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劳赫绘画中场景构造的艺术

2024-12-03 00:00刘牡丹
美与时代·下 2024年10期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绘画中的场景艺术”展开,以尼奥·劳赫绘画中的场景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代画家尼奥·劳赫具有场景特征的绘画艺术,研究尼奥·劳赫画面中组合场景创造出的新视觉效果,解读不同场景带来的艺术效果,例如构成性、真实性、神秘性、艺术性,使之具有深刻的意义。其次探讨尼奥·劳赫绘画语言与场景之间的本质关系,彰显场景多样性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尼奥·劳赫;绘画;油画语言;场景;形式内涵

一、绘画艺术中的场景概述

现实社会中,场景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连,每个人的视觉感受需要与整个社会的审美基础相适应,而无处不在的场景蕴藏着庞大的信息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场景是绘画特定的空间环境和叙事的基础载体,多元化场景也给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不同场景的呈现,油画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总能找到一个切入点。绘画场景可以是真实存在的空间环境,也可以是虚拟的空间环境。实景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居住的场所以及其中的物品,这些场景的存在与生活有很强的联系性,具有生活气息,真实存在的物体一般具有明显的构造基础,艺术家面对实景描绘起来需要遵守事物的合理性;而绘画大部分是将虚拟的景象通过绘画语言来进行体现,或者是虚幻的背景,或者是模糊的色域,像人的梦境,亦真亦假,艺术家描绘起来可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较大。当代绘画中“虚幻场景”的视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着独特的绘画趣味,能反映出个性心理因素等。其视觉效果也具有多样性,如内容的塑造、场景氛围的烘托等。生活中的场景是多样的,但绘画艺术创作要有选择性地针对场景组合进行创作,不同场景的介入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颖的创作手法和多元的风格表现。艺术家通过对生活中具有场景特征的画面进行观察,深入了解,并且结合以往的场景融合历史,从而阐述绘画场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一步表现场景的流动性和处在当中人物的一种情绪变化,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寻求特殊的艺术语言。面对后工业时代的现实,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交织,人们的生存理念和空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艺术作品中场景的构建引导人们对文化进行感知和适应,激发文化的社会价值。艺术正是在这样的新“场景”下得以发展,伴随着文化背景的巨大转换,依赖现代传媒制造的流行图像与符号获取画面中的艺术形象,油画艺术家在赋予油画以更新的含义时,已经建立了全新的图像修辞学。今天的艺术家对于作品场景的审视与观察不会只是单一地表现场景,而是将社会形态渗透到场景中,因此场景同样具有感知与认知功能[1]。

二、尼奥·劳赫绘画中表现性场景安排

尼奥·劳赫的绘画中,变形是他画面几何形的一部分,在他作品中形象的几何化处理和变形与几何化场景的安排是常见的画面图像。尼奥·劳赫一般以规则的几何形将其作品分为多个画面并置一起,或者在同一画面中,分为若干个图像来构成作品的多幕画面。多幕形式在其作品中既是画面结构的承载者,也是时间的承载者,这种多幕结构对画面起到含义补充、暗示和隐喻作用。如《Zustrom》,从构图上看,前景人物到远景似乎符合传统透视原则,但仔细看人物与房子之间的比例关系,打破事物原有的结构空间,画面中重复的物象、一些笨拙僵硬的笔触和黑色边缘线的使用,打破画面和谐氛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平面色块分割的天空、浮在画面中字母等因素打破常规的视觉审美,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画面中自由搭配的色彩和不规范的笔触运用十分自由[2]。尼奥·劳赫对于室内场景的刻画,有许多抽象变形的元素,让人很难确定作品主题。画家笔下的工人、公民、士兵等各种人物形象以一种“混乱”的状态分布在画面的各个角落,使画面看起来就像一台丰富的“舞台剧”。画家喜欢在虚构的环境中运用人物、动物,以及混合形式的怪诞肖像组成画面。尼奥·劳赫的绘画利用单幅绘画空间的有限性来构造叙事,但是所呈现的方式并不一致。首先在他的画面中不存在完整的逻辑图像,而是在空间中加入多场景并置,画面中场景存在“独立”的绘画空间呈现方式,宛如人间闹剧拼凑在一起,情节与情节之间并无太大联系,绘画空间被分为两个场景,即经过简化的归纳形体和将客观物体分解后的解构形体。古典的隐喻和现代的显性在他画面中都有运用。色块分割、分解与重塑客观描绘对象、画面秩序感的营造都是他画面的组成部分,这些都使传统绘画中清晰的画面逻辑变得更加模糊,使作品具备了更加深刻的心理深度以及针对受众群体更复杂的解读,这些剧场化的视觉效果为欧洲当代具象绘画形式在语言上的突破提供了新的启发。

三、尼奥·劳赫绘画中的场景构造

“图像叙述”更多强调以图像的方式来将“叙事”所需的时间与空间的逻辑进行交代。尼奥·劳赫的绘画空间中,分布着复杂的空间组合,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对传统叙事性绘画空间的处理以及对现代绘画“平面”空间的组合。之所以采用多样化的画面空间是为了构成图像表达所需的“时间连线”。在大部分绘画中,通过两种不同空间处理方式形成丰富复杂的画面叙事,他的画面使用不同时间运动手段来表现时间的推移,用“多幕”的方法来表现同一主题中多个场景。场景中具体物象是情感传达的重要载体之一,呈现的方式并不一致,绘画空间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对于画面空间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时间深度”。绘画作品中场景之间的彼此独立使画面情节呈现碎片化,画面中图像与图像之间通过堆叠、拼贴等手法,再用抽象符号和整体大色块绘制画面形成一种碎片化的视觉效果。在他的画面中,不存在完整的逻辑图像而是在共时空间中加入多场景的并置。同时画面中的场景也存在“独立”的绘画空间呈现方式,采用不同时空中人物与人物之间并置,将激烈、戏剧性的一幕放置在画面前方。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他的画面中多个场景在同一空间进行并置且场景变化越来越多元化,由单个场景或多个场景组成,也有内景外景交叠转化构造出丰富且不同氛围的场景拼凑的情节,情节之间无太大联系。场景构造运动变化伴随着多时空交错重叠,场景中塑造多维空间呈现,混合画面中呈现出重叠、复杂多变、奇异的景观,表现出复杂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梦幻景象。他的油画场景可以清晰地表现出较为独立和不太完整的叙事情节,推动各不相同的画面内容的发展,借助图像互相“并置”完成对多个视点的转述[3]。“新莱比锡画派”尼奥·劳赫具有扎实的基础技艺,将绘画方式衍变为充满艺术反叛意识和精神的表现形式,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把观者带入既清楚又模糊的历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汉斯-雷曼《后戏剧剧场》一书中,这种后戏剧摒弃那种统一的、封闭性的接受形式,代之以一种开放性的、碎片式的感知,而这似乎戏仿着日常现实经验的混乱。一些“后生代”艺术家更多是从“虚拟性”入手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这使他们能够在各自设立的主观框架中充分突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进而切入现实的本质,出现在“后生代”画家的作画过程中。艺术家不再对物象进行客观描绘,强调主观感受,重视主观个性和美术中形的观念,注重形式的表现力,主观处理的画面场景承载了艺术家对画面的理解。场景更偏向多种组合场景交替呈现,画面形成节奏感,场景变化叠加,此时的场景是为了表现当时画家所要传达的情绪。劳赫画面中场景的特殊处理也开始让环境的野性更加突出,与以往的传统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开始追求纯形式美,场景中的实景和虚景相互交替。同时艺术家开始挖掘潜意识境界的一种执拗的思维方式,这个时候的场景变成一种拼凑、荒诞的心理幻境。后戏剧剧场的修辞,如非连续性、拼贴、蒙太奇、叙事垮塌、语言平面、仪式与意义的取消策略,在尼奥·劳赫这位当代具象表现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广泛应用。他的作品打破了宏大叙事,画面结构发生根本动摇,叙事不重要,一切又回到画面自身的言说。

四、场景在绘画艺术中的意义

在这个艺术国际化社会,创作环境和艺术语言都已经融入多元化当中,自由艺术创作者能更好地释放内心激情,它超越了形式、心理、观念和情感。具象与抽象艺术在当代艺术家眼里不仅是画面上的一个符号,更是一个艺术语言中某个心理的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百花齐放多元融合的艺术形式。尽管在表现手法上还有些传统,但作品仍能充分体现出当代艺术家的思想与前卫的观念,其艺术作品能够强烈直观地表达出对生活彷徨、孤寂、痛苦、落寞的感受情景,更深层地体现出艺术理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刻意追求清晰或准确的造型技巧和色彩表现力,而是通过更多感性的方式激发其作品的创作动力和灵感,加以表达绘画情绪。

在当代绘画所持有的场景中,最大的特点是将更多的关注点通过这些象征性场景元素,为画面表现解析出丰富且难以绘制的心理情绪。作为象征意义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场景的多元化与深度性探索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中的场景,需要人物作为主体去展开故事的发展。绘画艺术中的场景可以表现人类活动后留下的画面,为画面表现力的扩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空间。对于创作者来说,提高场景中各个元素的搭建能力,从表现创作过程中模仿自然、强调外表真实的外部空间转移到以揭露事物内在运动为主的意识空间,与传统叙事绘画具有强烈的区别。在当代绘画的场景探索中,艺术家以“平面化”塑造绘画艺术中的空间,通过事物的形状、体积、线条的比例长短构建画面存在的组织结构并营造与传统绘画相似的“空间深度”幻觉,场景空间在画面上交互作用。当代绘画很多都采用图式空间,给人们传达一种新空间观念。今天的艺术家对于作品中场景的审视与观察,不会单一地表现场景,而是将社会形态及其概念渗透入场景中[4]。艺术家表达自己梦中的场景或自己虚构的幻境是非常普遍的艺术语言方式,主观意识的营造,契合当下的时代特性与人文特性。留下了历史痕迹,这些痕迹承载了关于个人与群体的轨迹,无论是具有故事性情节的绘画作品还是抽离其中的片段式画面,其所展现的场景元素都有其重要的存在意义,并为故事的发展提供指向性线索,客观再现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情感活动,试图唤起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记忆,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场景包含自然特征及人文意义,这些都是艺术家惯用的主题。艺术家审视并表达场景中包含的社会、政治、文化、哲学和心理情绪等不同层面的信息,而时间与空间在艺术作品中通常通过场景的塑造表现得以存在,时间和空间构造了场景[5]。场景的意义也可能来自发生在场景中的事件,当事件发生在特定的场景时,其历史意义会与这个场景产生必然联系,如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柏林墙成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的场景标志。尼奥·劳赫的作品既能植根于国家历史和文化,又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它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是将具象与抽象的表现形式有意地构造出来的绘画方式,打破了传统绘画日常时间与空间的描述,不受既定传统绘画概念的约束,也不被新潮流艺术动摇。他的作品深受德国新表现主义潮流的影响,尤其是在追求自由、打破传统方面,将艺术创造与德意志内省、严谨的文化精神相联系,使画面具有一种隐喻性和暗讽意味。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中设置特定场景时,往往凭借自己记忆中以空间为线索的时空氛围。今天的艺术家对于作品中场景的审视与观察不只是单一的表现场景,场景的功能性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艺术创作者在场景的设置中将时间、空间的有关信息传达给艺术作品欣赏者,基于真实和虚拟场景的艺术表现,通过场景的描绘表现虚幻的视觉效果,这要求对场景的描绘要符合虚幻的条件。“虚幻场景”在当代绘画的发展反映出艺术家对绘画场景意识和场景表现能力以及场景创造力的不断增强。与场景迁移变动主题相关的作品也往往是融合性的,是文化背景与观念混合或并置在作品中呈现,也是精神和语言上的艺术形态。社会发展赋予场景有关个体、社会群体的记忆、历史及其符号意义,由此场景也就具有了对社会的象征、隐喻意义。

五、结语

图像作为绘画内容的表现是架上绘画重要的组成元素。一个时代的制度、文化生态、经济状况往往具体体现在这个时代所见的图像当中。德国艺术家尼奥·劳赫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当中,他对艺术具有敏锐判断力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运用多年来的绘画经验,突破了架上绘画的局限性,对图像与绘画的关系做出了多元化的阐释与解读,在他的画面场景中以非线性,多维的叙事方式将东德人内心的记忆加以呈现,画面十分具有当代性和形式感,在继承和尊重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新媒体艺术多种绘画元素合作的结果。而从尼奥·劳赫的艺术作品当中让我看到了绘画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与它的不可代替性。

参考文献:

[1]张梦秋.“虚幻场景”在当代油画中的视觉表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龚艺.尼奥·劳赫图像叙事中的绘画空间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3]王洋.尼奥·劳赫与蒂姆·艾特绘画空间的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9.

[4]夏炎.审视当代艺术中的场景[J].四川戏剧,2014(10):48-50.

[5]查常平.当代艺术的场所、场域、场景[J].艺术广角,2020(6):58-62.

作者简介:刘牡丹,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