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精神”的思想谱系及其当代价值重构

2024-11-29 00:00李茂
党史文苑 2024年11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用“两个结合”总结百年党史、开辟新的境界。“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规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形成的“红医精神”,正是“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和宝贵结晶。

“红医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不断丰富和发展,孕育形成了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为核心特质的革命精神。百余年来,一代代红色医务工作者继承和弘扬着这一伟大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重塑“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彰显“红医精神”的当代价值,已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红医精神”的思想谱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红医精神”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是“红医精神”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红医精神”的树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红医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它既关注人的物质需求和生存境遇,也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与道德境界,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理念。“红医精神”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红医精神”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红医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革命、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为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医精神”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思想理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红医精神”的文化根脉

“红医精神”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医学文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华传统文化对“红医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中国几千年的医学发展史中,形成了一整套以“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为核心内涵的医者价值理念。这些理念强调仁爱、正直、诚信、奉献的医德修养,强调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行医情怀。这些思想至今仍是中国医学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医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思想土壤。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红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以“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医者仁心”的悲天悯人情怀、“杏林春暖”的无私奉献精神投身革命斗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仁爱情怀和家国情怀。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凝练:“红医精神”的实践生成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开展卫生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红色卫生英雄。他们用“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精神不可丢”的大无畏气概,谱写了“红医精神”的辉煌篇章。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党和红军领导人十分重视红军的卫生工作,提出了“预防为主”“中西两法治疗”等思想理念。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央苏区时期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卫生工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红医应运而生。他们以“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革命战争胜利”为使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抢救伤员、防治疾病、宣传卫生,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红医继承和发扬了“红医精神”,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和人民解放事业。他们舍生忘死、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甘于奉献,自觉将个人命运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医务工作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卫生战线的生动体现,极大地丰富了“红医精神”的内涵。

总之,“红医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红色卫生斗争中的集中体现。“红医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了“红医精神”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红医精神”的当代价值重构

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和弘扬“红医精神”,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阐释“红医精神”的当代价值,推动“红医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一,“红医精神”对于坚定理想信念、锻造过硬党性具有重要意义。“红医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传承好“红医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大力弘扬“红医精神”中体现的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不怕牺牲的政治品质,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立德树人中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二,“红医精神”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医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务实作风和担当精神。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红医精神”,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投身卫生与健康事业,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只有发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红医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红医精神”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红医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红医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为革命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红医精神”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红医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不断增强“红医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用红医故事、红医榜样教育引导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持久动力,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第四,“红医精神”对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红医精神”蕴藏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博大胸襟,是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面对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卫生健康挑战,必须秉持“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理念,大力弘扬“红医精神”,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开展国际卫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共同促进人类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要深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医疗援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红医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革命文化沃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继承和弘扬“红医精神”,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紧密结合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赋予“红医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增强“红医精神”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让“红医精神”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绽放新的光芒。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医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医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面向未来,弘扬和传承“红医精神”,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汲取红色文化养分,总结创新实践经验,推动“红医精神”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鲜活的内涵、更加深刻的内容、更加丰富的形式,这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红医精神”为指引,以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职业情操、过硬的业务本领投身健康中国建设事业,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不懈奋斗、再创佳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传承和弘扬“红医精神”,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医疗卫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卫生健康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和发扬“红医精神”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把“红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02).

[3]孙力.“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揭示[J].思想理论教育,2021,(09):17-24.

[4]张小平.百年奋斗成就的思想密钥——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人民论坛,2021,(23):14-19.

[5]刘修发,孙帮寨.论“红医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J].老区建设,2023,(09):19-28.

[6]陈子静.“红医精神”的历史溯源及其成就[J].中国医学人文,2021,7(10):11-13.

[7]李虎成.“红医精神”探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37(01):75-79.

[8]钟小芳.“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6): 1-5.

[9]唐文,侯金玮,储著源.“五育并举”视域下医学生“红医精神”培育逻辑、路径及时代价值[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5):68-73.

[10]辛娟,拜珂,刘昌等.医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红医精神”的价值引领与推进路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08):894-900.

[11]刘晓宇.“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01):31-3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研究”(22DJ25D)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赣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讲师,华中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