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总量控制下农村绿色物流体系的制约与优化策略

2024-12-07 00:00:00詹绍文景红润
物流科技 2024年22期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农村物流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得到积极推动和支持,考虑到现阶段排污总量目标等环境规制要求,将对高速发展的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形成制约,故从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入手,厘清排污总量控制政策对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针对性提出农村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优化对策,以实现农村物流体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排污总量控制;农村物流体系;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22.01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ogistics system also develops rapidly. Rural logistics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lif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promo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must be actively promoted and supported.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total emission target at this stage will form a constrai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ogistics system with high speed development.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system, this article clarifies the constraints of total emission control polic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ogistics system, and put forwar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een logistics system, so a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syst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total emission control; rural logistics system; green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24-05-06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广电融合发 展为载体的产业链、创新链布局研究”(2020ZDWT12)

作者简介:詹绍文(1969—),男,湖北黄冈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治理、区域文化发展管理;景红润(1996—),女,河南郑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引文格式:詹绍文,景红润.排污总量控制下农村绿色物流体系的制约与优化策略[J].物流科技,2024,47(22):53-55,63.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各产业已逐渐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绿色低碳成为了当前我国发展的主旋律[1],为实现新时期发展目标,顺应各产业发展阶段的要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已成为题中之义。绿色物流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环保部门不断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涵盖了农业污染防治等多个领域。《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展现了我国对环境友好产业的高度重视。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物流配送的低碳化、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2],农村是我国发展环节的重中之重,推动农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在农村推进了“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等多项政策。而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作为服务生产、促进消费、联通城乡、畅通循环的重要桥梁,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环境规制政策受排放总量限制、能源效率和道路管制等因素影响,对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需要探讨规划在控制排污总量的情况下农村物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动农村物流的网络化结构化进程,打造低碳循环的农村物流园区。

1 物流绿色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经初期的建设到现在的全面深化,物流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3],该产业的增速发展不仅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还包括标准管理、效能管理等方面的措施,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县级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并重点规划了快递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4]。我国农村物流产业的建设基础稍显薄弱,数字化科技化程度业低于城镇发展水平,随着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物流产业已与农村接轨,并在农村开展了物流网格规划和开设驿站等服务,邮政快递业也通过健全县乡村寄递服务网络等措施,完善了农村农产品寄递、冷链仓储、运输配送网络,配合“一村一站”工程,不断补齐农村客货邮递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随着我国绿色物流概念的提出,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始逐步探索《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等有关物流业发展的环境规制政策,而物流业作为高耗能和高污染排放产业,学者们立足绿色发展背景,对我国物流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提出了优化策略[5],认为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农村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的根基[6],包括在此过程中积极开展各项增效降碳措施,并对绿色仓储、绿色管理、绿色配送等方面进行探索,随着社会发展与环保观念的宣传,绿色能源等低碳发展资源在物流行业的使用率也在不断提高[7]。农村物流业作为物流行业的关键环节,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发展政策的提出而高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绿色研发水平、智能分拣系统、低耗能运输车辆开发使用等方面仍无法满足物流产业的绿色发展要求。限制着农村物流体系的绿色转型,除此以外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村物流道路不畅、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以及绿色能源供给率不足等问题,致使农村物流体系与现阶段的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不匹配,尤其是环境规制政策对排污量能源消耗等都进行了规定,农村物流业为响应环境政策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物流通道建设、城乡一体化物流建设以及推广绿色物流技术和管理策略等多项措施,以不断提升农村物流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2 农村绿色物流体系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农村物流效率,促进产品流通

在控制排污总量的前提下,各地区相关部门更应关注物流运输环节的污染排放数据,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建立能够促进绿色物流通路建设,对农村而言,寄递业务在村道、山路间行走运输多采用燃油车辆运输,并且由于农村道路不畅,同样的直线距离在农村需要更长的路经才能到达,因而控制在排污总量的前提下,环境规制的强制性要求将促进农村物流网络的更新,以降低路程并在严格的污染排放控制下达成原本的寄送目标,物流路径优化打通了城乡交流通道,同时促进了农产品向外输送,缩短的运输时间也使农产品能够保留其鲜度,因此农村绿色物流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和品质。

2.2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要求农村物流体系包含绿色道路、信息平台、绿色包装供应等内容,通过绿色通道规划可以节省运输路程,对于农村地区的运输车辆而言也能降低其汽油等能源的消耗量,同时信息平台建设综合处理派送邮寄信息,管理人员据此信息合理配置人员,充分利用物质、人力资源和运输空间,既能降低能源消耗又能降低人工成本,绿色包装兼具多次利用的优良特征,更适用于农村物流驿站投入资金较小的情况。

2.3 推动农村物流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不管是环境规制政策管控还是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引导,绿色发展的要求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升级与技术更新,全链条绿色物流运输体系标准化的要求,推动了标准能源设备、绿色包装、可循环材料的研发,政府对积极进行绿色能源研发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除此以外农村高效物流体系的构建也需要农村不断提升对知识、信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体系要素的掌握程度,推动农村物流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并提升其发展水平。

2.4 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农村绿色物流体系,联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农村乡镇物流体系,在通过高新技术的深度支持下,助力构建城乡绿色智慧物流综合平台,能够促进乡村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冷链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在排污总量的约束下,物流产业可以进行绿色技术的升级优化,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与高科技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绿色体系的构建可以节约效能,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农村物流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绿色物流体系在农村的构建,农村地区可以更好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供应链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通过绿色物流,农产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因此,排污总量控制能够促进农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发展,推动农村物流体系的数字化、低碳化建设,在农村地区经济、环境、人才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物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3 排污总量控制对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

农村物流体系若能在政策规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取得多方面的收益,然而就目前农村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而言,排污总量控制虽然只从环境方面提出控制要求,但该政策的实施同时也会对农村物流企业的能源使用量、成本投入规划以及运输路径选择等多个方面造成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污染排放限制与能源使用效率要求

排污总量控制直接对物流车辆的污染排放标准和能源使用效率提出要求,对城镇物流企业来说,可以更快速地通过对已有设施进行协调利用以达到排放标准,但对于农村地区,物流企业的派送行驶道路不如城区规划得合理,且更偏远地区的道路也更为曲折,派送多使用小型三轮摩托车,在需要通过大量狭窄的道路时,也会采用摩托车等车辆运输,因此农村物流站点的扩张过程,也伴随着寄递业务覆盖面变广,运输车辆增加的情况,汽油、柴油等能源使用量也随之提升,排污总量的要求则会直接限制各农村物流网络能源的使用量,同时车辆运输过程也一定会造成污染物排放,在环境规制下车辆的使用也随之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3.2 运输道路管控与行业准入资质的限制

由于污染排放特性,各政府会对城乡运输车辆进行控制,这种控制体现在运输货物种类、运输道路、运输时间等方面,以减少管控时段或路段的污染物排放量,这种控制对农村物流运输企业而言,将减少其运送次数并降低货物运输量,也将直接影响农村产品的向外输出;除此之外,排污总量控制的总体要求将促使各政府提高物流企业的准入条件和资质要求,农村物流站点的基础设置较差的情况或许会因严格的自制管控而撤销,因此在排污总量限制的要求下,农村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与运输成本都将增加,而符合绿色环境标准的高质量企业的数量将会下降。

3.3 物流体系绿色转型的资金压力

在政府的监管下,为构建农村物流网络平台,提高城乡物流运输效率,农村物流企业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与绿色能源开发,对农村中小型企业及个体户而言,研发资金的投入会过度占据运营成本,这种大量的资金投入会使其难以维持经营,因此当农村地区面临过严的污染控制时,资金量小、基础设施水平低的企业为降低成本,或有可能放弃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转向城区发展。伴随环保部门监管和处罚力度的加大,企业在运营物流产业的同时需要考虑超排受处罚的风险,会对企业经营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农村地区的物流行业面对控制排污总量的情况会出现一定不适。

综上所述,排污总量控制虽只在污染排放量上做出了限制,但在实施过程中,为达到环境规制要求,会衍生出多项政策辅助目标,将对农村中小型物流体系的发展构成制约,因此若想持续推动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仍需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农村物流体系适应环境规制要求,向着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4 农村绿色物流体系的优化策略

国家对于农村物流业绿色发展的规划涵盖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市场机制和特殊区域等多个方面,因此需以政策规划为导向,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农村绿色物流体系。

4.1 采用环保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在环境规制下农村物流业需要引进环保车辆、冷链设施和智能物流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排放量和资源浪费,以应对政策能源用量和污染排放的管控。包括使用电动车、新能源运输车辆代替传统燃油车辆,减少尾气排放;在物流货物包装方面,使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同时在行业内部推广包装再利用和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形成城乡绿色技术共享模式:推动农村物流绿色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村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水平。

4.2 优化运输路线,完善信息平台建设

推动农村交通的绿色低碳转型,降低流通成本,采用智能物流系统打通城乡之间的运输通道,构建农村共享配送体系,通过快递、商贸流通、农家店等多方结合,降低揽派效率,相较于城市物流发展,农村物流配送更须建立及时共享的信息平台,便于合理安排配送人员,优化配送方案,缩短行驶里程,减少交通拥堵概率,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成本,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推进“交邮融合”和“统仓共配”,畅通城乡双向循环优化农村物流网络,通过整合乡村资源,利用废弃乡村设施[6],促进物流网点村民加入配送体系,实现任务共担、责任共享,鼓励多路段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和环境影响;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市场为农村物流带来的机遇,解决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问题。

4.3 加强物流寄递体系建设,形成农村特色市场机制

物流寄件体系建设包括供应链管理、农产品运输体系、绿色仓储和逆向物流等方面,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配合,减少货物损耗和资源浪费,在农产品运输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全程监控,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完善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处于联通路段的可用房屋与基础设施,建立村内物流综合服务站,以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站,减少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折返现象,提升运输效率。形成农村特色市场机制,培育并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市场,构建绿色供应链。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激励企业采用绿色物流方式,在减少物流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农产品输出,吸引优质外商入住,为农村物流配套相关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物流体系的全面发展,使配送服务等更适应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4.4 加强农村物流低碳发展意识,构建政企合作机制

农村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关注路径优化和信息建设,更需加强环保观念培训,通过环保手册、学习视频和绿色物流主题讲座等手段加强对农民和物流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的培养,增强农民和物流企业员工的绿色物流意识,推动绿色生活理念在农村物流行业的普及和应用。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和企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和习惯。注重物流人才培养,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绿色物流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关注环保部门相关政策优惠与补助奖励,积极获取资金并将其投入绿色物流体系的建设中,响应政府政策,形成企业与政府相关组织间的环境保护合作,促使科研机构与社会组织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村与村、村与城镇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农村物流的绿色发展。

4.5 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因地制宜采取策略

学习优秀农村绿色发展榜样的经验,积极参与交流论坛,借鉴不同地区在农产品绿色物流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鉴于不同农村地区发展情况的差异,有些地区之间甚至发展水平悬殊,在借鉴的同时需要考虑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灵活使用,探索适合偏远地区的绿色物流发展模式。

5 结 论

环境规制政策旨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排污总量控制的要求虽然会使农村物流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约束,但可以在该情况下优化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路径,农村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物流产业以政府规划为主导,联合城镇物流企业与农村物流从业者的合力。在城乡融合发展、绿色环保观念宣传、科技创新促进等方面采取措施,采用环保能源,善用物流人才,构建农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农村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有效推动农村绿色物流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随着绿色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绿色物流体系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博,王征兵.乡村振兴与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耦合关系的空间差异性及收敛性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3(4):1-12.

[2] 高妮妮,石霞霞.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32):92-95.

[3] 刘星.基于创新驱动的物流产业现代化推进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4(4):103-105.

[4] 朱新英.基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3(20):102-104.

[5] 顾璟. “双碳”目标下物流企业绿色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16):14-16.

[6] 阮晓文.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8):259-264.

[7] 徐超毅,齐萌,徐宏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