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子口惨烈战,从此生死两茫茫

2024-11-29 00:00:00汪行舟
党史文苑 2024年11期

壮烈牺牲在腊子口

朱正源,字久泉,1905年5月6日出生,1932年10月在江西瑞金沙洲坝报名参加红军。当时他已婚并育有一子,且其妻子还有身孕。妻子担心朱正源走后家无壮丁受人欺负,因而劝说朱正源不要离开母子两人,留下来照顾家庭。被朱正源严词拒绝,说道:“你晓得什么,如果每个男人都只顾小家,何来国家?”临走时,身怀六甲的妻子一路追随,直至石舟湾(石水与舟坊)的桥上,妻子再无力跟上,泪流满面地拜别朱正源:“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趾头,疼在老妹的心那头。”

朱正源入伍后被编在红一方面军红十团三营三连。1933年1月底,蒋介石亲赴南昌,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2月至3月,又分兵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朱正源所在三营奉命冒雨分别由西、北两个方向向南丰县城外围发起攻击。战斗如疾风暴雨般猛烈,官兵舍生忘死,热血奋战,战场掀起的灰尘和碎片使人窒息,产生的火花照亮了黑夜,双方伤亡惨痛。2月13日凌晨,担任主攻的红三军团第三师师长彭遨及2名团长壮烈牺牲。当天傍晚时分,国民党军一个连又偷偷地摸了上来,朱正源发现后,高喊:“敌军来了,快打。”红军机枪猛烈开火,喷射出数道火舌,将敌军打死一片。敌军指挥见状立马喊“撤退,撤退”,狼狈往回逃跑。朱正源看到国民党军逃窜,立马扛起沉重的机枪,勇猛追赶。追着追着,机枪连战士们渐渐掉队,追了五六里路后,就只剩下朱正源一人了,敌军也是累得虚脱,想在树林里休息片刻,没想到朱正源还在追击,一边猛烈扫射,一边呼叫:“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赶快举手投降。”十多个跑不动的国民党军被朱正源这阵势震慑住了,乖乖缴械投降。回头一看,才发现其实只有朱正源一个人。因此,朱正源在连里得了个绰号“追命鬼”。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0月开始进行战略转移——长征。10月18日,朱正源扛着机枪深夜跟随部队来到于都,因为催促得急,他还以为是要去突袭哪部分的国民党军。到了于都,等了一天,第二天晚上才渡过于都河。当时到底怎么回事,要去哪里,朱正源所在的营队根本不清楚。

为阻止红军前进,蒋介石设置了四道封锁线,第一道就在安远、信丰、赣县、南康一线,国民党军砌出坚实堡垒,并存储充足的粮食弹药,称此道防线“铜墙铁壁、坚不可摧”。10月21日,红十团在信丰百石村方向遇到守敌。朱正源端起机枪冲上敌军的百石碉堡,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刹那间,枪炮声、杀喊声,震彻山谷。最后红十团取得胜利,歼敌200多人,缴械枪支30多支,为击破敌军的第一道封锁线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朱正源有勇有谋,多次立功,也为了战斗需要,被调入红四团一营机枪班任班长。

1935年9月16日,红四团在前进中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十四师第六团的阻截,当日下午逼近甘肃省南部要隘腊子口。为了打通红军北上的咽喉要道,红四团决定,以第六连从正面强攻,夺取木桥;第一、第二连迂回到隘口守军后侧,攀登悬崖绝壁,袭击东面山顶守敌。朱正源与战士冲在最前方,摧毁了敌人碉堡,集中火力迅速突破防线,只听见一声声“冲啊,冲啊,占领要隘”。敌军节节后退,朱正源带领机枪班战士攀上岩石,迅猛地向前冲。突然,敌军调转枪头,猛烈射击,子弹像雨点一样朝朱正源这边飞来,朱正源和战士们躲闪不及,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朱正源也倒在了血泊中,当指导员将他扶起时,他已奄奄一息。朱正源满嘴鲜血,紧紧地拽住指导员的手说:“请你,请你,找,找……”话还没说完,朱正源壮烈牺牲,时年30岁,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腊子口的悲壮战歌。

最后,红军占领了腊子口,缴获手提迫击炮3门、粮食数十万斤、盐2000余斤,极大地补充了红军给养。

化装成乞丐讨饭回家

朱正湧,字耀华,出生于1908年11月7日。1932年10月在瑞金沙洲坝报名参加红军,之后被编在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第三师。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在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指挥下,红军主力活动于黎川地区。临危受命,朱正湧与部队火速赶往前线,并埋伏在乐安县的谷岗乡登仙桥边。2月底,在此伏击歼灭了国民党军2个精锐师,取得了登仙桥大捷,为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与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朱正湧与二哥朱正源、小弟朱正沐一起随部队转移。

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后,由湖南省南部向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前进。蒋介石欲将中央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于是紧急调集30多万大军进行围堵。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展开了生死搏杀。炮火轰鸣,枪林弹雨,战斗激烈无比,每时每刻都有战士倒下。在残酷的战斗中,红军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苦战了五昼夜后,双方伤亡无数。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战斗中,朱正湧与部队失散了。原本不认识路的朱正湧一时间慌了神,好在此时,他遇到了一个姓陈的战士,然后两人结伴一起狂奔。因为在广西境内,如果散兵游勇不及时赶上大部队,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大概跑了一天时间,他们才追上了队伍。这时,朱正湧才意识到自己的左脚踝严重受伤,肿胀得厉害。

遵义会议后,1935年1月26日,中革军委在战事危急时刻,发出了“坚决打好这一仗,保卫党中央”的号召。27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一军团停止向赤水进攻,命令红五军团以一个团的兵力吸引敌人,扼守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正面出击,红三军团攻其左翼,红五军团抄袭右翼。28日拂晓,青杠坡战斗打响。中央红军作了伏击准备,可由于地况不熟悉,且敌军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机枪扫射声、炮弹呼啸声、战士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弹片飞溅,硝烟弥漫,红军将士的身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一枚炮弹飞来,落在朱正湧正前方,他根本来不及避让,瞬间就倒在烟雾之中。等他醒来时,战斗已经结束,部队已不见踪影。朱正湧想要爬起来,可左腿被弹片击中,动弹不得……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伤亡3000余人,歼敌3000余人。

走不了路,部队又撤了,怎么办?“再不离开就会被地方反动派组织抓到,那就是死路一条。”朱正湧想到这,使出全力往树林中爬行,躲藏在丛林中。快到中午时,有位姓赵的老农打此经过,朱正湧用低沉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喊:“老乡、老乡,我是红军,请救救我。”心地善良的赵老农将朱正湧扛回家,帮他换洗了血迹斑斑的衣服,擦去身上的血和泥巴,用烙铁等原始的土方法将朱正湧腿上的弹片取出,之后敷上金爪儿、银丝杜仲根等偏方药。赵老农家里太穷,没钱请郎中,又怕耽误朱正湧腿伤的医治时间,于是将朱正湧送至吴地主家。赵老农告诉吴地主:“他(朱正湧)是一个要饭的,但是年轻、个高,治好了会是个强劳动力。”吴地主一看,动了私心,因为他没有儿子,有个有点残疾的女儿,且还是捡来的,就想治好朱正湧后留下来当儿子。

吴地主留下了朱正湧,请了郎中给他治伤。不过,未等朱正湧痊愈,吴地主就打发郎中走了。朱正湧稍微好了一点,就让他下地干活,砍柴、种地、喂猪、打草、割禾、耕田等。为了不给自己带来麻烦,朱正湧一直装作哑巴,从不开口说话,忍着伤痛低头干活。吴地主特会精打细算,见朱正湧是个干活的“好把式”,就辞退了一个雇农,减少开支。每天让朱正湧忙个没停,从不给他工钱,限定他的食量,还派人监看他,以防朱正湧逃跑。

大概一年后,吴地主慢慢放松了对朱正湧的看管。1937年春,朱正湧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但依然有点跛脚。谷雨节那天,贵州有吃乌米、播稻种的习俗。朱正湧这天假装外出播撒稻种,逃离了青杠坡,然后将自己装扮成一个乞丐,一边乞讨,一边打探红军的去向。由于朱正湧缺乏文化、地理知识,方向感偏差,几次都跟红军擦肩而过。到了江西吉安,他才知道自己离红军越来越远,因而决定返回家乡等待红军打回瑞金。最后历经千辛万苦,走了一年多时间才回到了武阳石水老家。

回到家乡后,朱正湧不承想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父亲早在1936年就因病过世,现在国共已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协议,到处都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国共合作,宣传共同抗日,虽然瑞金不是抗日前沿,但民众的热情高涨,积极做好抗战鼓动和后勤服务。朱正湧身残志坚,加入了鞋帽和军用品的生产队伍,希望能为抗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1939年8月10日,3架日本飞机侵入瑞金上空投弹9枚,炸死、炸伤无辜平民50余人,毁坏房屋90余栋,造成重大破坏。朱正湧非常愤怒,曾多次与游击队、新四军联络,提出要参加抗日活动。

1939年冬,朱正湧跟着武阳游击队队长刘国兴领导的游击队白天忙生产,晚上搞地下工作,筹划如何帮助百姓打土匪。11月初,朱正湧与游击队到福建武平县打土匪,打垮了50多人,夺回了被土匪抢走的东西,提振了游击队的士气,打出了游击队的威信。

1940年9月,游击队粮食供给不足。此时的国民党军采取“三光政策”,趁机疯狂“清剿”游击队,烧毁村庄24个,抢夺村民物品,恫吓村民,断绝游击队的食物供应链。朱正湧和游击队战士饥肠辘辘,头晕目眩,但仍然坚持战斗。

1941年5月,在刘国兴的带领下,朱正湧参与了攻打石水联保办事处的战斗,缴获了步枪7支、马刀1把、手榴弹7颗、电话机1部,活捉土豪陈如香,杀死伪干事刘风琴(叛徒)。同月国民党军又开始兵分三路大举“清剿”,当时游击队的人数及枪支弹药稀少,难以与国民党军抗衡,因此决定立即转移。朱正湧由于身体原因,组织要求他先潜伏下来,化身为农民在“家”留守,等待时机。

朱正湧在家一边务农,一边秘密宣传抗日,并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多次向游击队、新四军和解放军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为1949年8月23日的瑞金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8年秋,朱正湧在瑞金病逝,享年50岁。★

(本文根据故事主人公的外孙陈承海先生的口述,以及《回忆中央苏区》《中央苏区革命史调查资料汇编(卷一)》《瑞金人物志》编写)

(作者系赣南医科大学副教授,江西省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