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羽毛的光与影

2024-12-05 00:00毕海林
黄河 2024年5期

《素锦的香港往事》最早发表在《读库2202》,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多方面关注,后由中华书局策划出版,作者百合将4万字的非虚构内容拓展为14万字的单行本,按时间线重新梳理了主人公素锦的人生脉络,更详细地展现了特定环境下小人物的生命史,进一步将其艺术价值升华。该书以四百二十八封书信为底本,贯穿二十年光阴,跨越了香港与上海的空间,讲述了一个女人隐忍顽强的生命史。书中的主角素锦犹如一片漂浮在空中的轻盈的羽毛,她没有耀眼的光华,没有夺目的绚烂,她浮萍般飘荡在人生的海洋里,努力生存,在阳光的辉映下,发出一点微弱的光芒。素锦来自上海,年轻时因家境贫寒而被迫成为舞女。在结识章先生后,生下了三个孩子,但章先生后来带着原配妻儿去了香港,令素锦失去了生活来源。无奈之下,素锦于1956年独自赴港,而她的三个孩子则留在上海由妹妹和妹夫照顾。在港期间,素锦省吃俭用,不断地把钱寄往上海供养孩子。这本书深刻描绘了素锦作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的坚韧与煎熬,同时也展现了一位香港普通小市民对生活和世事的种种态度,特别是对香港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了宏观的展示和微观的体验,以素锦的视角对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革进行了独特的体会。

《素锦的香港往事》一书曾获2022年收获文学榜第二名、2023年央视读书精选年度十大好书、2023年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年度十佳好书等奖项,一度成为文化现象,受到多方关注,媒体上好评如潮,书评人杨沁撰文《信里包裹漫长岁月和生而为人的尊严》、文化交涉学博士邹王番撰文《纸短情长,小人物的书信》等均从不同角度对该书进行了评论。《素锦的香港往事》也如一片羽毛,在非虚构文学的海洋里留下了属于它的光与影,因此笔者试图从史学价值、语言艺术、叙事风格、结构特点四个方面进行探析,深度研究该书的艺术价值。

一、贴近历史的真实性书写

回溯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贴近历史、感知历史、走进历史。《素锦的香港往事》以书信为蓝本,将书信中所记录的真实事件与同期官方历史记录进行比对,特别是还原了香港1956年至1976年这二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的真实性和细节性。这本书既是研究香港城市史的文献资料,又是记录素锦个人生命史的片段,更是见证香港与内地社会发展的坚实文本,从而达到研究历史的目的。

第一,以个人角度见证香港社会变迁的历史。书中多次以素锦的视角,还原港英期间历史事件的真相。

比如:“章文勋离港的日期是1956年10月14日,当时香港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龙暴动’事件……”百合写道,“刚到香港便骤遇此事,素锦六神无主,听闻街上惨状,不禁瑟瑟发抖,章文勋去了美国,但没有来看素锦,全因‘九龙事件’宵禁”,该情况与港督葛量洪于1956年12月23日递呈给上级的《九龙及荃湾暴动报告书》中写到的情况如出一辙,历史时间的真实性在普通百姓的书信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再比如:“素锦在1962年6月曾经提到香港限水”的描写与陈启文《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所描述的情况完全契合,陈启文写道:“只有密密麻麻的人群,把整个石马河两岸都覆盖了……为了能让水路早日开通,多少人抛家舍业,不分昼夜,甚至有人献出了生命。”水是民生大计,书中的描述与历史资料有机契合,很好地印证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水荒情况。

还有“那天才8号,但香港人已经开始为过圣诞节预热了,到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圣诞节平安夜是12月24日,香港却早在半月前就已经进入状态。

“1972年6月,香港发生了‘六一八’雨灾……素锦向妹妹描述了这场惨剧”,作为亲历者,素锦以书信的形式记录了历史事件的发生。

诸如此类的记录比比皆是,历史的真实留存在书信中,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出来。香港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在清末被英国割据为殖民地,一度在侵略者的统治中风雨飘摇,直到后来回到祖国的怀抱。《素锦的香港往事》正好见证了香港1956年至1976年这二十年里发生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民间书信印证官方史料,翔实地书写了一个城市的变迁史,作为香港城市史的历史见证,具有深远意义。

第二,记录普通家庭生活和小人物命运的珍贵史料。1950年之后,因各种原因,香港口岸逐步放开,两地人民往返。《走近钱学森》一书中提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囿于美国,从1935年至1955年整整花费了20个春秋才从香港迂回回国。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当时香港口岸开放的重要性。同样的情况在《素锦的香港往事》也有记录,“内地有几十万人跨过罗湖口岸,移居香港,开始了风雨飘摇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普通人章文勋带着原配夫人和孩子去了香港,素锦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无法养育章文勋留下的三个孩子),先是向政府提交了赴港申请,在未通过的情况下,辗转澳门到达香港,千里寻夫,从而开始一段曲折坎坷的命运。《素锦的香港往事》将素锦与丈夫章文勋、素锦与妹妹素美一家以及素锦与香港亲戚之间的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还原了那个特定年代下普通家庭生活的艰辛和小人物不折不挠、敢于对苦难命运抗争的场景,在研究小人物命运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是极珍贵的历史史料。

二、“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土耳其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在其《别样的色彩》一书中提到,文学工作为“以言语透视世界”,而并非仅仅是描述世界。如此精妙的论述,直抵人心,让人茅塞顿开。言语作为抵达社会、接触社会、反映社会的重要载体,其作用至关重要。言语直观简洁,喜怒哀乐溢于言表,高兴就是高兴,悲伤就是悲伤,思念就是思念,憎恨就是憎恨。至于说言语的恰当使用,有的言语繁漪,有的言语简朴,均需要书写者技艺精湛,有的放矢,拿捏准确,在该需要的时候需要,该出现的地方出现。

“好的语言就是让人舒服”。那种舒服是语言的自然铺陈,也是情感的充分释放。作者百合通过运用大量的粤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展现了香港的地域特色和多元文化背景,以及与内地的区别;流畅的语言代入感极强,让读者不自觉跟随素锦走入了一段香港往事。这种感觉就是舒服。

何为让人舒服的好的语言?这里要简单说说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个人性;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

第一,言语的个人性。毫无疑问,作者百合的言语独具个性,有很高的辨识度。纵观全书,百合使用的言语是简洁的、恰当的。

例如说到素锦对丈夫的感觉,就是“感激”两个字,将过往所有情感说尽,用“感激”来描写两人的情感,直接写出了功利的一面,事实也确实如此。章文勋抛弃妻儿后,素锦追到香港,章掏钱,这不就是感激吗?再比如素锦有一段生活情况的描述,也是两个字:得病。一个小女子独自在香港讨生活,经济不宽裕,吃住耗费巨大,哪有闲钱生病,对于素锦来说,最怕的当然就是“得病”了。作者百合简洁明了的描述,让读者不由心酸。

这种对言语的精准把握是对写作能力的挑战,很显然作者百合很注意对语言的锤炼。这样“处理”过的文字让整个阅读十分流畅,阅读起来舒服至极,加之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起承转合的巧妙安排,读起来犹如乘上了丝滑的冰车,顺着晶莹的冰河一路而下,抵达佳境。这种个人性的语言在沈从文、汪曾祺、阿城身上都有具体的体现,秉承了简洁这一特性———“删繁就简三秋树”是也。

第二,言语的具体性。有所指,有所不指,正是对言语具体性的准确表述。全书中就素锦几次三番的跌宕起伏,在言语上也有具体表现。比如素锦来到香港寻找工作,一句“她的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竟然是李嘉诚给的”,便将故事提升了高度,让读者遐想联翩,忍不住追寻到底———这就是言语的具体性的作用了。言语不是空泛的,在讲述一个普通女性隐忍顽强的生命史时,越是平静的语言越是具体,其表现力越强,感染力越强,读者的共鸣越大。

第三,言语的无限性。什么样的语言算好的语言?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语言就是好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言语。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说话会完全一样。这就是言语的具体表现,言语就是说话,就是一种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素锦刚到香港时,人生地不熟,寄人篱下,人微言轻,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微不足道的,是卑贱的,写给妹妹的信件也低声下气,称谓也从“你”变为了“您”,一副商量甚至哀求的口气;随着素锦在香港站稳脚跟,给妹妹寄送的钱越来越多,语气便热烈起来。这种情节的转变,使作者百合的描述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起先的描述是谦卑的,之后的描述是激昂的。这就是技艺的精妙。言语拓展了遐想,展开了生命。

第四,言语的动态性。书中的那些字、词语、句子,好像自有生命一般,它们连贯往返,自行奔涌,枝枝叶叶,藤藤蔓蔓,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阅读的快感就是动态的,连贯的。作者百合在言语的安排上结合了《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以及香港电影的情节,让阅读更加有效贴合,由此及彼,前后联想,代入感倍增,使得这本经过四百二十八封书信、二十年光阴“加工”而来的作品有了很强的可读性和理解性。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读者也读出了一百个香港往事。

三、小说化的“非虚构”叙事风格

作家百合以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一段话作为开篇,奠定了本书的叙事基调———由此及彼,以它至己。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切体会主人公素锦的心理情感,也为了将读者拉入那个特定时代的氛围中,百合采取了非常规的叙事风格,将书信的内容拆解开来,再把当下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小说、电影等题材嵌入其中,以此形成强烈的代入感,读之仿若站在了人群熙攘的香港街头,看着落寞寂寥的素锦匆匆穿过轩尼诗大道,朝着自己理想的生活追寻而去。

第一,引用经典与直白叙事的独特魅力。如果将书中所有引用的经典剔除掉,那么读本书就会产生很大的疏离感,毕竟这是发生在1956—1976年之间的事情,距今已经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事情了。而且那时候的香港尚未回归祖国,想要去往香港需要征得政府同意,才可前往,由此也就阻隔了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信息流通速度。

对于陌生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本十几万字的书是很难读得进去的。然而《素锦的香港往事》,恰恰很好读,语言的淡雅直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百合巧妙地将发生在素锦身上的事情与经典两相对照、有机契合,这就补白了我们很大的认知。在作者行云流水的叙述语言中,扑面而来的熟悉场景,让我们体验到了阅读的酣畅淋漓。

比如开篇张爱玲的小说。

比如讲到素锦的富贵亲戚小姑姑的生日,百合说《红楼梦》中皇妃元春的生日也是同一天,电视剧或书里元春过生日的盛景便浮现眼前,也因此想到了小姑姑生日的盛景。百合还说素锦的小囡和巧姐是一天生日,不由得让读者对小囡的命运担心不已。

比如说到香港遭遇水荒,引用了歌手许冠杰的《制水歌》,瞬间就将读者拉到了大家排队打水的现场。

比如讲到同工同酬时提到了铁姑娘申纪兰。

……

引用经典与直白叙事的巧妙结合,给读者带来了非同一般的阅读体验,让《素锦的香港往事》具有了独特的文学阅读魅力。

第二,细腻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20世纪初德国艺术史家、现代图像学的创始人阿比·瓦尔堡说过:“上帝住在细节中……细节与它所要表现的价值之间是一种隐喻或象征关系。”如同阿比·瓦尔堡所说,住在细节中的上帝观望着世间的一切,潜藏在每一个细节之处的情感同样汹涌澎湃。百合以细腻的描写方式,以生活中的微观来表达强大的情感寄托。

书中讲到章文勋有一天高兴,又施舍了素锦三十元。时值夏末秋初,天气转凉,素锦一咬牙“‘买了一双皮鞋和拖鞋。拖鞋四元五角,白鸡(麂)皮鞋十一元五角。’鞋算是有了,但‘可怜身上衣正单’”,不由得让人心头一酸,觉出了素锦的孤苦可怜。讲到香港恒生指数大跌,“没有一个不做大闸蟹,被股票绑死。打肿面充胖子,撑得住的硬撑,撑不住的叫苦连天……”“又有坏消息传来,世秋叔患了肺癌……祸不单行,保险箱里的碎钻又莫名其妙丢了一包”……这一件件一桩桩事件的细腻描写,让素锦这个小女子昂然立在天地之间。面对生活的百般艰难,素锦身处他乡,以自己的不屈不挠来对抗压力。一环又一环的不如意并没有将她压垮,她的喜怒哀乐、爱恨纠缠,在细节的描写中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第三,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的交织叙述。正如马克思辩证法所讲:“辩证法一般所认为是指对逻辑过程的抽象,即对语词,推理,描述,概念,解释过程的研究。”其中推理与描述在《素锦的香港往事》里有淋漓的表现。一座城市的历史之所以发生,离不开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的具体表现。香港在未回归之前,一直是一个动荡不安、时有乱局发生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金融、贸易杂糅且高速发展的城市,它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都有独特的地位。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比如大家熟知的“九龙暴动”“恒生指数暴跌”“‘六一八’雨灾”“房价暴涨”“贫富分化严重”等,这些事件对于那时生活在香港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体验,素锦也是其中一员。

作者以社会大环境结合小人物命运相映照的交织叙述的方法,让本书具备了流畅的可读性,代入感极强,让读者面对小人物命运发生变化时,可以结合社会大环境的变革来对照,以此达到答疑解惑、彼此印证的作用。这样的“补白”叙述方式恰恰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四、灵活构建的写作特点

与其他非虚构作品不同,作者百合在书写《素锦的香港往事》时,首先对素锦家庭的四百二十八封书信进行了细致地阅读和分析,以素锦的命运为主线完成了4万字的中篇,发在了《读库2022》上,4万字对素锦二十年的生活进行了总结,也可以说这是一部素锦浓缩的生命史。在拓展单行本时,作者百合对内容作了重新的架构,以时间线作为书写基调,分为上下篇,十年为一篇,前十年素锦初入香港,过着颠沛流离不确定的生活,后十年素锦终于争取到了章文勋的支持,生活也趋于稳定,收入逐渐丰润起来,给孩子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孩子们也逐渐长大成人,上学的上学,成家的成家,一切都在向好。调整后的叙事结构更加完整,脉络更加清晰。加之上文提到将熟悉内容的嵌入,让本书的结构呈现出了三维立体的感觉,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人物,社会是起伏跌宕、高速发展的社会,生命也凸显出了顽强不屈的价值,这大概是《素锦的香港往事》这本书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一是书信体结构的巧妙运用。作者百合在处理四百二十八封信时,巧妙地将信件有的内容用于叙事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的内容则直接引用心中所感,比如这段:

“这些年来的周折情形,使我历历在目,我真觉得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犹似战士打仗,打了一仗又一仗,有时失败,有时成功,愿蓼芬和小芬以后的生活不要像我这样困难不如意,我半世已过,而且也连累你吃了许多精神的疲劳和痛苦,愿你所结的果实美好,使我有能补偿你的一日,望你们好自为之,不要痛苦,提起勇气打胜仗……”

这封信被作者百合放在了素锦在香港的前十年,也就是上篇的结尾处,作者百合说:“怎么描述她这十年光阴呢?还是用她自己信里的原话来讲述吧。”

读者在阅读完上篇时,末尾直接被这封信感染落泪。一个弱女子,一个人战战兢兢走进人生地不熟的香港,风雨飘摇地走过十年,本以为她在现实的压力下已经疲沓,却不想素锦不屈不挠,将对生命的抗争形容为打仗,如此豁达和开朗。这封信的巧妙应用为上篇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类似这样书信体的书写形式,我们熟知的文学作品有《查令十字街84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以《少年维特之烦恼》为例,其书信体结构,既避免了冗长的客观场景的描述,又通过揭示主人公的思想情感的发展历程,丰富读者的想象,让读者直接感受或分享主人公的喜悦与烦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整个作品进行了升华。

《素锦的香港往事》也是如此,作为书信体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其艺术价值较高,值得深入研究。

二是多线索交织的叙事结构。基于428封书信,单行本的《素锦的香港往事》以素锦申请赴港开篇,徐徐展开了一幅香港与上海两地人们的生活场景、奋斗场景以及社会变迁的图景。在这场宏大的港沪“清明上河图”中,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有“薄情寡义”的负心汉章文勋,有深情重义的素美夫妻俩,有有利可图便愿意帮助素锦照顾孩子的邻居,有高高在上的小姑姑,还有对素锦动心却不得的情况下仍然愿意为她付出的张先生,当然还有素锦的几个孩子,素锦打工时唯利是图的饭店老板等等,每一个人都承载着不一样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诉求。作者以素锦的书信作为基点,以素锦的第三人称为视角,对生活百态进行透视,以素锦千里寻夫为主线,辅以各种人的命运的支线,多线索牵头并进、互相交织,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在跟随各个线索前行,不能自拔,终要一追到底,窥看结局如何。

多线索交织的叙事结构在多个经典文学作品中被应用,我们最熟知的《红楼梦》便是其典型代表。刘娟老师在《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中说道,曹雪芹比较全面地冲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束缚,采取多线索并进、互相交叉又浑然一体的网状结构。《红楼梦》中众多人物和事件都交织在这个立体交叉重叠的结构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层次分明又有条不紊,既有生活自身的丰富繁杂,又有一层虚实相交、朦朦胧胧的神秘面纱。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成就了《红楼梦》,也成就了曹雪芹。

作者百合研究《红楼梦》多年,曾出版过“《百看红楼》系列三部曲”等多部《红楼梦》研究著作,对《红楼梦》的艺术形式非常熟悉。借由此,百合借鉴《红楼梦》,致敬《红楼梦》,在书写素锦的故事时,既将红楼故事融入其中,又将红楼艺术方式应用其中。向经典取经,学以致用,这大概是对经典著作最好的致敬。

三是时间跨度与空间转换的巧妙安排。《素锦的香港往事》以素锦和妹妹素美之间的真实通信为基础,讲述了素锦在香港二十年的日常生活以及期间所历经的悲喜。这本书巧妙地安排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素锦作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在港二十年间的隐忍及煎熬。作者百合在梳理时间线的时候,将香港城市史融入日常中,为读者展示了一位香港普通小市民在社会大背景下,对于生活和世事的种种态度,特别是对于香港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的独特体会。

书中的时间跨度从1956年开始,早年素锦因为家境贫寒,做了舞女。结识章先生后,在没有名分的情况下生下三个孩子。但章后来带着原配及孩子去了香港,素锦失去了生活来源。百般无奈之下,她于1956年只身赴港。书中的结尾为1976年12月12日———素锦的最后一封信。“素锦的人生故事里,处处展示着人与历史的关系。生活由个人选择固然不假,但是给出选项的永远是大时代。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次变动,都可能引起渺小个体巨大的辗转动荡。”作者百合的这段话既是对全书素锦颠簸一生的总结,更是对二十年社会大发展的总结。

由上海到香港,空间上的转换,为素锦的奋斗史增添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生活的变迁让一个微小的生命更具迷人特色,更打动人。从素锦第一次踏进香港,从她寄人篱下开始,从她第一次找工作,她经历了香港从李嘉诚的第一桶金到经济的腾飞,从房价飙升到1973年的香港股灾,从1962年的香港水荒到令人闻之色变的台风“温黛小姐”,桩桩件件都影响着素锦的生活。

生活在现在伟大祖国怀抱中的我们,通过本书体会到了在那个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一个普通人的顽强生命,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时间的车轮在进步,无论历史中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那都是对生命的考验和锤炼。素锦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感动广大读者,与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将时间线与空间转换进行结合,艺术价值得以提升。时间与空间不仅表现出如时空隐喻所预测的非对称性,而且也存在对称性。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安排,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香港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就上述而言,《素锦的香港往事》以精准、简约的言语描述六七十年前的香港是充满活力的,是具有鲜活性的。素锦作为赴港的一位普通女性,其身上泛出微弱的光辉足可照亮许多人,其留下的重影足以让更多读者感动。

【作者简介】毕海林,1984年生于山西神池县,2021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见《山西文学》《都市》《五台山》《延河》《火花》《大观·东京文学》等刊,曾获中国作家网2023年“每周之星”。

责任编辑:曹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