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4-12-07 00:00:00马晓峰郑晓青
物流科技 2024年22期

摘 要:教育部等九部委下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通知,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遴选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推动试点城市建设开放型、共享型、智慧型实训基地。我校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在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与企业深度合作,研究当前形势,梳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思路,系统开展新商科研究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及实习与就业平台等建设工作。基地建设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及产教融合路径等方面成效显著。

关键词:产教融合;新商科研究院;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成效

中图分类号:F252;TP391.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22.040

Abstract: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eight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issued the notification of Action Pla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0-2023), which clearly proposed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elect and construct a number of citie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shared, and intelligent training bases in pilot cities. Based on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the digital supply chain major group of 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 Technology has cooperated deeply with enterprises, studi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sorted out the construction goals and ideas of the virtual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s, and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business research institute,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internship and employment platform and the li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ivenes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level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path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new business research institute; virtual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收稿日期:2024-05-14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2024年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供应链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ZW2024055);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GJX24D1121)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马晓峰(1968—),男,吉林松原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现代物流管理;郑晓青(1969—),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现代物流管理。

引文格式:马晓峰,郑晓青.高职院校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物流科技,2024,47(22):160-163.

现代供应链是建立在高科技、信息化基础上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紧密结合的创新性行业,是跨企业与跨产业兼容并生、密切融合的复合型行业。随着各种数字智能化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企业对掌握数字智能化的高素质物流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了,高职院校数字供应链专业群课程体系向数字智能化供应链物流方向转型升级也已迫在眉睫。

1 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背景

1.1 国家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需要

教育部等九部委下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促使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1]。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相应指导文件,如《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激活数智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势头。

1.2 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支撑

“十四五”时期,学校所在区域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积极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落实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相关政策,深度融合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加快培养多层次物流供应链人才,发挥省域高水平院校的教育优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1.3 行业用人新需求,人才培养新要求

随着工业4.0的深入发展,数智物流企业运作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了,无人化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传统人工体力劳动渐趋被机器人替代,极大地降低了物流业劳动密集型比例,物流业逐步向科技与资本密集型转变。因此,数智物流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好的物流企业运营和规划优化能力。

2 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2.1 建设目标

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涵盖商务大数据分析中心、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供应链金融财税实训中心、电商新媒体实训中心、O2O新零售等5个实训运营中心,将虚拟仿真实践基地打造成为“面向区域,服务全省,技术引领,创新模式”并且集“先进性、示范性、展示性、生产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实现“职业教育”“技能竞赛”“1+X鉴定”“实训实习”“职业培训”“产业服务”的深度联动融合,有效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支撑平台。

2.2 建设总体思路

2.2.1 与行业内知名企业怡亚通深度合作

以深圳怡亚通为合作企业,结合怡亚通战略合作伙伴资源,将整体项目建设与行业企业、产业企业深度融合。在实训场景、业务流程、岗位技能等方面实现对实体企业模式的全境仿真,同时可与相关企业形成专业共建、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共建新商科研究院等多形式的校企深度融合建设;此外,也可通过企业资源为专业教师提供顶岗培训、课题研究、教学资源合作开发等帮助。

2.2.2 以生产性为核心建设综合型实践基地

摒弃以往单一功能型实训室的建设思路,以打造生产性为核心的综合型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建设思路。项目建设以打造生产性实践基地为基础,实训内容与企业运营流程、业务、岗位标准充分结合,共同实现教学实训、社会化职业培训、1+X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生产性运营、科研效益输出等多维度的目标[2]。

2.3 建设具体思路

我校智能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将面向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运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及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组成的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围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基于运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设备多功能化产业链岗位能力需求,搭建新零售供应链智能店仓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场景,建设“1研究院5实训中心”,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数字供应链运营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2.3.1 融合行业、企业,把握就业方向

创新的内生动力是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引入智慧新零售、供应链新流通领域的领军企业,采用前沿技术,构建企业和行业的导师库,培养学生满足产业更新升级需求的职业技能,从课程建设、实训内容等方面准确把握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提升其就业的方向感。

基于跨平台3D 虚拟仿真软件开发工具,整合合作企业、行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引入“互联网+”和“5G”新技术,建成以虚拟现实开发平台和数字专业场景开发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使职业教育教学场景向可视化、立体化、可交互和可定制的方向发展,发挥基地对区域供应链产业新技术应用的示范引领作用。

2.3.2 实施“三教改革”,打造高水平虚拟仿真教学团队

通过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三教改革”,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术高超的虚拟仿真教学团队,目标在于大大增强教学团队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能力,具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施模块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能力,使团队整体的“双师型”比例显著提升,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2.3.3 实行共建共享,建成智能虚拟仿真教学管理云平台

根据教学管理需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等,构建虚拟端云平台,实现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对实训理论教学管理、虚拟仿真管理、线下实训教学管理和在线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形成对“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习实训”各环节教学场景的闭环控制和形成性评价。构筑以现代物流管理为核心的数字供应链专业群生产性实训体系,服务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建设,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新零售智慧化门店运营、数字化营销、供应链运营数据分析与经营诊断实践能力。

2.3.4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运营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将构建真实的校园新零售供应链智能店仓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场景,引入新零售智慧供应链生产性实训教学和企业运营团队(配套运营办公室),为学生营造全链路、全场景、全方位的新零售生产性实训环境,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3 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3.1 产教融合建立怡亚通供应链新商科研究院

我院与深圳市怡亚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智慧供应链商学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供应链新商科商学院[3]。研究院有三项功能。

一是建设产学研服务中心。定期组织企业对话、校企对话等活动,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助力;服务于同业高职、中职院校,开展大数据应用、电商运营、新零售转型、智慧供应链等相关师资培训;双创孵化,建设双创课程教育体系。

二是提供特色线上教育云平台。对地方企业提供线上教育云平台,内含岗位宝典、基层宝典、中层宝典、高层宝典四大模块课程包的线上多媒体课程。

三是开展校内学生共享的实训教学课堂。校企共建商务大数据平台,开发实践课程《商业数据分析与应用》及《现代流通业供应链实物基础》课程资源包,由企业导师定期入校讲课,围绕“新零售、大数据、供应链”三大模块课程内容,对现有专业学生进行部分实训课时置换,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该基地举办的社会培训、讲坛、双创、对话等活动,以预知新技术、新装备带来的企业变化和岗位变化[4]。

3.2 建设“双向兼职、双向服务”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3.2.1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全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企业需与高职院校一起,共同打造与人才培养体系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同时,将企业人员导入学校,构建学习全面的知识体系,做到教学相长,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的高校双师和企业双师。

校企合作从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四方面展开相应的培训。在整个师资培训中注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科研与创新等能力的提升,并重点发挥教师在区域内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以专业知识理论、专业技能训练、企业岗位技能与素养为核心,将校内实验和大范围的企业实践相结合,巩固并理解专业基础理论,最后组织各种类型的分组研讨与教学演练展示来提升培训内容,检验培训效果。

3.2.2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

以入校培训和校外合作培训为主渠道,面向全体教师,突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教学水平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创新意识强、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并具有产教融合教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群积极开展实施校企双带头人机制,聘请企业带头人,实施专业群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引培工程,聘请李铁光为技能大师,聘请4名企业带头人,培养校内4名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群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使“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90%[5]。

3.3 校企融合建设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平台

3.3.1 商业数据应用与分析生产性实训中心

结合怡亚通在供应链行业的多年积累,提供供应链数据应用场景、大量真实物理大数据源,供应链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项目案例以及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并应用专业课程,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商贸流通行业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学习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等知识[6]。

3.3.2 智慧物流实训中心

智慧物流实训中心包含智能制造区、智慧仓储实训区和VR体验区,以生产型供应链的基本流程为线索,以原材料仓储、生产、成品仓储、销售为主线,依次分布各个试验区域。配备倍速链生产线、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堆垛机、AGV小车、机械手臂、电子标签拣选等,并将其融入供应链内,帮助其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完整性。

3.3.3 O2O新零售实训中心

一是连锁商超运营区。O2O智慧新零售线下实体运营区主要用于学生进行商超岗位模拟实训。学生通过模拟商超的整个作业流程,体验商超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能力要求,有助于锻炼其门店管理能力、商品管理能力、商超营销能力、门店安全管理能力、库存管理能力等。二是星链无人超市。星链智能零售店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用实训替代传统教学。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3.3.4 电商融媒体运营中心

该区域规划有摄影工作室、直播工作室和创客工作室,依照企业的真实运营环境打造,例如创客工作室社交(群)电商运营,地方特产线上营销(视情况包含扶贫助农项目运营),也包括3~4个学生小组的原创孵化项目,如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社交(群)经济等。

3.3.5 供应链金融财税实训中心

怡亚通供应链O2O金融平台涵盖自身供应链的线上线下金融业务,此系统包含客户管理、征信管理、贷款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学习到O2O金融模式在信用贷款、抵押贷款、银行无抵押贷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便捷、划算、安全的信贷金融服务。

3.4 创新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

建立校校、校企人员互聘联动机制;建立人才资源库;制定校内外开放式实训基地专业建设标准;组织人才培养研讨会,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组织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前沿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搭建招生、实习和就业等信息共享平台等[7]。

4 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效

4.1 创新构建商科专业“数智化”共建共生同发展的专业集群体系

高职院校秉承“吉林服务,服务吉林”的办学宗旨,适应吉林主干城市联动经济圈的极核城市目标,对接吉林省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的人才需求,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紧跟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配合物理仿真环境构建虚拟仿真的教学实训平台,采用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方式构建开展创新实训活动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和实训集群,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在探索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引领,带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群建设,开设“商业数据应用与分析”等课程,形成共建共生同发展的专业集群体系。

4.2 创新构建“产学研用创”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遵循“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原则,高职院校能与物流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教师+师傅”教学和研发团队,构建校企合作研发虚拟仿真基地的新机制,利用企业的技术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系统整合、研发学院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探索政、行、企、校联动的创新路径与方法,开发系列虚拟实训课程、虚拟实训项目、虚拟实训指导手册等,丰富教学内容。

4.3 产教深度融合以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培育人才培养改革成果

基于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与智慧新零售、供应链企业、智慧物流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建立产教融合基地,通过师资团队共育、课程共建等紧密协作,深化产教融合。同时,有效促进以新零售智慧供应链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推动“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的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基于新岗位开发新课程,推动三教改革。

4.4 创新创业能力增强,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智能供应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基于新商业模式下的物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等新技术应用,可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此外,也可与创新创业学院共享,向全校学生开放,提供基于智慧新零售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创业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1):35-48.

[2]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1-24)[2024-05-14]. https://www.gov. 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68517.htm.

[3] 马晓峰.产教融合视角下数字供应链产业学院育人体系建设研究[J].商情,2023(1):105-108.

[4] 郑荣奕,蒋新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组织特征与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0):14-19.

[5] 郑晓青.高职院校数字供应链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21,40(8):151-156.

[6] 马晓峰,郑晓青. “双元四阶五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物流科技,2023,46(14):173-177.

[7] 张晨,马树超,郭扬.完善体系 重点突破 压实责任——《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三大特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3):1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