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给予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理论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斗争精神理论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全部精神文化的基础,其蕴含着独特的中华底蕴和中国智慧,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给予中华儿女无穷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儒家传统蕴含斗争精神的精髓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仁”为核心,形成完整的“五行”思想体系。斗争精神的精髓是要时刻坚定斗争意志,才能把握斗争的方向和主动权。《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表明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里,也要时刻保持斗争意识,提高抵御危机的能力。儒家传统中包含的斗争意志经历两千多年时间的沉淀,仍能给予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启示,告诫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不能因为短暂的安逸而迷失、不能因为暂时的成功而松懈、不能因为道路的艰辛而放弃,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松劲、不减力、不动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导权。
(二)兵家文化蕴含斗争精神的实质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家思想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其思想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战争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斗争精神的实质在于把握斗争策略、总结斗争经验进而掌握斗争规律。在《谋攻》中包含着斗争谋略的上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充分利用民心、天时、地利、制度以及有道德有谋略的将领,统筹斗争的整体规划,观大势、谋全局,达到不战而胜的结果。从古代劳动人民与皇权的斗争,到中国共产党人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无不体现着兵家文化中的斗争哲学和智慧。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需认识到矛盾和斗争无时不有、形势和样态多种多样,需深刻认识和完全把握斗争策略、斗争经验和斗争规律,才能勇毅前行,深入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三)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为斗争精神提供来源
马克思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致力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指南。因此,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也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提供来源。
一是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中斗争的目的和宗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重塑人与宗教的关系,揭露宗教的实质,并对宗教进行批判,首次提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的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揭露阶级斗争历史的实质,并指出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作为对立阶级存在的方式,强调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推翻旧制度,改变被剥削和压迫的现状,从而建立新社会,真正实现人的解放。二是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中斗争的形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明确斗争的形式是理论的斗争和实践的斗争。三是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中斗争的内容。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以及思想斗争,经济斗争是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利益与资本家进行的最初的斗争,当经济斗争无法满足工人阶级需求时,需要通过政治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思想斗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二、事实回答: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用实践检验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拥有顽强的斗争意志,始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用斗争创造历史、用斗争创造辉煌,不断在各种重大斗争实践中积累斗争经验、增强斗争本领、增长斗争智慧、发扬斗争精神。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精神的生动诠释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凭借着对斗争的正确认识、坚定的斗争意志、完备的斗争策略和高超的斗争本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筑牢根基。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到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情况,并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革命斗争经验。一是革命斗争的法宝。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胜利的三个法宝。二是革命斗争的纲领。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具体阐述革命斗争的纲领,明确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斗争目标。三是革命斗争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论述革命斗争的总路线,明确了革命斗争的目标,阐明了革命的性质,指出了革命斗争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和步骤。革命斗争的法宝、纲领和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具体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的革命斗争经验,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巧妙的斗争智慧,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深谙斗争策略和方法。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斗争精神的具体表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用事实生动诠释斗争精神,用一个又一个斗争实践书写奇迹、创造伟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这一时期,时刻保持斗争意志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革命斗争形势和具体矛盾的变化,作出新的斗争部署。一是深刻认识到国内主要矛盾变化。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以及主要任务,指出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认识和定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斗争任务和方向的清晰认识,能够准确地把握斗争的形势和变化。二是在斗争中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凭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意志,依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两弹一星”的科学突破、打破外交壁垒并恢复外交合法权益。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斗争精神的深刻表达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用敢于创新与勇于突破、把握机遇与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是对内改革中凸显敢于创新与勇于突破的斗争精神。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斗争中心变化的必要性,认识到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方针。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二是对外开放中凸显把握机遇与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开放区,中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开放格局,并持续深化发展。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主动拥抱世界大市场,在机遇与挑战中拼搏奋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集中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延续斗争传统,始终坚持伟大斗争,在实践中探索、在斗争中开拓,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中央精确部署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基层扎根贫困村、贫困县,以必胜的脱贫斗争决心和因地制宜的脱贫斗争策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二是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中国共产党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推进和发展。同时,中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三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守护绿水青山,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无论是国家安全体制机制还是国家安全治理体系都不断健全,与敌对势力和黑恶势力的斗争取得成效,国家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五是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决心正风肃纪,抑制党的歪风邪气,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六是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以大无畏的抗疫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赢了抗击疫情攻坚战和阻击战,极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一道,始终以斗争的姿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斗争精神的承袭理论源远流长、根本遵循科学具体、事实回答生动真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历史与经验研究”(2022-KYYWF-01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的历史嬗变及其基本经验研究”(20CKS037);2023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与育人效果提升研究”(SJGSZD2023004);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23KSB109)。
(作者刘佳鹤系哈尔滨金融学院龙江红色金融研究中心讲师,博士;徐欣系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