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氢能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问题

2024-12-04 00:00颜丽园
检察风云 2024年22期

氢能燃料电池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10月8日,以“双碳潮涌 绿水氢山”为主题的2024年上海国际氢能高峰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成功举办。论坛展现了氢能创新业态,科普了氢能产业知识,倡导推动氢能产业生态健康持续发展。培育氢能赛道,既要立足于现有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夯实基础,也要着力解决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问题,达到我国“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氢能规模化应用的黄金机遇期

氢能以其能量密度高以及完全零碳排放的特点,受到工业发达国家的青睐。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将氢能发展列入长期产业规划。我国也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氢能的发展方向、时间节点等作了详细规划。

氢能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发展的前沿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地方政府、氢能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群策群力,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产业蓬勃发展。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正在构筑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以上海为例,氢燃料电池车的示范应用正在稳步推进:瞄准“百站、千亿、万辆”战略目标,聚焦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全面突破和整车推广规模引领,在加氢站布局、奖补资金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力地支撑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全链条已不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正处于推动规模化应用的黄金机遇期。下一步,应聚焦氢能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促进氢能技术成果转化。这需要有关方面从政策引导、标准制定、法规修订等方面给予支持。

面临的问题

根据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要将规模化应用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还需要解决几个瓶颈问题。

一是受多方面因素限制,氢能应用的推广仍然较为缓慢,应用成本较高,发展水平低于规划预期。

首先,技术方面尚不成熟,市场化推广阻力较大。经调研发现,虽然各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已经在氢能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目前很多先进技术还属于实验性技术,在缺乏相关市场准入标准且相关产业限制性政策没有及时更新的情况下,只能止步于实验室,在市场上无法施展拳脚。缺乏相应的补贴政策,企业难以承担新材料测试的成本,导致新材料在市场上缺乏实践的机会,难以实现快速技术迭代,制约了科研单位推进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

其次,政策标准等的更新落后于技术发展。当前氢能产业发展亟须完善新的政策和标准体系,避免一刀切的模式打击行业领军企业的积极性。从氢能产业的政策现状分析,目前新材料相关产业多有规划性文件出台,从战略角度对产业全局进行了指导和规划,但具体到产业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实际的政策引导,仍处在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下。这使得新材料产业的整体发展在政策层面上落后于市场,成果转化周期仍然较长,产学研融合不够充分。

再次,相关产业发展中心的氢气仍存在来源不充足的问题。例如,上海市目前的加氢站仅在嘉定、临港等地区零星布设,尚未充分服务于燃料电池车的应用。

最后,政府补贴力度不大。氢气能源的使用成本与燃油相比,尚未形成替代优势,市场主动采用氢能的意愿不强。

二是市场培育缓慢,应用场景单一。完整的氢能应用场景至少要包括制、储、运三个环节,各环节都不能出现短板。目前多方关注的氢能应用集中在交通运输领域,即燃料电池车方向。除此以外,需要拓展新的产业方向。

三是核心技术投入和储备仍然不足,产业链布局不够完整。当前国内氢能市场规模不大,企业仅靠自身力量,在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投入方面存在不足,氢能应用系统的国产化进展缓慢,相当一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从海外进口。在关键材料方面,如催化剂、碳纸、质子膜等,市场的国产化占有率仍然较低。

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是在技术层面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并加速资格认证机构建设。

在补贴支持上,应全面落实针对氢能应用相关新材料领域的补贴政策,降低相应产品的价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这同时可以保证企业在基础研发上能够进行充分的投入,加速成果转化进程。具体的补贴落实,建议从终端应用角度采用“以奖代补,追根溯源”的方式,避免一些项目因急于上马导致的骗补情况,或产业无序发展,扶持新材料全产业链健康长久发展。

对于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建立新型联合研发中心,在政策上应给予如绿色通道、新产品税收减免等倾斜。在资格认证上,引导掌握核心技术的应用单位联合相应的标准委员会,加速完善检测评估标准,同时建议增加标准委员会每年提报国家标准的频次和数量。在构建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可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设置项目,补贴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成立相应的新材料检测认证机构。缩短部分新材料产品的认证周期,推进新材料的快速市场化。

二是增加政府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科研和设备开发等方面的直接补贴。

氢能产业在前期市场还未成熟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科技研发投入,包括中试(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产线的研发投入,也需要研发新型生产、检测设备。现有规模的企业单靠社会资本的投入明显不够,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支持。建议由科委等部门牵头,出台地方重大科技研发攻关扶持政策,在企业基础研究、设备研制和中试等方向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或者对取得突破的企业予以资金奖补,降低企业运营的实际风险。

三是提供针对性引导支持政策,更新氢能新材料领域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进一步引导企业重视在基础研发上的投入,完善落实补贴制度,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优先对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平台的检测能力完成评估,推进企业在资格认证上与其开展新的合作,促进人才交流;支持建立长期的校企研发合作平台;支持高校教师技术入股、参与管理和共享成果,鼓励研究人员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并解决新材料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和考核绩效,进一步助力新材料领域产学研融合。

四是分级分类加强氢气的安全管理,将氢气能源的利用推入快车道。

尽快出台完善涉及氢气使用的安全、环境管理政策,在人口密集区、稀疏区实施分类管理和布局,加快完成加氢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系统建设。

五是加快“制、储、运”的产业协调,补齐行业短板,加快相关产品的推广应用。

“绿氢”生产设施的不足是当前推广氢能应用的一大障碍。以上海为例,目前仍缺乏成套、成规模的氢气制备示范设施,如PEM电解槽、碱式电解槽等。须引领相关企业,在“绿电”和“绿氢”产业方面实现突破。

六是建立满足氢能应用需求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未来氢能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人才储备可能出现不足。应调动多方资源,鼓励校企共建科研平台,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素养的人才。鼓励骨干企业与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实施协同育人行动,建设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不仅要培育尖端科技人才,也要培育一流的商业人才,还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助力企业建设全面的氢能人才体系。

(颜丽园: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静安区总商会副会长)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