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场馆+”课程是由学校教育者立足校园特色科技馆为本校或本区域学生开发的课程,具有科普性、系统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为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可根据“场馆+”课程的不同特征,进行课程开发。本研究以数字昆虫馆为例,构建三阶式“场馆+”课程开发路径,即“科普类课程—项目化学系课程—混合式学习课程”。其他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三阶式“场馆+”课程开发路径,衍生出变式。
【关键词】“场馆+”课程 数字昆虫馆 课程开发
一、“场馆+”课程的定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逐渐认识到科技馆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科学素养的提升,科技馆工作人员及学校教育者均认识到课程 在科技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课程开发主体、学习者的差异,这些课程可分为科技馆课程、馆校结合课程与“场馆+”课程。
科技馆课程是由馆内工作人员开发的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科普性,课程面向的学习者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由于学习者不固定、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差别大,课时一般较少,不具备连续性。
馆校结合课程是由科技馆工作人员或学校教育者单独开发,或者二者合作开发的面向学校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的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科普性,横向分为不同的主题,纵向则按照知识的难度进阶,课程面向的学习者为全国各省区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不同年级学生学习不同难度、不同主题的内容,较短期科技馆课程而言,馆校结合课程有较强的连续性、进阶性和系统性。但是课程内容的标准化、学具的套件化也导致了学习者的学习缺乏个性化。大多数学习者无法经常到访科技馆,这也导致了馆校结合课程与科技馆的联系可有可无。
“场馆+”课程是由学校教育者立足校园特色科技馆(或区域科技场馆)为本校(或本区域)学生开发的课程,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学校教育者可以按 照不同的课程开发路径开发不同特征、不同类型的“场馆+”课程。由于场馆就 在校园里(或在距学校不远、学生可以经常到访的区域内),“场馆+”课程与科技馆深度绑定,学生可以在科技馆内享受沉浸式的具身体验学习。
二、“场馆+”课程的特征
(一)科普性
“场馆+”课程和科技馆课程、馆校结合课程一样,具有很强的科普性,科普的内容与场馆特色紧密联系,同时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指导,根据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及其要求编排教材。
(二)系统性
由于“场馆+”课程与科技馆深度绑定,使其较科技馆课程、馆校结合课程而言,具备更强的连续性、进阶性和系统性。在编排课程内容时,参考新课标横向按照不同的核心概念及学习内容进行主题分布,纵向按照与学习内容对应的各年级内容要求进行难度进阶。
(三)实践性
“场馆+”课程重视学生的具身体验学习,倡导学生充分发挥身体各种感官的作用,在科技馆里(甚至科技馆外)进行充分感知,实现由身体感性经验上升到脑部理性认识的目的。
(四)综合性
“场馆+”课程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学科间知识整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重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开放性
虽然“场馆+”课程相对于科技馆课程、馆校结合课程而言,主要面向的学习者范围缩小到了本校及区域内学生,但是它仍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具身实践,使得优质的科技馆教育资源在全区域共享。利用率的提高,使得校园(及区域内)科技馆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构建三阶式“场馆+”课程开发路径
在“场馆+”课程开发过程中, 开发者应体现“场馆+”课程的相应特征,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从而探索出本校的“场馆+”课程开发路径。
以数字昆虫馆为例,在“场馆+”课程开发过程中,逐步体现“场馆+”课程的科普性、系统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构建出三阶式“场馆+”课程开发路径: “科普类课程—项目化学习课程—混合式学习课程”,如图1所示:
(一)开发兼具科普性与系统性的科普类课程
建馆之初,有馆无课,本校学生和参访者利用昆虫馆的方式以参观为主,学习者希望系统、全面学习昆虫有关知识的需求难以通过一学期一次的参观活动得到满足。而充分体现“场馆+”课程的科普性、系统性,开发科普类课程,让学习者参与到多样化的科普活动中,持续、进阶、系统地学习昆虫知识,则能够有效满足他们对昆虫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科普类课程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其开发适合遵循泰勒目标模式:确定具体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活动和任务设计—制定课程评价方案。
科普类课程的开发过程:首先,开发者根据新课标生命科学的主要概念及其学段目标,结合馆藏资源类型,确定课程的具体目标。其次,根据对具体目标的分解,选择课程内容。再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适合达成具体目标的活动和任务。最后,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评价方案。
笔者依托数字昆虫馆,开发了“昆虫生态探究”科普类课程,其课程大纲如表1所示:
(二)开发兼具实践性与综合性的项目化学习课程
社团学生和研学群体在学习科普类课程的过程中,常会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如: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如何养殖螳螂?如何将蚕丝变成丝绸制品?如何更好地观察某种神出鬼没的昆虫?……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只是用科普的教学方式去回应,反而剥夺了学生探究实践的宝贵机会。而充分体现“场馆+”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变革学习方式,开发项目式学习课程,让学生围绕昆虫进行探索、研究、创造性学习,则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项目化学习课程重视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建构科学知识、掌握思维方法、形成态度责任,提升核心素养,其开发适合遵循过程模式:确定一般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活动和任务设计—制定课程评价方案。
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开发过程:首先,开发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定一般目标,第一学段为探索学习,第二学段为研究学习,第三学段不创造学习,后一个阶段以前一个阶段为基础,三个阶段具有进阶性:学生产生好奇心后广泛地探索—发现问题或兴趣点后深入地研究—以人工制品的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昆虫的理解。其次,根据一般目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再次,根据项目的生活和学科逻辑,设计活动和任务。最后,根据一般目标制定课程评价方案。
笔者开发了“昆虫探索者”项目式学习课程,其课程大纲如表2所示:
(三)开发具有开放性的混合式学习课程
作为区域科普教育、自然教育基地,数字昆虫馆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本校学生,还包括区域学生。而线下课程受时空局限,难以惠及更广泛的学习者。充分体现“场馆+”课程的开放性,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开发混合式学习课程,可以让区域内学生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因此,混合式学习课程重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其开发模式如图2所示:
混合式学习课程的开发过程:首先,通过“数字化、游戏化”的方式将科普类课程转化为云端学习课程。其次,合理规划项目式学习课程,将其转化为具身体验课程。最后,进行线上线下课程衔接。通过线上课程,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云端学习达标后才可以报名参加线下具身体验课程。反之,学生在具身体验课程中产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还可以通过云端进行展示,同时获得进阶学习的资格。
笔者依托龙华云校平台,开展“昆虫馆的奇妙之旅”混合式学习课程,实施模式如图3所示:
四、三阶式“场馆+”课程开发路径的运用与衍生
经对比,笔者发现,三种“场馆+”课程的面向群体、学习方式及主要作用各不相同(表3),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三阶式“场馆+”课程开发路径,按需衍生出变式,形成适合自己的“场馆+”课程开发路径。
如学校在有馆无课的情况下,可先进行以学科为中心的科普类课程的开发;学校在有资源条件支持学生开展持续学习的情况下,可以着手进行项目化学习课程的开发;学校在有智慧教育平台支持的情况下,便可结合已有的科普类课程和项目化学习课程开发混合式学习课程。
如果用1、2、3分别表示“场馆+”课程开发的三个阶段:科普类课程、项目式学习课程、混合式学习课程,那么根据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学校可选择不同阶段进行组合。比如教育资源集中的市区学校,适合完整路径1-2-3;教育资源分散的市区学校, 难以辐射区域内所有学校,适合1-2,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研学基地,适合2,专注项目式学习;作为区域教育资源中心的乡镇学校,适合1-3,先开发线下科普课程,再转化为线上课程,惠及各乡村学校。
【参考文献】
[1]阮敏燕.“双减”背景下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路径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6).
[2]宋莉.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3]汪霞.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6).
[4]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