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青年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地

2024-11-29 00:00:00朱倩霆
党史文苑 2024年11期

五四风雷如一道闪电击中中华大地,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青年毛泽东两次只身奔赴运动的中心——北京。第一次,他于1918年8月19日启程,由于母亲病重,于1919年3月12日返回湖南,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筹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相关事宜。随后,在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之间,他再次来到北京,此次是为了率领湖南的“驱张请愿团”展开行动。毛泽东将这个时期自己的思想描述为多种主义的观念大杂,但又明确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 北京大学是青年毛泽东在北京时绕不开的“根据地”,也是他逐步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启蒙地”。

毛泽东并非一开始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青年时期经历了一个从非马克思主义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五四运动前后,他两次前往北京并短暂居住,在其师杨昌济的引荐下,谋求了一份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当时的北京大学正是人才汇聚、学术包容、思想开放的昌盛时期,毛泽东因此有机会阅读大量的进步书刊,同时参加了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会等学术社团,接触了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生导师,结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朋友。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为毛泽东今后能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并最终选择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打下重要基础, 这一经历成为他人生道路上关键的一步,甚至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毛泽东接触马克思主义的起点

1918年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毛泽东,当时最要紧的就是安身立命。此时正值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筹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已于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立即传信告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对此事十分热衷的蔡和森于6月25日先行抵京,并在杨昌济的引荐下,见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与其接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事宜。随后,蔡和森认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大有前途,随即多次写信给毛泽东,催其来京,譬如“你的事我已经直接详细地同杨老师讲了,老师他十分期盼你能来北京大学”, 又如“对于现在情形,杨老师自然是希望你来,每天可以学习英语日语” “只要你决意要来,来了就能安定下来,安定下来就能长久,那么我之前所顾虑的种种事情都不成什么问题”。

于是毛泽东只身前往北京,他曾回忆那时北京的“拮据”生活:“自己向朋友借了钱来到北京,在北京生活本身开销又大,因而不得不马上找份工作。”在李大钊的安排下,毛泽东担任图书馆助理员一职,月薪八块钱,工作地点在北大红楼第三十一号室,工作日常便是负责登记、借阅和管理15种中外文报纸以及打扫卫生等。毛泽东自小就喜爱阅读,在这里他可以借阅很多书籍,平时还可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交流洽谈。北大图书馆的半年工作时光,为毛泽东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毛泽东向斯诺回忆这段工作时说,自己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

二、北京大学学术社团:毛泽东在学术思想碰撞中前行

自1917年起,北大新任校长蔡元培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中提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蔡元培执掌北大的时期,北大学术氛围浓厚,他大力支持教师与学生开展各类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变成了北大的一种潮流。在北京大学期间,毛泽东以图书馆助理的身份参与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平民讲演团,并加入了以李大钊为主要发起人的少年中国学会。

(一)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9年2月19日,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改组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的宗旨也调整为“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报业教育之发端”,毛泽东积极参加并成为第一届学员。

研究会由文科教授徐宝璜与著名报人邵飘萍分别担任主任导师和兼任导师,每周讲授两次新闻学课程,分别是新闻学原理和办报经验。邵飘萍深得蔡元培校长赞赏,被聘为北大教授,同时也是《京报》的社长。毛泽东在研究会听邵老师讲授《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后多次上门拜访,并得到他在经济上的接济。到1919年10月16日,为期半年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使毛泽东在新闻学领域突飞猛进,甚至催生了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志向。1936年7月,毛泽东与斯诺回忆学习新闻学,当提到授课的新闻学讲师时,他特别提起了邵飘萍,评价其为自由主义者,兼具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大家,而且在新闻学方面对他的帮助特别大。

(二)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

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是由胡适等人于1919年1月25日成立的哲学研究组织。毛泽东在研究会的授课中,聆听了北京大学多位著名哲学教授的讲座。毛泽东对哲学的热爱始于他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那时的他用一年时间通读德文原著《伦理学原理》并做了大量笔记,展现了他对哲学的极大兴趣。而在哲学研究会的学习更让他在广袤的哲学海洋中收获了自我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区分和鉴别各类思想学说,这也为其今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革命创造了前提。

毛泽东这段哲学研究会的经历,让他对哲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其回到湖南创办的自修大学中,也如同北大一样创办了哲学研究会,同时也开设了哲学课,学校的图书馆也采购了大批哲学著作。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哲学的研究甚至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在斯诺的记述中,毛泽东为了研究几本哲学新书,一连三四夜都忘我地研究,对于其他的事几乎是不管不顾,就连与其相聊甚欢的斯诺,都没能在这几天上门拜访。

(三)北京大学平民讲演团

1919年3月7日,在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以北大校役夜班为班底,一个致力于平民教育的社团组织应运而生,并在北大校长办公室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在京期间,毛泽东也积极加入了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讲演团的成员们不辞辛劳,在北京城四处奔波,无论是街头巷尾,抑或是繁华市区,他们都积极向工人和农民讲授科学文化知识,宣扬爱国思想,致力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和国家意识。1918年到1919年,毛泽东曾与邓中夏两次到长辛店,一次是为了解赴法预备班学员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另一次是对长辛店机车车辆厂作社会调查,了解工人阶级状况,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长辛店也因此由“工人之窟”成为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毛泽东在参与平民讲演团的过程中,实地接触了工人和农民,考察了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这也为他日后坚定为无产阶级奋斗和发动工农群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加入了由李大钊等人在1920年1月组建的少年中国学会。虽然后期毛泽东并未在北京,但作为湖南会员,毛泽东也与该学会保持联系。由于学会会员成分复杂,组织内部涣散,且思想极不统一,左翼青年以李大钊为核心,毛泽东和邓中夏均属此翼,他们与右翼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到了1925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第六届年会作出了改组学会的决议。此时身在广州的毛泽东在学会给全体会员的《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上,“对于目前内忧外患交迫的中国究竟抱何种主义”一栏中坚定且鲜明地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由此可见,此时的毛泽东已是一名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这个转变的开始,还要回到1920年他在北京的那个夏季。

三、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毛泽东逐步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3月31日,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大学生经历了长期的秘密筹备,成立了我国最早研究和宣扬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会成立之后得到校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拨出西斋宿舍中两间宽敞的房子,作为该学会的活动场所。会员们都称其为“亢慕义斋”,“亢慕义”是“共产主义小室”的德文译音。“亢慕义斋”不仅是图书室还是翻译室,兼学会办公室,承载着党支部、青年团和其他革命团体的活动。“亢慕义斋虽人数极少,社团成立之初仅有19人,却承担了德文、英文、法文三个语种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文献翻译工作。

虽然“亢慕义斋”这个“共产主义小室”正值蓬勃发展之时,但此时的青年毛泽东并未与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产生关联,他对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仍抱有兴趣。早在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写给周世钊的信中说道自己对于种种主义、学说都还没有得到比较明了的概念。此时他的思想还处于量变阶段,但已接近质变的临界点了,在1920年夏,他就实现了这种转变。毛泽东在多年后这样提到,在第二次赴京期间,他搜集了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其中有三本对于他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极大、印象极深,分别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阶级争斗》(考茨基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其中《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就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翻译的,其余两本的中文译本也均被“亢慕义斋”收藏在内。青年毛泽东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其信仰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毛泽东认为自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已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他这种“去本着主义作实际的运动”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开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1918年至1920年的两次进京,毛泽东逐步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救国、救民的宏伟志向也从此扎根于心。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很大,毛泽东积极参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并深受启发,他回到湖南后就创办了《湘江评论》,而且对新闻媒体保持着终身关注。他经常写文章,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新闻工作和舆论工作,对新华社等报社发表的文章作了大量批示。追根究源,这与他在北大期间接受的新闻学培训有着密切联系。毛泽东少年时就具备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功底,当时北大哲学研究会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处在建构中国本土化古代哲学体系过程中,参与北大哲学研究会的活动,也为其后来创作一系列重要的哲学著作奠定基础。在参与平民讲演团的过程中,毛泽东深入民众,这段经历不仅使他深刻了解工农群众的需求和期望,而且激发了他号召并动员工农群众投身革命斗争的热情和决心。这种与工农群众的紧密联系,成为他日后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北京大学是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探索地、成熟地,也许他那时从未想过还会再次来到北京,但北大如同一座桥梁般飞跨于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坚如磐石,引导着他拨开思想迷雾,用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带领中国奔赴那条光明的道路。

(作者系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