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殊产物,城中村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城市发展的难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标示性文化,贯穿于人们的日产生活中,共同的生活习惯成为维系社区情感的纽带。本文以厦门市厦港片区为案例,对民俗活动空间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变化和演变趋势,并利用城市触媒理论,尝试提出以民俗活动空间作为触媒元素,推进城中村进行自下而上的更新。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转型、空间引导和管理完善三方面提出民俗活动空间在城中村这一特殊社区背景下的优化设计策略,引导空间发挥潜在社会价值,唤醒城中村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城中村;民俗活动空间;空间活化利用;城市触媒;厦港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168—03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民俗活动空间作为“活态遗产”再设计的必要性
民俗活动作为民俗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居民最自然的生活状态,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厦门城中村实地调研,按照民俗活动的差异,民俗活动空间基本分为以下类型(表1)。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中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如今民俗活动空间呈现出整体弱化的趋势。尽管民俗活动空间在城中村得以较多保留,但是由于处于传统与现代力量的锋面,大部分沦为一种“消极空间”,尤其是一些宗祠庙宇,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就保护而言,建筑遗产并非都只是受保护的历史标本或遗骸,也并非只是标识形式,风格的躯壳,而更加有意义的则是建造和持续使用中所曾经发生的事件,风习及其与建筑互动作用所留下的印记。对于这些传统建筑空间,不仅要静态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延续其在当代的生命力,赋予新的使用价值。
二、“城市触媒”理论及民俗活动空间活化利用模式构建
(一)“城市触媒”理论的概念内涵
“城市触媒”理论中的“触媒”源于化学概念,即“催化剂”,用于城市设计是指引入具有活力的新元素,激发城市空间活力,引导后续良性生长,产生“链式反应”(图1),其由小及大、持续渐进的改造更新被认为是解决拆迁经济成本和保护城市风貌的有效手段。触媒元素引发的城市更新是一种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更新模式,成为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因素。
(二)城中村民俗活动空间更新设计触媒模式的应用设想
一方面,城市触媒是递进式的弹性更新过程,由第一个触媒元素激发周围环境更新,使之成为下一个更新的触媒元素,随之带动更大范围和强度的更新,遵循“控制点选取—新触媒元素引入—触媒效应催化”的反应流程,更新改造点的选择、新元素的引进、催化式更新流程的设计对于触媒的更新效应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民俗活动空间的更新设计中,重点是保护其历史悠久的独特民俗文化和精神。但是保护并非静态的封存不动,利用才是真正目的,民俗文化要与现代生活相协调,同样需要赋予新元素和时代新意。因此,触媒理论与民俗活动空间更新,二者具有契合点。本文以厦港社区为案例,按照“空间识别—需求定位—空间活化”的链条展开研究,探讨基于触媒理论的民俗活动空间更新的可行性与具体策略。
三、空间识别:厦港片区民俗活动空间主导性的潜力分析
“城市触媒”理论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正确找到激发触媒反应的起始物质载体,笔者采用访谈记录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对厦港片区的民俗活动空间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将其作为厦门城中村更新的激活点的潜力。
(一)区位条件潜力
厦港地区的民俗类建筑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早期一些街区建设都以此为中心而展开,如福海宫前巷、后巷都因福海宫而得名,太平桥街则因旧时太平殿而得名。如今这些空间已经成为了街区的核心或者地标建筑,是厦港社区生活中最具有凝聚力的“公共空间”,例如位于沙坡尾的朝宗宫和龙珠殿,占地面积虽小,但是社区生活的中心舞台。因此,厦港民俗活动空间作为重要的空间节点,地理方位上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连接,具备成为能量活力的触媒元素的区位条件潜力。
(二)空间利用潜力
城市触媒理论强调通过置入新元素或激活原有元素来带动周边区域更新,从物质触媒角度来看,空间条件是触媒更新改造的重要因素。厦港地区民俗活动空间的利用潜力使其具备触媒改造的空间基础。
首先,作为一个高密度的城中村社区,厦港形成了独特的宅殿依存的空间格局,基本没有形态明确的交往空间,一些宫庙建筑、宗祠已经成为百姓在日常状态下邻里交往闲谈的重要社交场所,是社区交往的基础设施,形成了源于厦港内部的文化基因,是一种“自下而上”而形成的空间模式,符合触媒元素的典型自发性的发展模式。其次,一些宫庙类的建筑具备外部空间拓展的潜力,例如朝宗宫和田头妈宫,外部场地较为宽敞,配有戏台,空间可塑性高,具备良好的触媒改造更新基础。
(三)情感价值潜力
一方面,闽南重视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尤其是宗庙,成为村民证明自己身份的重要建筑,即使在村落转型后,村民成为城市人,但是浓郁的文化氛围、深刻的礼俗观念,传承了共同记忆,依然影响着原住民的后代以及外来人员;另一方面,在由传统渔港向现代城镇过渡的过程中,外来人口成为了新的社区居民,厦港特有的民俗文化在社区中的整合功能愈发明显,是社会群体产生认同感的情感纽带;同时民俗活动空间也成为举办非物质遗产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激发社区活力。因此,厦港地区民俗活动空间具备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是其触媒更新的重要内在推动力。
四、需求定位:厦港片区民俗活动空间演变趋势
为确保选取的触媒元素能积极的促进空间反应,需要引进新元素,明确所选控制点的新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厦港居民对民俗活动空间需求的变化以及真实意愿(图2),实现社区居民需求与空间功能潜力的有效链接。
(一)民俗活动空间使用人群变化
厦港原住民以疍民为主,他们是厦港最早的居住者和开拓者。随着渔业的衰退,厦港由生产性向生活性过渡,部分居民外迁。常住人口不再是本地渔民,而是新一代的城市移民——知识青年、商人、艺术家群体等,民俗活动空间使用人群也随之发生变化。民俗活动空间所承载的社会职责越来越强,社区邻里互动交流性需要增加,空间更强调外地人日常使用的公共开放性以及适老化设计。
(二)民俗活动空间功能的转化
随着社区常住人口的变化,厦港的民俗活动空间的文化仪式功能首先被弱化,空间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愈发明显。当前,厦港民俗活动空间更多的承担了与社区的老人协会、文化协会等“联合办公”的功能,兼具社区议事、娱乐休闲等社区活动中心等作用。例如,在龙珠殿正殿新修的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主要是为了展览疍民们的风俗以及送王船活动。
五、空间活化:厦港片区民俗活动空间现代转型策略
按照触媒更新的步骤,在完成空间识别和需求定位之后,进行空间活化设计。空间活化的路径与策略会影响空间的活力。根据调研分析,本文从功能转型、空间引导和管理运营三个方面对厦港片区的民俗活动空间进行更新设计,达到以民俗活动空间作为触媒元素激活城中村活力的目的。
(一)功能转型
社区公共空间只有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在厦港片区,城中村中的混合居住模式使民俗活动空间的使用人群不仅仅是于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原住民,功能也不局限为婚丧喜庆,民俗活动空间还应该拓展出与当今社区生活紧密联系的新功能。兼顾其传统建筑特征,并综合居民、社区等多方面的利益需求,例如可以在民俗活动空间中加入社区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植入新功能作为触媒更新的新元素,对民俗活动空间的发展进行合理引导,有助于更好发挥其社会价值。
(二)空间引导
首先,民俗活动空间承载了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形成典型的场所记忆。以场所精神的角度而言,其并没有明确的实际范围,因此场所记忆与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选取重要的元素结合人们日常行为路线,设置进入空间的起点、发展、高潮的节点,以叙事化手法创造空间特有的仪式感。结合厦港一些特色民俗,设计出能够引起社区居民回忆,产生共鸣的场所空间,重塑场所精神,激发更深层次的触媒效应。其次,在新功能置入的同时可以借助自然环境,厦港作为一个滨水社区,有较好的自然景观,可以将水景与民俗活动空间结合起来,设计生态化的社区公共空间。最后,厦港的民俗活动空间大部分属于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外部形象要尽量保持原有风格,并与周边建筑风格一致。这些传统建筑的外部形象由于极具代表性,是厦港的名片,不但可以引发社区居民对厦港片区历史文脉的记忆,提升城中村活力,还能够吸引外来资源,激发触媒效应。
(三)管理完善
触媒是一个不断裂变的递进式的反应过程,在确定触媒元素和更新路径之后,后续触媒效应的维持还需要人为的引导。例如鼓励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创产业的开发,辅助协调组织相关文化民俗活动的开展等。搭建文化发展平台,推动触媒式更新效应的持续发展。通过城中村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外界的关注,并积极鼓励外来人员参与进来,塑造城中村活力和文化意象,增进社区凝聚力。
六、结语
本文以解决“存量优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为出发点,城中村民俗活动空间利用率低、功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为研究起点,基于“城市触媒”理论构建民俗活动空间的更新活化模式。以厦门市厦港片区为例,从空间识别、需求定位、空间活化三个环节进行应用。通过实践调研发现,民俗活动空间作为触媒元素为城中村更新改造提供优于其他传统、笼统的城市更新策略,并且民俗活动空间可以形成与居民、社区都产生积极互动的良性机制,为“存量优化”时期,城中村更新提供了人地和谐共进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榆浛,叶瑜,陈美秀,等.城乡社区闲置微空间的活化利用模式研究——以汕头港美社区为例[J].中外建筑,2023(11).
[3]陈复授.厦门疍民习俗[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3.
[4]尤舒蓉.门牌视野下的旧城空间形态演变解读[D].泉州:华侨大学,2015.
作者简介:毛琛(1983—),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室内设计。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