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的场合要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他强调:“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课程。因此,高职院校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特别是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新时代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指的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大国工匠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在这个重要时刻,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渴求更加迫切。这就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职业道德,因此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遵循,更有助于打通职业教育对接国家培养技能人才战略的通道。通过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道德观,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自觉地把自己的未来发展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二)为高职院校实现德技并修目标的需要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保驾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德技并修,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对学生专业技能提出了要求,对学生道德品质也有明确的规定。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迈入社会前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为未来就业储备知识、锻炼技能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工匠精神的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学校中进行专业实训,更有利于他们未来进入社会顺利就业。
(三)为学生个人成长成才提供新航向的需要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特点。第一,因为升学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了学生文化素养差异较大,如对口升学、职教高考或高职单招、五年一贯制、“3+2高职”、普通高考等。这就意味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第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倾向于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薄弱。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对职业的追求体现在方方面面,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为他们未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这就要求企业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中强调劳动者对技术的打磨,对产品的高要求,这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很大一部分要进入企业工作,在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更高超的技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弘扬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追求,能够培养他们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养成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现代企业不仅要求员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职业道德。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同时在实训中自觉弘扬工匠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把工匠精神贯彻在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2024年4月,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在读学生、毕业学生,在“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研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包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思政课教学中是否融入工匠精神以及如何融入工匠精神等内容。该学院发放问卷5000份,涉及调查专业大类有机电专业、艺术专业、外语专业等,回收有效问卷3839份,其中男生占比60%,女生占比40%,大一新生占比80%。从问卷结果来看,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手段单一
在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调查中发现,45%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可以有效帮助他们理解工匠精神,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55%的学生认为不感兴趣、不明白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并没有很好地融入思政课。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沿袭思政课传统的讲授法,集中于课堂讲授,语言枯燥、形式单一、案例老旧,学生兴趣不高。
(二)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笼统
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过于笼统。教师没有很好地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没有深入思考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工匠精神可以融合的部分。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社会主义道德这一章节中恪守职业道德的内容可以和工匠精神深度结合,但部分老师只是简单讲授工匠精神的内涵,没有进行二者的链接,讲授内容过于空洞。
(三)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契合度低
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专业契合度低。部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味采用教育部统编课件,没有进行一丝一毫的改动和新增,导致讲授缺少针对性,不能很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工匠精神和专业融合不尽如人意。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使得工匠精神可以较好地融入学生所学专业,有大量的榜样人物、杰出人物可以融入教学,但教学中并未体现。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讲授中国精神这一章节,只是把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理论性概念进行讲授,未过多解释,更未能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三、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从打造“三堂融合”的思政课入手,构建“四化一体”立体化课堂,提出解决方案。
(一)打造“三堂融合”沉浸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守好主阵地课堂,种好责任田。所谓主阵地课堂,就是传统的教师理论讲授的课堂,在理论课堂要做到虽然教学方式传统,但教学内容创新。要进行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设计,明确每一个章节融什么、怎么融。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通过集体备课,在每一章节挖掘最新案例、本市案例、本专业案例,从时间、地域、相关程度三个方面拉近与学生距离,精细打磨每一章节可以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工匠精神内涵、重要性、培养路径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先进人物精神,做到学生感兴趣、能理解、乐实践的教学效果,种好主阵地课堂的责任田。
创新翻转式课堂,翻转不翻车。针对教学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可以设置翻转式课堂。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把功夫放在课下,把成果放在课堂展示,进行课堂上的研讨。教师在进行翻转式课堂教学时,布置的小组作业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在课堂上进行点评,点评要赋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白工匠精神的内涵、重要性等问题。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讲授中国精神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挖掘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学习所挖掘案例人物的工匠精神,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打造移动式课堂,沉浸式体验。除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还可以打造行走着、体验着、思考着、践行着的移动式思政课堂。让思政课堂育人元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超星学习通等移动客户端设备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还可以运用到课下,通过阅读教师推荐书籍、移动客户端上传资料和章节内容等形式打造移动式课堂。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将精选的工匠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移动课堂的形式供学生阅读和学习,打造沉浸式体验。
(二)构建“四化一体”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构建理论教学专题化、考核方式过程化、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建设信息化的“四化一体”立体化思政课堂。第一,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重构,结合教育部统发课件,创新形式进行专题化教学。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纸质化、形式化的考核方式,摒弃传统的理论知识的硬性考核,把考核的方式放在过程中,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考核方式。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除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外,还应着重强调平时成绩,包括日常表现、实践活动等。第三,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特性,采用项目化学习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效果好的实践教学要形成品牌,通过一届又一届的传承,打造王牌活动,打造实践教学的知名度。第四,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在课程建设中进行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即在课程中引入信息化理念、手段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灵活、快速便捷等显著特点,将其覆盖学习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信息化水平,打造信息化思政课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N].人民日报,2019-09-24(01).
[2]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0(12):4-7.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4]《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 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基金项目】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编号:23JYJG12)。
(作者系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