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了晚境,功成名就也罢,一生平平也罢,都算平静下来了,不再为稻粱谋,不再想功名事,是一生最为安好的时候。不过,此刻衰老将至、人事静寂,难免有些落寞。唐代诗人李商隐吟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吟之总觉得有点消极颓唐,我更喜欢老一辈革命家的一句诗:“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此句真是不同凡响,于人生颇有激励意义,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近期读了几首古人的诗,也是反映人生晚境心绪的。一首是唐代诗人张璸的《夏日题老将林亭》:“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井放辘轳闲侵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一位百战功成的老将军,老来也会意兴阑珊,居处有墙头垂纤草、水面聚落花的冷寂,但将军闲暇时井水冰镇酒、鹦鹉频唤茶,怡然如仙境中人。将军的心境因何如此安然?将军非常洒脱,有仙家的心境必得仙家之寿。
边塞封侯、百死一生的将军当然非普通人可比,功业不显或普通的人面临晚境是有寂寞的。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叹息老来交旧尽”,他曾写了一首《幽居初夏》的诗:“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此诗前六句写景,表现了幽居中的怡然自得——湖山野径处,观鹭听蛙,食笋赏花,诗人赏心悦目。结句忽然一转,叹息老年旧交零落,午睡起来独自捧瓯饮茶。看来好像是哀怨之语,将老境时的人际状况说出,其实是对孤寂不以为意、依然自在地饮茶。陆放翁这种安然之态是身处人生晚境应有的心境,人老了如果还一味向往红尘中的繁华,岂不是无益且无趣?
唐代诗人白居易《池上早夏》一诗表达了他晚年生活的娴雅——“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白居易是达人兼雅士,可以静拂琴床、香开酒库,普通人比不得,但“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却是不难做kK8DIukJcr9Pmrd5gMWRcQ==到的。人老了,社会活动少了,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也是怡情之道。除此而外,白先生还拂琴种花、读书写字、跳舞唱歌、旅游观光,其晚境寻乐之法甚多。这比独自一人暗自寻思,哀叹人情淡薄、人生易老、功业不再,更有益于精神愉悦与身体健康。拂去了心头的片片乌云,晚霞才更加灿烂。
忽然想起现代作家朱自清曾就着李商隐的诗写过的两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两句诗转悲怆为欢快,其怡然恬淡的心境甚是切合普通人。革命家们至伟的境界达不到,那么朱自清先生的诗意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