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党章中又使用“铸牢”一词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对做好民族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使命,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主旋律,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在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并不断加以完善。当前,党的民族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我们构筑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屏障,在这一思想屏障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认同度更高的命运共同体。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1.理论逻辑: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用以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思想的有关概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关于民族形成、民族平等以及全球性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等方面阐发了不少重要观点。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就已经出现。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聚焦民族问题的论述在《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文本中多有提及。19世纪5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出现了更多关于国家民族问题的阐述,例如他们对关于中国、印度、爱尔兰、波兰等国家民族问题的考察。19世纪70年代后,《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文本中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理论。苏俄时期,列宁和斯大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民族问题同样予以高度关注,在推动民族解放道路发展以及对历史遗留的复杂民族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制定了适应苏俄民族关系的民族纲领,强调民族团结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的头等大事,并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关注劳动者贫困现实境遇,他所撰写的文本中出现关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探索。尤其在1848年之后欧洲掀起的几次工人运动,促使他开始立足革命实践探索真正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最终,马克思聚焦“现实的人”寻求“人的解放”的追求,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这一构想,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真正共同体。20世纪初,列宁“两制关系”思想的提出同样蕴含对“命运与共”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2.历史逻辑:中华民族构筑多元一体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经历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发展过程,在各民族共同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深植于广袤的中华大地。
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发端于近代以来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平等已经有了基本认识,明确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前提下,强调在“多元”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无可辩驳的真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得到进一步巩固。
3.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民族工作经验的生动展现。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道路自党成立以来就不曾中断,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不同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保持高度关注,制定并不断完善符合我国民族工作实际的民族政策方针。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级矛盾与民族危机交织,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民族意识得到空前觉醒。正如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对民族关系的阐释:“允许蒙、藏、苗、瑶、彝、番等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时期存在的压迫和歧视的总根源慢慢被消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于1954年写入宪法并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邓小平强调,我们实现的是“各民族之间真正的平等”,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以缩小和消除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立足民族工作实际,在民族工作方面提出 “民族、宗教无小事”,明确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等民族团结思想,为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进民族凝聚力和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纽带愈发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用“石榴籽”比喻我国各族人民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得以正式形成,引领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的一件事。进入新时代,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立足“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将“家国情怀”“意识铸牢”同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达成思想共识、增强情感共鸣,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保障。
(一)有利于增进情感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内蒙古等地区时,不止一次强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思政课教学增进学生的情感认同,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深刻领悟和理解为前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之所以能够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一大关键原因就在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一系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的实施下,民族文化得到复兴与发展、民族之间关系更加亲密与融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不自觉地成为人民群众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情感。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凝聚共同价值追求,不断增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
(二)有利于强化思想引领,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行动自觉
思政课教学强调价值塑造的关键作用。当代青年在开放的条件下成长,也使青年学生不免接触到外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新鲜的事物、新颖的文化、新潮的价值观念等,如何运用好思政课教学开展正面教育,使其不易受到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错误价值观的侵蚀或影响,是当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的一大课题。为此,要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工作,就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作为素材融入教学内容,达到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融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同时关注实践层面的现实价值,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自觉,使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成为行动自觉。
(三)有利于深化教学内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思政课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中的必要环节,且不同课程涵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和分工有所不同。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方面,教材中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需要深度挖掘,发挥思政课育人导向的基本功能。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方面,思政课教师自身也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素养,当好“四个引路人”,从学理上讲清楚各民族如何共创中华文明、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真正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使大学生从理论认知到情感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在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善于挖掘民族团结故事的教学价值,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多种平台,全面提升思政课堂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一)在培养内容上,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嵌入课堂教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在现有高校思政课教材资源中多有涉及。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挖掘教材资源,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文化符号等内容,根据授课需要穿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内容、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途径。以部分思政课程内容为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时,可以突出讲授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形成“统一战线”,最终摆脱并改写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在讲授“社会主义改造”内容时,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根据国情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国民经济,讲清楚我们如何以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巩固新生政权。使教师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引领,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提高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
(二)在培养方法上,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自主探究性教学
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政课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但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只重视理论育人这一基本属性,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是否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通过自学、自控、自评、反思,收获自我发展。
开展思政课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多样化。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数据、说历史等方式,呈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任务、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地方实践,充分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变迁、对比今昔巨变,展开主题研讨、实践研学。同时,在研读民族发展相关资料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各抒己见、互相启迪,读懂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如何齐心协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从而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此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为思政课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机遇。高校可以通过打造院校官方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形式,及时推送国家相关政策新闻、相关主题“应知应会专栏”、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以及相关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等,定期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微演讲、创作微电影等主题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三)在培养形式上,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学形式
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统一,兼具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现阶段,从培养形式上着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是充分发挥思政课学科优势和引领作用的有效举措。
与理论讲授相比,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基本形式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理论教学内容“一课程一特色”,建成本门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践教学主题的实践教学库,在一学期的授课过程中选择实践教学库中某一项主题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制定具体实践方案,以此达到“引起共鸣”的教学目的。校园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以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情景表演、学术活动等方式,让师生共同参与,巩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识。社会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博物馆、相关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基因,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新时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2]毛泽东民族工作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
[3]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系武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