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纵观当下语文教学,词语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之中,机械化灌输、公式化理解和生硬化记忆,严重忽视了学生对词语本身意蕴和价值的体悟,导致学生缺失词语学习的敏感度;无法引导学生探究陌生的词汇,领略作者词语使用的精妙,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文章依据教学实践提出要调动多维感官,折射立体意蕴;依托广阔语境,解构丰富内涵;开辟多层路径,丰盈感性体验,借助多个维度提升学生的词感,回归语言学习,引领学生对汉语丰富的词语、精巧的语汇、灵动的表达进行探究、学习、掌握,并为其自如地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词语教学 多维感官 感性体验 词感
一词语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基本单位,没有词语也就等于失去了语言,而语文学习,在于增长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表达能力,丰富精神生活。要达到此目的,词语就是媒介。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认为,一定数量的字词及其运用应该属于语文教学中的“核”。
一、词语教学在于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时间内都要学习字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多维目标要求,先是喜欢识字,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再是独立识字的能力,理解词句、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等等。由此可见,字词教学就不能停留在字词的意思理解水平上,还应在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上多下功夫,下大功夫。尤其是第二学段,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段,词语教学应该侧重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此学段,对于学生词语学习的关注,不应仅仅是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更应该将其视为发展学生核心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筑基阶段加以研究、揣摩、辅导,以期引领学生对汉语丰富的词语、精巧的语汇、灵动的表达进行探究、学习、掌握,并为其自如地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纵观当下语文教学,词语教学一直都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之中,主要表现在机械化灌输、公式化理解和生硬化记忆中,词语积累教学仅剩齐读、抄写、听写等一些简单的流程,词语运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被边缘化,在某种程度上既损害了语文教学作为母语语言应用教学天然的生动与灵性,又割裂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活泼和愉悦。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语文词语教学,尤其是第二学段,应该回归母语语言美的本源,让学生理解、感受文字的魅力,通过学习、探究、模仿逐步形成说与写的表达能力;要避免空洞烦琐的讲解、应景低效的讨论、隔靴搔痒的多媒体展示、牵强的情感说教;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词语本身意蕴和价值的体悟,增强学生词语学习的敏感度,引导学生探究陌生的词汇,领略作者词语使用的精妙,提升对语言的感知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第二学段中设置了一系列与词语学习相关的语文要素,比如“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体会优美生动的词句”。无论是“关注”,还是“感受”,或者是“体会”,都体现出鲜明的主观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深度感受与直觉判断,在激活其内在思维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学生内在理解力的形成,为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敏锐意识奠定基础。
二、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词感
下面,笔者以三篇课文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析语文课堂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词感,也就是提高学生对文本词语感受力的尝试与思考。
(一)调动人体多维感官,折射词语立体意蕴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很多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具有强烈而鲜明的认知留痕。但作者并没有依照学生当下的水平遣词造句,使用的很多描绘声音的词语都具有明显的陌生感,展现出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就给学生历练对词语的理解力、构建鲜明的词感提供了丰富而直接的资源。
比如课文中描写的小溪、河流和大海的声音,很多学生可谓耳熟能详,但作者分别运用了“淙淙”“潺潺”和“哗哗”进行描绘,超越了学生现有的语言感知力和表达力。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激活学生的多维感官,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对这些词语进行感知,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从生活实践着手,促进语言感知能力的生长。
首先,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三组词语不同的意蕴,笔者引导学生先从这三组词语所描绘的对象:小溪、河流和大海入手,激活他们生活中的经验储备,并尝试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曾经看到的景象和画面,唤醒他们对这三种事物的初始感知并使其尝试运用词汇加以描摹。
其次,笔者通过播放不同的视频,借助学生的视觉认知,冲击学生的听觉感知,从而使其将具体的实物或者真实的场景,与“淙淙”“潺潺”和“哗哗”这三个词语所展现的意蕴对应起来。
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形成初步认知之后进行思辨:这三个词语的位置是否可以调换顺序?将学生的思维从原本的理解转向辨析,进一步把握这三个词语所指向的不同程度和描摹的状态,随即通过朗读的形式,以不同的语音语调展现出词语所营造的不同画面,让词语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二)依托广阔语境,解构词语丰富内涵
单列的汉字大多数是僵硬、机械的语言符号,可一旦组合起来,形成了整体的意义群链,往往就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表达效能。虽然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从句段乃至整篇文本的语境铺陈下,感受到词语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的表达价值呢?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为例,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这里的“沉思”与“遐想”究竟是什么意思?在同一个语句中连用,是否有重复之嫌?三年级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紧扣两个词语中的“思”和“想”,将其大略定位在“思索”之意;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沉”和“遐”的偏旁,并结合工具书印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沉”字,主要表达思索的程度之深;而“遐”字,则主要传递遥远之意。将这两层意思融合起来,学生自然就可以理解“沉思”是表示程度之深的意思,而“遐想”则从另一个维度,突出了想象的悠远和无拘无束。至此,一般来说,对于这两个词语的教学似乎可以鸣金收兵了。
但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定位,再进一步将这组词语置于文本内容这一广阔的语境中加以咀嚼、反刍,立刻,学生对这两组词语就有了全新的解读。
《读不完的大书》是以作者小时候没有玩具,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这一视角切入,展现了大自然中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以形象而充满生趣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世界的多彩与生动、作者探索自然的乐趣与收获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事实上,这篇课文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简单描绘,作者通过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深入挖掘了自然背后的意义,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由、自然的和谐与韵律,同时作者并没有将视野局限在眼前的自然景色上,而是将大自然比作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强调了自然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无尽,使得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对童年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当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与文本的内容有机结合,依托广阔语境,解构词语丰富内涵,学生才能全面阐释“沉思”和“遐想”的要义,在感受作者想得深、想得远的过程中,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在储备,促进良好词感的形成。
(三)开辟多层路径,丰盈词语感性体验
由于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缺失,很多学生对于词语的感知总是习惯性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只是简单地知晓本身的意义。很多教师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倡导要丰盈学生的价值认知,这就需要拓展词语理解的维度,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维的深刻对话,获取真切而独特的感受,从而丰富学生解读成果。
比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编了经典散文《秋天的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五彩缤纷”,学生凭借自身的认知能力,立刻就能认识到这是表示色彩丰富的意思,但是“缤纷”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是不是仅仅就五种颜色?是否只要是各种不同的颜色共同呈现或者交织在一起,就可以称为“缤纷”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关联学生对这一词语的深度理解,因此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词语大致方向的判定,学生仍旧不能把握这一词语所蕴藏的丰富意蕴。
笔者在教学中,试着引导学生将这一词语代入到文本内容中,亲身经历一场色彩之旅。首先,要求学生从课文语段中圈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以及相关事物:有深红的枫叶,有金色的田野,有黄色的银杏、橙色的果树,还有拥有各种颜色的菊花……鼓励学生先将这些颜色所描绘的画面,以想象的方式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再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重点聚焦对色彩的关注。其次,笔者出示相关的图片,一方面印证学生自身构建的鲜活图景,另一方面则可以作为一种补充,丰富学生对各种颜色的体验。随后,学生有了感性认知,笔者再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对“缤纷”一词的理解,旨在将蕴藏于内在意识中的感性认知,以更加清晰的语言加以描述,使学生的认知从原本机械、肤浅的字面意思,逐步向着词语的内核进发。最后,笔者相机补充资源:这个词语源自《蓬莱纪胜杂体小引》等古代文献。它有着丰富的含义,主要用来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多元化,或者色彩绚丽、多样繁复的景象。“缤纷”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它可以形容花朵繁盛、落英缤纷的美丽春景,也可以用来描述节日庆典中色彩丰富的烟花或装饰。
如此一来,开辟多层路径,丰盈词语感性体验,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表层意思,而且通过鲜活画面的激发,从不同的维度活化了对词语的立体化解构,将“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浸润在脑海之中。
总之,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需要从词语入手,开辟多层路径,通过丰盈的感性体验深化学生对词汇的直观认知,调动学生的多维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环境中感受词汇的深层意蕴。
三、提升词感,回归语言学习
综上所述,以提升词感为基,促进语文教学回归语言学习的美的本质和愉悦的本质,是当今语文课堂应该重视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的文字符号,在关联和融通中生发出明确的价值和意蕴。所以,文本中的语言从产生到外显,都是创作者内在心理和客观世界碰撞的成果。因此,语言是具有主观意识的生命个体与客观世界链接的纽带。当我们面对一个指向鲜明的词语时,心中自然就会罗列出与之相匹配、相对应的形象或者状态,尤其是一些形象鲜明、特点聚焦的词语,更容易激发人们内在思维的运作。
第二学段的学生以直观性思维为主,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感官,利用原始性的生活储备,在思维意识层面呈现出与词语相对应的影像,勾连起学生的经验,让词语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文字符号,充分挖掘出词语背后所承载的“深刻而富有内涵的价值与意蕴”。教学,就是在美的感悟和愉悦的汲取中掌握这一内涵的价值与意蕴。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J].语文学习,1987(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严元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批注能力的培养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