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回族宴席曲的艺术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2024-11-26 00:00:00陕锦风
群文天地 2024年5期

宴席曲是西北地区回族在举行婚礼时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性、仪式性歌舞曲,又称为“家曲”,广泛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

一、回族宴席曲的起源

早在南北朝时期,许多外来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民歌在内地流传开来。在公元7世纪至8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时期),从阿拉伯、波斯远道而来的穆斯林商人,陆续从海、陆两条路线来到中国从事贸易活动,这些人能歌善舞,传播着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歌舞,并很快与中原民歌融合成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后来这种民歌音乐传入宫廷,主要用于宴会厅堂歌舞表演,故称“宴乐”。到了宋末元初时期,流行于我国南北方的民歌更加兴盛,它不仅具有文学的特点,而且具有豪放洒脱的曲调和欢快热烈的旋律。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引起了众多诗人、词人、作曲家的极大关注,他们从这些民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养料,经过加工、提炼,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品。回族宴席曲的创作时代是唐诗、宋词、元曲的创作兴盛时期,当时的民歌对词曲创作和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作品被配以乐器,形成了宴乐。

二、门源回族宴席曲的思想内容

流传于门源地区的回族宴席曲和宴席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门源宴席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了门源回族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分为贺词赞歌、异乡恋歌、春闺怨歌、劝喻歌和人文历史歌等。

(一)贺词赞歌

门源人把贺词赞歌称为“表礼”,即表达礼仪的意思。一般在婚礼上的宴席曲开场时,唱家口念贺词,以表示对主人的祝贺和夸赞。大多数唱家都是即兴创作,比如:“论起说我没说头,论起表来我没表头;不说不表听者不好,端说表眼前的功劳。”紧接着夸赞新郎和新娘,先赞新郎:“头戴官帽者你生得俊,身穿的衣服松板林;世下的干散长下得好,模样好比是杨宗保。”再赞新娘:“下巴骨尖儿佛顶花,上身穿的花花袄,下身穿的紫罗裙;世下的秀气长下得俊,模样好比穆桂英。”提到婆家,唱家们赞美之词脱口而出:“这个大门朝南开,斗大的元宝滚进来;马驮金来驴驮银,骡子驮的聚宝瓶。”这样的贺词,语句押韵,明快流畅,生动活泼,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二)异乡恋歌

这类宴席曲主要反映过去门源回族男子出征当兵、出门打工的场景。门源回族谚语说:“女无姓,男无坟”,指在过去大多数男子在成年结婚后,为了谋生计奔走四方,客死他乡者极为普遍,他们的悲惨命运,是一首首宴席曲中独一无二的“异乡恋歌”。很多都是取材于他们的遭遇,如擒人送兵、骨肉分离、忍饥耐渴、长途跋涉、战死沙场等,例如《高大人领兵》 《吃粮人》等。战争使人民饱经磨难,部分歌词反映了人们在战乱中所经历的苦难和生存处境,同时也讲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反抗经历以及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春闺怨歌

在门源回族宴席曲中最具特色的是春闺怨歌,诉说着女性的心声,因此深受女性的喜爱。过去战争和贫困导致大量回族男青年背井离乡,留下年轻的妻子独守空闺。《莫奈何》《四季盼丈夫》《十里长亭送亲人》等是这一类宴席曲的代表作,也是门源回族宴席曲的灵魂。她们唱得如泣如诉、令人心颤、催人泪下。例如《莫奈何》,以五更变化着笔,表达出新妇思夫的深切情感:“一更里莫奈何,月牙儿上来者照着了我的床,我的床沿上铺红毡,是晒里嘛晒衣裳,衣裳齐晒是纽带齐钉上,我的出门人呀,你回来时闲衣裳往身上穿;我的苦命人,不回来时闲衣裳箱里装。”一直唱到五更,其景其情很是悲切。除此之外,还有《方四娘》《索菲娅诉苦》等作品讲述了包办婚姻给回族妇女带来的苦难以及表达追求自由爱情的愿望。

(四)劝喻歌

这类宴席曲主要吟唱惩恶扬善、孝敬父母、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等中华传统美德。如《三娘教子》,唱出了一个母亲养育女儿的全过程,从学做茶饭、缝纫到敬重公婆,从对待丈夫到对待弟弟、叔叔、妹妹、婆婆,一一叮嘱,入情入理。再如《和睦歌》教诲人们要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和谐。

(五)人文历史歌

在门源回族宴席曲中,还有一类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的歌曲,如《孟姜女》和《昭君和番》分别写了孟姜女寻找丈夫在长城痛哭和王昭君不顾个人安危、为了国家大义到边疆和亲的感人事迹。再如 《十盏灯》,歌唱了吕洞宾、二郎神、桃园三结义、杨八郎北国招亲、十面埋伏,以及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再如《搬船调》以古代神话中的王母娘娘等题材,歌唱了黄氏女、李翠莲等女性。曲子一开始唱道:“王母娘娘船舱里坐,四大金刚把桨扳;春风摆动下面绕,八幅的罗裙遮金莲。”这类宴席曲吸收了大量的汉族文学故事和民间小调中的文化元素。

三、门源回族宴席曲的表现形式

(一)宴席曲的主要曲调

门源回族宴席曲的曲调优美婉转,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叙事曲、五更调、打莲花、散曲等。

1.叙事曲

叙事曲的曲式结构多为两句式和小节式,多句式的作品也有,但并不常见。除了多句式的歌谣不能变换调外,其他的都可以异调演唱。其内容多为传唱的爱情故事和历史故事,如叙事曲《方四娘》:

黄河南来是三乡,三乡里出下的方四娘。一岁上尕来两岁上大,三岁四岁上说巧话。五岁六岁跟娘转,七岁八岁上学茶饭。九岁十岁上进绣房,天上的飞鸟都绣上。十一十二上来媒婆,十三十四上到婆家。

2.五更调

《五更调》以长夜五更天为载体,依次演唱,其主题多为情歌。大多以五更起兴,以演唱女子思念丈夫,期盼丈夫归家为主要内容。如《五更鼓儿哭》(节选):

一更里鼓儿(哟)哭哎,(哎哟么)一更里的鼓儿(哟)哭呀。我哭哭(吧)就成(呀)戒指,送给我的俊丈夫呀。(啊)丈(呀)夫(哈)送(呀)出个门呀,回来了(者)放呀声(者)哭哟。(啊)丈(呀)夫(哈)送(呀)出个门呀,回来了(者)放呀声(者)哭哎哟。

3.打莲花

“打莲花”也称“打调”,是以说唱形式呈现的一种形式。其语言幽默风趣,内容夸张豪放,常引人发笑。打莲花时,开头有一段类似流行歌曲的说唱,然后是独白形式的幽默笑话,中间有一段莲花旋律。曲目既有传统的 《园子家》,也有表演者自创的即兴节目,展现了回族群众幽默风趣的一面。如《园子家》:

哎哟,得儿一个了,了么了,小曲子们 (哈)唱完了,不打个调子是不热闹。

哎哟,我给你们说的个园子家,说得不好了甭笑话。

哎哟,什么个背的是叉叉枪?对着什么个打一枪?什么个吓者土里藏?什么个吓者脸脑黄?什么个吓者眼泪淌?什么个脸脑紫下了?什么个脸脑绿下了?什么个脸脑白下了?什么个脸脑红下了?什么个脸脑长下了?什么个拄上拐棍了?什么个吓者上吊了?什么个吓者上架了?什么个吓者上树了?什么个钻进土里了?什么个菜的胆子大?什么个搐成了一疙瘩?

4.散曲

一般来说,散曲中每个词都是固定的,每首歌的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两句式的《青溜溜青》:

青溜溜的青来青溜溜的青呀,青溜溜的树上果子们成呀。

黄溜溜的黄来黄溜溜的黄呀,黄溜溜的麦子满山洼黄呀。

再如四句式的《哭五更》:

一更里的月儿往上升,叫一声丫鬟你细听。我俩高照上明灯上房里寻,哗啦啦推开了房的门。

二更里的月儿月升高,不提起我的丈夫者还罢了。端提起我的丈夫哈,我的心儿里乱如麻。

(二)宴席曲的表演形式

1.演唱形式

门源回族宴席曲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旋律欢快流畅,优美抒情,委婉细腻。宴席曲在婚宴或其他喜庆场合演唱,歌词优美动听,声音婉转细腻,节奏欢快轻松,时而哀婉凄凉。演唱宴席曲一般不用乐器伴奏,歌舞全靠丰富的声音和表情。歌手边唱边跳,唱得动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如痴如醉,一曲接着一曲,增强了婚礼的喜庆气氛。

2.舞蹈形式

门源回族宴席曲的舞蹈基本上是二人或四人跳,舞蹈动作是写实的肢体语言,从舞蹈动作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现民族风格的动作。它主要结合回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姿势、手势和习惯性动作与舞蹈相结合,主要有摇头、摇肩、踏步、搓揉等动作,生动有趣,表演自由幽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是彰显男子英武的动作。主要有表现打斗场面的动作呈现,如鹞子翻身、黑鹰展翅、老爷插刀、四门斗子等。将武术动作与舞蹈相结合,节奏明快,给人潇洒、奔放、浪漫、豪放的感觉,体现了回族武术健身的优良传统并与舞蹈相结合,形成独特风格。

三是模仿鸟类飞翔的动作。主要体现了回族群众对浪漫、洒脱的追求和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关怀。例如,由青石嘴村民表演的宴席曲《绿鹦哥》中,曲把式的动作酷似一只鹦鹉上下飞翔的动作,自由起落,表现出自由飞翔的意境。

(三)宴席曲的表演场地和演出程序

1.表演场地与时间

回族把举行婚礼称为“吃宴席”,门源回族宴席曲在婚礼宴席中或宴席后表演,故而得名。回族宴席曲的表演活动一般在婚礼男女方家的庭院、庄廓中进行。在回族村落里,宴席曲是唯一被允许在家里和村子里演唱的艺术形式,因此它被回族群众称之为“家曲”。门源回族每到娶媳妇或嫁女儿时,或有喜庆之事时,主人家一般要事先邀请本村或外村的“唱把式”到家中唱“宴席曲”以表示庆贺,女方家一般在女儿出嫁的头一天晚上唱,男方家则一般在举行婚礼的当天晚上唱。

2.表演程序

门源回族宴席曲一般有6个表演环节,“曲把式”也可根据情况适当变化。第一个环节是唱“道喜曲”,到了办喜事人家的门口,“曲把式”首先向东家道喜,随后唱“表礼曲”,以说吉祥话为主,把东家、媒人、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嫁妆和自己都要夸一遍;之后便唱“开场曲”,主要夸赞东家菜品丰盛,家庭富有,家人仪表堂堂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后开始正式演唱,先是叙事的曲子,有时一曲唱完,需要一两个小时之久;接着便唱五更调;接下来是演小品,主要唱“打莲花”,风趣幽默,搞笑滑稽,有利于调节气氛,唱到“打莲花”往往已到后半夜,天快亮时最容易犯困,“打莲花”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最后一个环节是尾声曲,唱谢东家在各个方面的招待和关照。整个演唱过程,“曲把式”非常注重互动效果,根据观众的情绪变化和主持人的面部表情来变换歌词,触景生情地即兴创作,唱词自然流畅,风趣明快。

四、门源回族宴席曲的保护与传承

由于历史的变迁,加之宴席曲的起源、传承和演变没有文字记载,门源回族宴席曲仅以口头文化的形式代代相传。

(一)自然传承

门源回族宴席曲的自然传承与门源回族风俗活动紧密相连,即在欢乐的婚礼上表演宴席曲来助兴,为门源回族宴席曲的自然传承提供了传承的场合,直接影响着传承的范围和效果。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回族宴席曲) 代表性传承人安宝龙介绍,他最开始接触到的宴席曲就是来源于在婚礼上的宴席曲演唱活动,都是他耳濡目染学会的,耳朵听,嘴巴跟着唱,大多数的舞蹈动作也是学着跳模仿来的。安宝龙说:“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喜欢听宴席曲。每天晚上到处跑,到处去参加、到处去听、到处去凑热闹,慢慢就听会了很多宴席曲。十二岁时谁家有宴席 (婚礼),我就跑过去唱,因为太喜欢唱了。从十四岁到十七岁的这几年时间里,虽然在念书,但村上谁家唱宴席曲,我还是会去参加的,正式被邀请去唱是在十五六岁,我会唱八九十曲。”

在门源回族宴席曲的传承过程中,保留了许多原有的旋律,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自然融入了本土的音乐元素,从而形成了独有的演唱风格。

(二)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是宴席曲得以保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其传承方式主要为口传心授。以前,文化生活匮乏,宴席曲是回族群众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之一,所以许多青年人爱好它,用心钻研它,久而久之,也能无师自通。但更多的是师徒传承,口传心授。对传承人安宝龙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包连生和马祥才两位老师。包连生是回族宴席曲传承第一人,马祥才则是门源一带有名的男中高音歌手。安宝龙说:“我从小爱好回族宴席曲,上小学时跟着庄上的老人们经常在有婚庆喜事的人家唱。以前我们庄子上有好多老艺人,像包连生、马祥才等老一辈的‘唱把式’,他们唱得好,知道得多,嗓音也好,舞蹈动作各方面都好。我们庄子是最盛行唱宴席曲的庄子之一,有机会我就在旁边学着唱。我没有专门拜过师傅。过去都是口传心授。庄子上谁家有喜宴,他们(老艺人)就去唱,我就跟着去。”包连生、马祥才等是门源老一辈的“曲把式”,也是回族宴席曲艺苑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唱的《十劝人心》在门源上川、下川广泛流传,当时青石嘴、大滩、阴田、泉口镇等地有许多青年爱好者慕名而来,师从于他们,使回族宴席曲风靡一时。人们接触它,不是靠记录,而是靠听觉、视觉和表演的模仿,口头传播更有利于即兴创作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曲把式”相继去世,现代音乐占据了文化空间,门源回族宴席曲日渐式微。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民间传统文化空间萎缩,婚宴上宴席曲表演减少,表演的老艺人减少,年轻人不会唱,回族宴席曲在传承中出现了断层现象,现已濒临失传,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保护和传承,使独具民族地方特色的门源回族宴席曲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2008年,门源回族宴席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项目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 名、省级传承人2名,县级传承人1名,以及优秀“曲把式”马德才、马进忠、马进星、马秉祥、马俊虎等宴席曲艺人。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门源回族宴席曲》《门源地方志暨民间文化丛书婚典喜乐——宴席曲》等图书和文字资料。自从开展非遗项目保护工程以来,门源县开设培训班挖掘新人,举办民俗展演,将宴席曲书面化、视频化,进行数字化保护。在全县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进行普及教育,多措并举,推动宴席曲传承。2019年11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示,门源县文化馆被认定为“回族宴席曲”项目保护单位。

为了不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失传,许多专业的、业余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承担起保护和传承重任。2003年8月,海北州文化馆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动员了马成贵、马玉祥等艺人,将有200多年传唱历史的《白鹦哥》重新加以创作和改编后,代表海北州参加了青海民族文化艺术节的演出。安宝龙组织了回族民间宴席曲演唱班,正式命名为“门源回族宴席曲演唱队”。作为传承人,安宝龙为回族宴席曲的搜集整理和人才培养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不仅传唱、收集、讲授宴席曲,还结合时代背景自己创作了许多宴席曲,开拓性地继承并发展了回族宴席曲这个即将失传的民族文化遗产。

五、结语

门源回族宴席曲是集文学、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按照传承下来的民俗,在特定的环境中表演,在互动中营造出一幅幅丰富的民俗生活画卷。

民间文化的传承,既要立足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要尊重、继承传统,还要发展创新。门源回族宴席曲作为回族宴席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其艺术特征在千百年传承发展中,既保留了其核心、稳定的内容和特色结构,又在一代代的创新中有了更为灵活、丰富的扩展。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时代要求宴席曲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门源回族宴席曲正是在传承中流变,在没有脱离其核心特色中演变创新,这也是门源回族宴席曲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陕锦风,女,就职于青海民族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题图为门源回族宴席曲表演,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