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方言拾趣(下)

2024-12-03 00:00文辉
南方文学 2024年4期

广西桂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桂林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主持桂林电视台知名品牌方言节目《板路》30多年,曾获全国书法教育园丁奖称号。出版散文集《叠彩和风》。

桂林方言属西南官话,世代桂林人都说桂林话,但是,近年,关于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呼声日炽,这让我们看到了方言的危机。

蚂跳塘晓不得深浅

蚂,也叫田鸡,学名蛙或者蟾蜍。从前,有一位捕蛙者,进城卖蛙,中午肚饿,进酒店小酌,小二奉上菜单,捕蛙者眼尖,见一道新鲜菜不曾听过,当即点道:田鸡炒酸。

须臾,小二端菜上桌,捕蛙者眼睛突爆:我要的是田鸡炒酸,怎么变成蚂炒酸?他正欲发作,小二道:客官,这就怨不得谁了,你点的就是蚂炒酸啊,在城里,蚂也叫作田鸡。捕蛙者无话可说,只好自认倒霉,扒了两碗饭走人作罢。

蚂属两栖动物,水中陆地都可生活,因此,蚂跳进池塘,水深水浅与它没有干系,而桂林人借用蚂跳塘来说事,则赋予了另外一层意思:做事不考虑后果。

我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还要学工、学农,因此很多有条件的学校,都有自己的农场,亦称分校。我们分校在离市区50里外的一片松树林里,那年,我们有大半年时间在分校战天斗地、餐风沐雨,少不更事的年纪,精力过旺,难以自束,时不时做出一点令分校领导不悦的事情。

记得那天下午,分校在空地上召开大会,一位校级领导在会上历数我们的种种劣迹,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做事情不想后果,好比是蚂跳塘晓不得深浅。

会后,领导批评大家的这句话,立刻成了同学之间相互戏谑的口头禅。其实,这也难怪,一群离开父母的“蚂”,偶尔出现跳塘的事情,当属正常。后来,真的发生一件“跳塘”事件。

那时,我们特别羡慕别人家用滑石做原料雕成的台灯座子,于是,我和韩同学决定自己雕一个。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滑石从何来。后来,听说临桂县二塘乡火车站是滑石集散地,经过精心谋划,我们决定扒火车去二塘搞滑石。

那天,我们没有跟老师请假,离开学校,从很远的铁路线外面蹿至火车站,寻找运煤的货车。不多时,一辆由北往南的货车起动了,我们学着电影《铁道游击队》里战士的样子,追赶火车,抓住车厢扶手,飞身跃上火车,钻进黑黑的车厢,蹲在车厢一角,以免被人发现。

火车进二塘站,我们趁车还未停稳,便顺着惯性,跳下火车,然后飞快离开铁路线,故意绕道从外面走进车站平台。当时,我们很兴奋啊,火车平台上,堆积如山的雪白滑石,正是我们梦中所求的制作台灯的材料啊,真恨不得脱下裤子用裤管包起滑石走人。

时值正午,小站里很少有人走动,我们蹲在滑石山的另一头,装满两书包滑石之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车站,然后,又用来时的方法,扒上一辆北行的火车,到达桂heJVSA/D6WEM58OyjErNTA==林站时,已是万家灯火时分。

话说家里头,老师来告状,我们几个学生一天没去上课,现在仍不见人影,家里也正在寻人,真是急死人。晚上9时,我们到家,家长见状,立马盘问今天去向,我们只能如实招供。

“如果你们扒火车出了事故怎么办?如果火车不在二塘停车,你们又怎么办,如果你们给人家抓起……我讲啊,你们真是蚂跳塘晓不得深浅啊。”

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特别激动,而此时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巴望早点结束这无休止的劈头盖脸。骂完之后,还是没有一个家长问我们吃了晚饭没有。

事情过去好多年之后,我有了女儿。有一回,女儿图省钱,两个女同学合租一架“摩的”赶去学校,回来还自得地告诉我,她们学会了少花钱多办事的窍门。闻此言,我厉声训道:三人坐一辆摩托车是危险的事情,真是蚂跳塘晓不得深浅。

当时,韩同学也在场,掩鼻而笑:你女儿这只蚂跳的塘比我们跳的塘浅多了。

我语塞。

摇鸟排

一次,道友小聚,席间,擅书而不擅酒的李兄在酒桌上吼声如雷,兴致极高。“你喝了这杯酒,草书才写得好的。”李兄劝完这位仁兄,接着又煽动那位老弟,“人家都喝了,你要赶紧跟一杯哦,不然书法难有长进。”

“哈哈,李兄硬是个摇鸟排的高手啊。”坐在一旁观战的林兄呵呵一笑,爆出一句地道的老桂林话。

自己干不了的事,尽力怂恿别人去干,谓“摇鸟排”。何故?这得从以前桂林渔家的捕鱼方法说起。从前,桂林的漓江、桃花江水清鱼可数,据说那时漓江的鱼有上百种,渔家得鱼的方法有网捞、下筌、垂钓等等,其中有一种颇具表演性质的得鱼方式:鸬鹚捕鱼。

鸬鹚,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鱼。一只好的鸬鹚平均每天可捕鱼4公斤左右,一只鸬鹚一年大抵可捕鱼500公斤。因此,鸬鹚是渔家养家糊口的好帮手。

我最喜欢看渔家鸬鹚捕鱼,上世纪70年代以前,桂林的南门桥不高,桥的东面至虹桥段有一片较宽的水面,是渔家得鱼仔的好地方,春夏季节,放学回家途经南门桥,我双手扒在桥栏杆上,眼睛不眨地看桥下渔家用鸬鹚得鱼仔。

四五个渔家,每人划一条鸟(桂林话读“调”的第四声)排,今之谓:竹排。鸟排两丈长,用五根竹子拼成,每只鸟排上有一个渔家,鸟排的前头雄赳赳地站立着两三只鸬鹚,几个渔家划鸟排在河中间围成一圈。然后,双脚在鸟排上作垂直摇动,河水掀起一层一层的白色浪花,渔家一边摇鸟排,嘴上一边“哄哄哄”齐声喊吼,此时,那些昂首挺立在鸟排前头的鸬鹚,如同听到冲锋号角,振翅跃起,钻入水中,而渔家们嘴上叼着烟,似将军布阵,运筹帷幄。半支烟的工夫,鸬鹚们纷纷返回各自的鸟排,渔家则用长长的竹篙伸入水中,挑起鸬鹚,鸬鹚的颌下小嗉囊里装满了战利品,渔家用手卡住鸬鹚的颈子位置,将它的后身提起,鸬鹚小嗉囊里的鱼则如同竹筒倒豆子,一干二净。

几分钟后,渔家们将鸟排划向另一段河面,继续围成一圈,远远地仍然可以听见渔家“哄哄哄”的摇鸟排的声音。起初,我不明白,这些以鱼为主食的鸬鹚,怎么这样听话,自己在水里奋力逮到的鱼不吞进肚里,而是含在口中,乖乖地如数上交。后来,看多了我才明白,原来,这些得鱼仔的鸬鹚,它们的颔下小嗉囊被用草绳绑住,吃到的鱼只能装在小嗉囊内,不可能咽到肚子里。

为何鸬鹚得鱼的时候,渔家要用力摇鸟排呢?这是因为,渔家通过摇鸟排来惊动水里的鱼,鱼受惊之后,四处乱窜,这就给嗜鱼如命的鸬鹚创造了追捕的机会。

摇鸟排,是渔家捕鱼的一个技术动作,极具生活化。聪明的桂林人有“百炼钢成绕指柔”的本领,把一个得鱼仔的生产动作,引申至生活用语中,形象生动,意思明了,不褒不贬,且有几分调侃意味。佩服。

挤老米,发洋财,挤着哪个进棺材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时,冬天很冷,去学校的路上简直就是一场经风霜、战严寒的绝地之行。我们住在一个厂区的同学,顶着呼啸的北风,颈子恨不得缩进裤裆里,鼻涕吸吸索索,人人弓腰抱手,一条打单的长裤管,在北风中吹得瑟瑟抖动。

走着走着,我冷得想哭了,赶忙跑过去找同学借手炉烤一下。

带手炉上学,是那个特殊年月的重大发明。所谓手炉,就是用过的铁皮罐头,下面戳几个洞,上头钻两个眼,挂一根软的电线,里面放几颗木炭,点燃之后,带去学校,当然,书包里面还得备几颗木炭。

一路上,带火炉的同学用双手护着铁皮火炉,瞧见炭火欲灭,赶紧拎起电线在空中甩几下。甩火炉,很要技巧,类似杂技演员耍流星,它主要是利用空中旋转的惯性,不让火炭跌出,待火苗重新燃起后,几个同学紧围火炉,数双小手拥着星星火苗,享受寒风中的丝丝温暖。

来到学校,冷冷的教室,冷冷的板凳。我坐在窗户边,八块玻璃的窗户,有两处没有玻璃。更要命的是,其中一块没得玻璃的窗口正好与我头齐高,我怕被北风吹成稀脑水,上课时只好匍匐在桌子上,用潜伏敌营的瞟瞟眼方法,听课写作业。

冬天,时间最难挨,四十分钟一节课,仿佛一个世纪,放在水泥地板上的双脚,冷得跟冰一样,麻直麻直顿脚至下课,仍不见暖和。

好不容易听到下课铃声,“呜啦”全班同学,学着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工人武装的呼喊声,雀跃而起,一起冲向教室后面墙壁,由班上块头最大的同学站在墙角里边,然后,其余同学挨着墙根,用吃奶的力气朝他身上齐挤,边挤边喊:“挤老米,发洋财,挤着哪个进棺材。”

挤着挤着,被挤的第一人,脸色通红,绑裤腰带的绳子挤断了,鼻孔、嘴巴糊满鼻涕泡泡,被迫宣布退出。

上课钟声响起,十分钟的课间休息结束了,但是,兴高采烈的同学不愿意回到先前的座位,因为适才的“挤老米”是冬天里最开心、最暖和的十分钟。直到成年以后,只要遇到特别冷的天,我不由自主地怀念少年时代这段快乐时光。

那么,当年桂林的学生哥在聚众取暖的时候,为什么齐声高喊“挤老米,发洋财,挤着哪个进棺材”?这首歌谣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话说民国十三年(1924年),广西旧军阀陆荣廷当上了广西善后督办,正月间来到桂林,时值春节,爱热闹的他提倡耍龙灯庆贺元宵节。然而,此时,广西南部军阀沈鸿英,早有图谋推翻陆荣廷,趁新年大节,开来大批人马,围攻桂林城。这时,陆荣廷命人紧闭城门,据城抵抗。

一时间,沈军将桂林城围得水泄不通,双方不分胜负,这下苦了城中百姓,围城至三月时,商品不通,粮食奇缺,陆为了安稳民心,决定开仓济粮,百姓集中在湖南会馆领粮。

当时发放的粮食全是陈年老糙米,限人限量。当时老百姓家中缺粮已久,一听开仓济粮,大家蜂拥而至,发放救济粮的湖南会馆门前,人山人海,来迟的居民,恐不能领到口粮,拼命向前拥挤。那些天,每日去领粮糊口成了城中居民的头等大事。事后,有人根据当时挤米领粮的经历,编了这首歌谣。

本来,挤老米是件心酸而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达观的桂林人,则将此事编成顺口溜,在街坊市井口口相传,几十年后,竟然演变成了儿童少年嬉戏的歌谣,这是当初歌谣创作者不曾预料到的。如今,老桂林人谓人多扎堆的地方,仍然用“挤老米”来称谓。

(编辑 吴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