字经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朱 晨(1999—),女,浙江嘉兴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引文格式:杨维新,朱晨. “双碳”背景下绿色物流理念在理工类大学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22):174-177.

0 引 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之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1]。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反映了国家在推动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坚定决心。在此背景下,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物流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实现物流系统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高效性。

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使命。理工类大学作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其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在绿色物流理念的传播和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理工类大学在绿色物流教学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深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

本文力求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构建一个理工类大学绿色物流教学的理论框架,以期为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理工类大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绿色转型,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知识基础,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1 绿色物流理念应用于课程设计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双碳”背景下,绿色物流理念在理工类大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中涉及物流学、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需要基于交叉学科视角构建其理论基础,从而在物流过程中抑制其对环境的危害,净化物流环境,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的利益。在绿色物流中,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物流展开研究,形成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2]。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物流的核心理念之一。在物流活动中,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因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需要综合考量运输成本和节能减排标准以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同时优化物流网络设计,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此外,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还应融入循环经济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和废旧产品,以减少资源浪费。

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条件下,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在绿色物流中,生态经济学提供了物流经济行为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3]。

生态经济学理论强调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在绿色物流领域,这就意味着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作需要考虑生态效益。因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应融入对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建模实现精确的物流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3 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从道德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强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绿色物流领域,生态伦理学理论促使经济主体对物流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4]。

生态伦理学理论提倡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应将其融入绿色物流的决策实践,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在规划选择物流路径时,应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应在教学中与学生探讨如何增强物流行业的环保意识教育,进一步倡导绿色物流理念。

1.4 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

外部成本是指经济主体的活动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隐性成本。绿色物流要求经济主体将外部成本纳入内部成本体系,以更全面地评估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5]。

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要求经济主体承担其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识别并计算物流活动带来的环境成本,如碳排放、噪音污染等,并将这些成本纳入总成本中。由此,经济主体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估物流活动的真实成本,促进绿色物流策略的实施。

1.5 物流绩效评估理论

物流绩效评估是绿色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评估物流活动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可有效优化物流系统,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6]。

物流绩效评估理论关注物流活动的整体效益,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绩效评估不仅包括传统成本、时间和服务质量,还应包括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因此,需要指导学生构建涵盖成本、时间、服务质量、包装材料、运输路线、绿色运输效率等元素的绿色物流绩效综合评价体系,以全面科学地评价绿色物流绩效。

2 绿色物流理念与理工类大学物流专业的结合

2.1 绿色物流理念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绿色物流理念强调在物流活动中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这一理念不仅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而且符合“双碳”目标下的现实需求[7]。将绿色物流理念融入理工类大学的物流专业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绿色物流理念的教学适用性还体现在其跨学科特点上,其能够整合理工类大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学等多个优势领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视角和丰富的实践机会。

2.2 理工类大学课程设计中绿色物流理念的潜在角色

在理工类大学的课程设计中,绿色物流理念可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亦可作为跨学科教学内容融入相关课程中。例如,通过与理工类大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特色专业协作,在上述专业课程中通过引入绿色物流的案例和技术,显著增强学生对这些领域与环境保护之间联系的理解。此外,绿色物流理念的融入还可以培养学生充分运用理工科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复杂挑战的信心和技能。

2.3 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理论探讨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理工类大学的绿色物流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首先,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过程中实践绿色理念,如设计低碳运输方案或优化包装材料以减轻环境影响;其次,案例研究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绿色物流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从而提高其分析能力并强化其批判性思维;最后,协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分享意愿与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

2.4 绿色物流理念与教学的国际视角

在全球化背景下,理工类大学应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绿色物流理念与全球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借鉴国际先进的绿色物流教学模式,与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合作项目使学生参与到跨国界的绿色物流实践中,了解不同国家在绿色物流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引入国际视角之后,可进一步丰富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绿色物流在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应用差异,关注国际绿色物流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与遵循,掌握国际通行的绿色物流操作规范,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绿色物流人才。

3 绿色物流理念应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双碳”背景下,理工类大学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中对绿色物流理念的应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既体现在技术维度上,亦体现在理念维度上,对培养能够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考验,具体表现如下。

3.1 教学活动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理工类大学的传统物流教学较为侧重效率和成本优化,却忽视了对环境影响的考量。在“双碳”背景下,教学内容需要多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就要求其持续更新现有课程内容,不断融入绿色物流的理念和实践元素。

其次,为适应“双碳”背景下的绿色物流教学理念,需要对理工类大学物流专业的传统教学方法加以改革。例如,可以采用物流企业案例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地分析真实的绿色物流案例来掌握如何在物流活动中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理工类大学物流专业的教学评估体系亦需要深化改革,以充分反映绿色物流的教学成效。传统考核方式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环境责任感的培养。因此,需要在“双碳”背景下设计新的教学评估体系,以衡量学生在绿色物流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师资力量所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当前理工类大学的许多教师可能缺乏绿色物流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由于教师在绿色物流理念的传播和实践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其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绿色发展要求。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将绿色物流理念与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结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绿色物流教育。

3.3 教学资源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绿色物流的最新理论和实践。这不仅要求更新教材和案例,还需要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平台,以便学生直接接触和应用绿色物流的新技术。

其次,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这对许多高校而言具有不小的压力;同时,还需要与领先的国内外绿色物流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以便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基地。

最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和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4 应对上述挑战的策略建议

4.1 创新教学内容

4.1.1 需要在课程设计中真正实现绿色物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内容应涵盖绿色物流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技术应用及实际案例分析。例如,可以在课程中引入关于碳排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运输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系统了解绿色物流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技术。此外,应定期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最新的绿色物流研究和实践保持同步。

4.1.2 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绿色物流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理工类大学可以与绿色物流企业合作,获取企业在绿色物流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组织学生到绿色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现场学习和实践,深入理解绿色物流的实际运作情况和所面临的挑战。

4.1.3 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应充分发挥理工类大学的自身优势,设计一系列与绿色物流相关的项目任务,如低碳运输方案设计、绿色仓储系统规划、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方案等。通过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1.4 改革现有的物流专业教学评估体系,以全面反映绿色物流教学的成效

传统考核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环境责任感的培养。在“双碳”背景下,应设计新的评估体系,将学生在绿色物流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环境责任感当作重要的评估指标。例如,可以通过实际项目的成果展示、案例分析报告、实地考察反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

4.2 加强师资力量

4.2.1 理工类大学应引进绿色物流领域的复合型教学科研专家

这些专家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能够引领学术前沿、指导教学改革。同时,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绿色物流专家学者加入教学队伍,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4.2.2 现有师资的在岗培训和进修应得到重视

应定期组织与绿色物流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帮助教师更新知识体系,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实践方法。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2.3 结合理工类大学现有专业设置,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在绿色物流教学中,物流、工程、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至关重要。为此,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跨学科综合素养,能够将绿色物流理念与相关学科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工类大学现有的专业设置,通过案例教学研讨和项目教学竞赛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4.2.4 建立和完善师资评价和激励机制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评价标准,将绿色物流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理工类大学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跨学科职业发展空间和科研支持,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科研创新能力。

4.3 优化教学资源

4.3.1 应紧密结合绿色物流的最新理论和实践

及时修订并更新相关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例如,可以引入碳排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循环经济等内容,丰富教材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学案例应选择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绿色物流实践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绿色物流理念。

4.3.2 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平台

如物流仿真系统、碳足迹计算工具、绿色仓储和运输设备等。这些设备和平台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还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3.3 应形成多元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机制,开发并优化相应教学资源

开发并优化绿色物流相关的教学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理工类大学应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支持,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同时,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4.3.4 合理设计课程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在课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工作坊等教学形式,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机会。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其在应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掌握绿色物流的知识和技能。

5 结 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备受重视的今天,“双碳”目标为我们指明了绿色发展方向。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全球环境治理需求的增加,绿色物流理念在理工类大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理工类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肩负起培养未来绿色发展领军人才的责任。作为培养未来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理工类大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将绿色物流理念深度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并通过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系统完善、内容丰富、实践导向的绿色物流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婧.物流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法律制度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6):39-42.

[2] 张树山,谷城.智慧物流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重验证[J].产业经济研究,2024(1):42-55.

[3] 夏敬飞.智慧物流生态对流通数字化转型的提振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23(9):77-80.

[4] 赵毅平.包装与物流:从形式、功能到生态伦理[J].装饰,2018(2):19-23.

[5] 李创.环境成本内部化及其在工业企业间的差异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86-88.

[6] 田晨.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运营绩效评价及改进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2):52-56.

[7] 张珺,邹乔. “双碳”目标视角下物流业绿色转型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2(5):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