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传承与活化策略

2024-12-03 00:00陈建兵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7期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身份。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生存土壤和社会功能。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有责任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和活化这些文化遗产。这不仅涉及对物质遗产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博物馆需要开发创新的展示和宣传方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吸引现代观众,激发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本文首先概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最后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传承与活化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7—256—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是人们有意义的生产、生活或艺术活动,这种活动的载体是人,物质产品只是人类活动的部分成果或结果,可以成为量度活动价值的标尺和记录,记录的内容越丰富,越彰显这种活动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基石,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技艺、口头文学与仪式等多元形式。这些遗产不仅是历史的镜子,更是现代文化认同与连贯性的支柱。随着全球一体化与现代化的推进,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关键的文化保存与传播平台,肩负起保护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通过展示、文化活动及社区互动等形式,博物馆能够有效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称为“无形文化遗产”,指的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不仅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还对维护社会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起着关键作用。这类遗产涵盖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间信俗、传统技艺,以及与自然与宇宙相关知识与实践等多种形式。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伴随全球化的推进,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的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愈发重视对其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鼓励各国实施措施,以保护并传承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

(一)传承与展示平台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收藏历史遗物的场所,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博物馆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古典音乐、民族舞蹈等,呈现在公众面前。这些展览通常融合了丰富的视觉元素与多媒体技术,使参观者能从多维度全面领略这些遗产的独特魅力与深层含义。博物馆亦会定期更新展览内容,引入临时展览及特别项目,以维持展览的新颖性与吸引力。文化活动是博物馆传承功能的关键部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为专家与公众搭建了一个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平台。同时,博物馆积极参与社区、乡村合作项目,与地方基层联合举办节日庆典、工艺展示和民俗表演等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生活中,增强社区的文化凝聚力。

(二)教育与普及基地

博物馆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功能远不止于学术知识的补充,更是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平台。通过精心策划的互动性展示和实践活动,如模拟考古发掘过程、参与传统手工艺创作、欣赏民族音乐演奏等,博物馆能够让参观者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公众的文化修养,还能激发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1]。为了广泛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博物馆积极开发了多种教育资源和工具,如图书、指南、在线课程及互动软件等,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受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与探索。此外,博物馆还与教育机构紧密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学校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确保年轻一代从小就接触并认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而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三)研究与学术交流中心

博物馆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研究重地,为学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宝库。在这里,研究者能够充分挖掘馆藏资源的深度潜力,深入探究非遗的历史脉络、演变历程及其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珍贵文物的深入研究,研究者能更全面地理解非遗的起源、发展轨迹,以及在现代社会的角色与影响力。同时,博物馆也是学术思想碰撞的平台,通过举办研讨会、学术论坛等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专家间的沟通与合作。这些活动不仅为学者搭建了分享科研成果、交换学术见解、构建合作网络的桥梁,还提供了相互启发、共同成长的机会。在这一平台上,学者们携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四)保护与活化实践场所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担当重要角色,通过科学手段与合理策略确保其得以有效保存与传承。为实现这一目标,博物馆实施了多项举措,包括定期维护、修复受损文物以及制定全面的保护计划,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受损害[2]。同时,博物馆致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探索其在当代社会的新应用与表现形式。借助创新的展示手法与技术手段,博物馆将这些文化遗产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使其易于理解与欣赏。此外,博物馆还积极开展与社区、学校等的合作项目,举办各种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传承与弘扬。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传承与活化策略

(一)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展览

博物馆,作为承载与传递文化的重要殿堂,肩负着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为了更有效地向公众呈现与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有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应从自身专业的角度来建立专业的博物馆进行常态化博物展览,特别是可以在具有较具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活动利用传统古民居建立专业的特色博物馆,同时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丰富当地乡村旅游项目和夯实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公共博物馆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设区域,采用多元化的展示手法,通过陈列与非遗相关的器具遗存、图文史料、艺术作品及相关文创产品,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其历史底蕴与精湛的工艺表现,凸显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公共博物馆可以开辟非遗专区,通过纪录片或短片,讲述非遗故事,演示其制作技艺,并揭示传承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状态,以此深化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同。互动体验区能够有效吸引游客参与学习,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观赏演示,还能亲身体验制作简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这样的互动式学习能显著提升游客的沉浸感,并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同。为此,可设置如香道体验、陶艺创作、曲艺表演、民间绘画等互动体验活动,引导游客在专业指导下亲手实践,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使体验区更具活力与趣味性,博物馆应定期组织相关活动与工作坊。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莅临博物馆现场演示,与游客互动交流,分享其知识与经验。此举不仅能提高游客的参与热情,还能为传承人赢得更多关注与支持,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核心平台,肩负着向大众传播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重任。为了高效达成此目标,博物馆应周期性地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多样且丰富,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首先,博物馆可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及培训班等教育活动。此类活动多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的专家或传承人主讲,凭借深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为参与者提供通俗易懂的解析与指导。比如,讲座可聚焦于某个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解析其历史渊源、技艺特色及其文化意义;研讨会则可集合行业资深学者,共同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育与进展议题,以推动学术对话与观念交锋;而培训课程则侧重实操训练,通过一对一指导,使学员亲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外,博物馆亦应积极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乡村社区的行动。此举措旨在拓宽非遗传播的覆盖面,特别针对青少年及基层居民群体[4]。在校园层面,博物馆可与教育机构合作,将非遗知识融入教学内容,或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博物馆、参与互动体验,以此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敬畏感。在乡村社区层面,博物馆则可通过展览、表演、工作坊等多样化活动,使街坊居民能近距离领略非遗之美,从而加深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

(三)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

为了更高效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应积极寻求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通过构建稳定的合作框架,双方携手共进,旨在共同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全,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世代传承。博物馆可通过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以讲座、现场表演与技艺展示的形式,为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使其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此类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兴趣,还能通过实例,如传统手工艺展览中,安排传承人现场创作,展现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5]。另一方面,博物馆为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交流心得、接受培训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传承人的技艺水平,还能助其构建广泛的社会网络,增强个人及所代表文化的影响力。为此,博物馆可举办研讨会、工作坊与培训班,邀请跨领域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技术创新及市场趋势,使传承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与发展。

(四)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技术在非物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领域正日益凸显其关键性角色。各类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可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如三维扫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实现非物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使之更加通俗易懂且清晰明了。一是数字化记录与保存:借助三维扫描技术,能以高精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实体、艺术品及建筑构建三维模型,确保其尺寸与形态的精准再现。此类数字化存档不仅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参照,亦在实体物件遭受损害或消失后,提供了关键的修复线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艺术与传统工艺等无形文化资产,可通过高清视频摄录与音频采集等手段,全面记录技艺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其完整传承[6]。二是文化内涵的数字化解读:数字化技术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借助构建数据库,各类资料得以系统化分类、有序整理并精准标记,这极大地便利了研究者对信息的查找与解析,进而深入掌握非遗的历史脉络、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从庞大的数字化资源中提炼出关键模式与趋势,为非遗的保护与延续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三是互动体验与传播:数字化技术显著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能。借助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观众得以在虚拟环境中亲历非遗的魅力,仿佛置身于历史悠久的村落,目睹传统节日的庆典盛况,甚至亲手体验古老手工艺的奥秘。这种浸入式体验激发了公众的兴趣与情感共振,使非遗以鲜活、立体的方式展现在众人眼前。更进一步,通过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广泛覆盖,这些数字化内容轻而易举地触及全球各地,让更多人得以认识并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借力现代科技与创新展示方式,博物馆能够高效地向公众展现非遗,提升其魅力与价值。此外,博物馆应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与体验兴趣,以推动非遗的普及与持续发展。唯有如此,非遗方能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与繁荣,成为连接多元文化与代际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刘丹,王雯艳,黄子坚.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创新研究——以夏布为例[J].天工,2023(24).

[2]黄晓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客家文博,2023(2).

[3]李海琪.浅谈工艺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区别展示[J].艺术教育,2023(6).

[4]许晴,陈亚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展示方式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9).

[5]王婉琪.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的旅游应用——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8).

[6]朱文强,徐子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类博物馆中的展示设计探析——以南京云锦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