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分析

2024-12-04 00:00:00梁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11期

地理是一门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要素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和区域特征的学科,包含对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研究,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尤其注重空间和时间的变化。高中地理教学更体现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间的分界线,但同时又以时间或空间作为主要划分依据,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划分成了多个不同的板块,方便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

一、基于教材知识结构确立大单元教学主题

在以“大单元”为关键词的教学模式中,一切知识和技能的统筹都是围绕着概念进行的,而大概念与教学主题实际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相同点就在于都是基于单元知识结构提炼与总结出来的。一个合适的大单元教学主题能够使单元内部的知识串联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方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协助学生完成系统知识体系的搭建。

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教学为例。这一章内容分成了四个部分,包含“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以及“问题研究 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其中第一节主要讲的是自然环境本身的功能,第二节主要讲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第三节主要讲的是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步完成了“自然—人与自然—人类活动”的过渡。基于这一知识结构,教师就可以将本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主题确立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自然生态本身的运行规律,二是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征,三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借由大单元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搭建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基础地理知识框架。

二、整合教材内容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大概念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到指引单元教学方向的作用,而情境则是为整合单元知识内容、打造整体单元知识体系而创设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让学生可以通过探索与思考完成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教学为例。本章教学围绕“资源”这一关键词进行,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了解与思考后可以将单元主题设定为“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间的关系”,然后围绕主题进行情境创设,带领学生依次深入东北探索黑土地、登上青藏高原探索雪山、深入西北荒漠探索油气资源等,让学生通过直观且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深化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的认识。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保护自然资源对国家持续发展的意义”。融合了生活元素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能够带给学生别样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更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综合教材知识逻辑设定大单元探究任务

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大单元教学的根本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依靠实践训练,因此完整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就包含着围绕单元大概念与教学内容设定的单元探究任务。

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教学为例。本章主要探究的是与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设置的大单元探究任务也应当围绕“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来展开,如“结合当前城市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尝试探究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哪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是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单元教学模式中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查漏补缺。

四、结束语

就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而言,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时尤其要注重地理概念的全面性与有效性,站在整体视角完成对地理教材内容的统筹与分析,明确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和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