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除了物质的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外,一些过去的生活习俗、饮食爱好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变化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提这些早已淡忘的生活点滴,追述先辈艰辛的过去,就是为了不忘历史,为了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日子。
点香蒸馍
过去,尽管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较准确地掌握时间的长短,只能凭日常积累的经验去判断,后来根据太阳照在物体上的影子长度和方向,发明了日晷。再后来,能够更准确显示时间的钟表被发明了。钟表的发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它在普通人中间普及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果人家里有个马蹄钟,或有人手腕上戴有一块手表,那可让别人羡慕不已,那时彩礼中关键的“三转一响”,手表就是“三转”之一。在没有计时器具的日子里,生活中多有不便,其中把握蒸馍时间的长短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聪明的老祖先早已总结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点香蒸馍”。过去蒸馍时,蒸笼上锅冒气后,主妇就会点燃一炷香 (香是人们祈求平安、祈福、求健康、祀祖中常用的物品,长约30厘米。一种是重烟的黑香,另一种是轻烟的黄香,过去多用甘肃临洮产的黑香),随即插在灶台边上。由于香的长度固定,所以燃烧的时间也固定,大约30分钟。一炷香燃尽的时间也就是一桩(量词)馍蒸熟的时间。
火 种
传说远古时燧人氏发明了取火的方法,从此人们结束了生食的日子。但想要取得火种,人们还得要钻木取火,后来又发明了取火的火镰。在人们的心目中,火种是非常神圣的,所以在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主办国也要提前举行庄重的采集火种仪式。也许火柴是西方发明的,几十年前,人们还把它叫作“洋火”,改口把它叫作“火柴”,也是近些年的事了。那时,以“洋”为名的东西太多了,如洋糖、洋烟、洋布、洋袜子、洋钉、洋灰(水泥)等等。青海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在西宁小桥修建了所谓“八大工厂”之一的火柴厂,生产“航空牌”火柴。在没有火柴的日子里,人们需要火的时候,根本不像现在这么容易,“钻木取火”很费劲,火镰也不是家家都有,所以那时家家都得留“火种”。寒冷的冬日,河湟地区农家一般都有煨火的打泥炕,家境稍好的还有火盆,所以火种不成问题。以前常见人家的厨房门口挂有装柴皮子的笼子,柴皮子是削得很薄的木片,一头沾有硫黄,作为引火物,可以将家中的火种引到其他用火的地方。天气暖和的时候,留火种可是一件犯难的事儿。那时常见农家媳妇用铁锨或铲子端着冒烟的一团牛粪或几个马粪蛋,急匆匆地从邻家出来,又急匆匆地朝家里跑去,那是去邻家“借火”了。
麻 食
我国北方饮食多以面食为主,各地师傅和巧妇通过蒸、煮、炸、炒、烤、烧、馏、熬等方式,做出了种类众多、味道各异的面食,这些面食不但呈现出各地的地方特色,而且一些面食已成为知名的招牌食品。有的面食受地方文化和人们生活习俗的影响,还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比如说媳妇“走茶包”规程(青海方言,意为流程)结束时,主人端给讨婚者的饭食就有讲究,是面片还是拉条(长面),就暗示了婚事的成败。家人、亲戚远行或告别,就有“送行饺子接风面”的习俗,饺子的寓意就是“亲人出门,囫囵囵儿地出去,囫囵囵儿地回来”;接风面的寓意就是“从此长久相聚不分离”。同样,北方面食中的“麻食”,也含有一种特定的意义。
麻食,俗称“绌绌麻食儿”,做法是将面粉用温水和好、揉匀,在案板上搓成细长条,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揪取一小疙瘩,在案板上用拇指一搓,搓成一小卷,所以又称“筒筒儿”,然后将做好的麻食下入已燗好的饭锅中煮熟即可;也可在沸水中将其煮熟捞出,舀入臊子吃。类似的还有一种面食叫“猫耳朵”,做法是将揉好的面擀开后,切成小方块,再将对角尖捏在一起,然后将另外两角反转对捏,形如猫耳朵状。然后在沸水中煮熟捞出后,加入各种作料和臊子即成。不过,麻食做法较简单,“猫耳朵”做起来很费时,一般不太做这种饭食。麻食因搓后中空,人们赋予了它一种特定含义:“中空”就是通透玲珑不迷糊,认为吃了这种饭食,人就会变得聪明、伶俐。所以过去每当学校开学、小孩上学的第一天,母亲哪怕家里再困难、活儿再忙,也要想方设法挤出点时间,给自己的孩子做上一碗“绌绌麻食儿”,以寄托母亲对儿女的殷切希望。麻食儿现在已经成了人们平时调剂口味的一种普通面食,但附在它上面的这层祈愿意义早已没有了。
面大豆
面大豆,一种已被人们忘记了的面食,但在过去艰辛的岁月里,它是“出门人”在“西口外”挣钱时充饥的主要口粮。面大豆吃法简单,抗饥饿、易携带、耐储存、不变质,是老百姓在条件艰苦的野外生活中,通过总结经验研制出的一种常备干粮。面大豆的做法是用淡盐水(条件稍好的家里还加点清油)将小麦面和成较硬的面团,再将和好的面团擀成厚约2厘米的面饼,然后将面饼表面切成约2厘米的方块(不切透),然后放入锅中烙,待面饼略有几分熟时,即按原来切痕掰成面块,再用文火烘烧,直至面块中水分彻底蒸发。因面块形如大豆,故俗称其为“面大豆”。在过去一家老小以杂粮、洋芋度日的时候,白面那可是金贵的东西,全家人指望着“出门人”能挣来一点钱,以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点。
马干粮
过去农村里,土地与牲畜是一家最主要的财产,嫁女娶媳,人们首先要打问一下对方家里的田产和牲畜。田土宽,粮食多,自然不愁吃;有牲畜,种地打碾靠畜力,人就消闲些。所以,农村里家境好些的,有马又有牛,既可耕地,又能拉车;家境差的,也要设法养两头毛驴,驮粪犁地也凑合。因此,从前虽然家家住房破旧,人人衣着褴褛,但早晨牲口出圈时,满巷道一片铿锵声,牛哞马嘶,场面倒也壮观。养在贫寒之家的牲口,确实是全家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春天拉粪、耕种,秋收拉运、碾场,冬天好不容易稍闲时,也要驮载货物、驮人走亲戚,每当外出回来,浑身都湿透了,冒着热气,腹下腿上的毛梢,却挂满了汗水凝成的冰屑。一年里除了吃草受苦外,还要常受主人的鞭打。只有到了快过春节的时候,过惯了苦日子的主人才念及那陪伴自己风里来、雨里去、懂人性、不说话的“朋友”,在准备过年食物的时候,用青稞、豆面等烙一些厚饼,称为“马干粮”,让自家的牛马在节日期间也改善一下生活。现在的农村,巷道里已没有马、驴、骡的影子了,随着那些伙伴的消失,厨房里以马粪为燃料的日子也随之成为历史,“马干粮”也成了一个历史的名词。
软儿与花檎
过去,贵德的软儿梨、乐都的花檎都是青海水果中的名牌,是很稀罕的珍品。那时,贵德至西宁要翻越高耸的拉脊山,山道九折,路途艰难,想把软儿梨送到西宁,车曳马驮,实属不易。加之人们手头紧,所以那时老百姓能吃到贵德软儿梨的不多。乐都离西宁也有一百多里,除大峡、小峡路段外,其他地方也较平缓,但花檎也不是随便就能吃到的。常言道“物以稀为贵”。青海“花儿”里有唱词:“花檎的脸蛋尕姨娘”。印象中,那时的花檎一个个圆嘟嘟的,色彩艳丽,让人垂涎欲滴;那时的软儿也一个个又大又圆,浅黄色的果皮上油津津的,望着就让人咽口水。在缺瓜少果的西宁周边乡村里,只有孝顺的儿女们,为了孝敬年迈多病的父母,才舍得在深秋买几斤软儿,装入瓦坛里,以备用化冻的梨水润喉止咳;同样,只有每年过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时,大人们才舍得买上几斤花檎,让家里的娃娃们解解馋,但舍不得吃掉的娃娃们,常把花檎用线挂在纽扣上,在同伴们前炫耀。改革开放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人民手头宽裕,大江南北甚至国外盛产的水果也五花八门地摆到瓜果铺的货架上,那些个大、色艳、汁多、味美的“外地货”,琳琅满目,包装华丽,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不要说当地核大肉薄的樱桃、个小味涩的李子,就连鼎鼎大名的贵德软儿、乐都花檎也变得不起眼了,只在一些特定的季节里,偏僻街巷的架子车、卡车上,尚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板板匠
过去是很重视毛笔字的,一个人字写得好看不好看,那可是“门面”,所以学校里除了启蒙教育阶段的“幼稚班”(即现在的幼小衔接班)外,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下午都排有写字课,学生们把它叫作大楷课。20世纪50年代初,纸张奇缺,大多数学生家境还是比较贫寒,上学时除课本外,一至二年级的学生每人都挎着一块长约一尺五寸、宽近一尺的木板,老师把它叫作“水牌”,学生们把它叫作“写字板板”。木板油漆涂面,正面画有米字格,边上有两孔穿绳,可以挎在肩上。学生到校后,就把木板交给老师。放学时再从老师那儿领回,老师早已用蘸了红土的笔在米字格中写了字,让学生回家后用墨笔描红,并在字的四角规规矩矩地用小楷笔写上同一个字,这叫作写仿。那些因家里困难或哄弟妹而上不了学的娃娃一见到挂水牌的,就叫他们“板板匠”,并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唱起“写字板板,刮锅铲铲……”的歌谣。
袼 褙
改革开放以前,物资供应还是很紧张的,买布需要购布证,哪怕买一双做鞋的鞋面也得需要购布证,所以到处都是穿着补丁衣服的人。穿皮鞋的不是富人,就是当官的。那时多数人穿的鞋还是自家手工做的布鞋,而且样式也差不多,女人多穿笼笼鞋,男子多穿圆口鞋。做鞋一般都是家里女人的活,打袼褙是做鞋的第一步。袼褙的原料就是碎布头和面粉搽的糨糊,由于布料紧缺,家里的碎布头和穿过的破旧衣服是不会轻易扔掉的。首先拣大而结实的布块铺在平整的台面上,在上面刷上糨糊,然后选取其他形状不一的布块,按其形状相拼凑,平整地贴于其上,再刷糨糊,再选料拼贴,当贴到一定厚度时,认真揭起后贴于墙面等待自然阴干。这种由多块碎布粘成的、干后像牛皮一样的东西,就是袼褙,是做鞋的基本材料。对于袼褙的叫法,我国北方是一致的,不但青海是这样叫的,甘肃、陕西等地也是这样叫的。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什么叫袼褙了,因为现在做鞋的材料不一样,样式也五花八门,大概“北京老布鞋”还会用到袼褙。漫步于城市乡村间,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穿同一式样或同一颜色鞋的已经很少见了,难怪“袼褙”已成了一个陌生的名词。
星星与时辰
过去的岁月里,绝大多数百姓家没有报时的钟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犬守夜,鸡司晨。但前人通过经验总结,认为天上的星星也是管夜里时间的,其中“七星”管7个月,“对儿星”管2个月,“三星”管3个月,加起来就是一年12个月。其实人们所说的“七星”,就是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亮的星座之一。它由7颗星组成,围绕着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旋转,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之说。斗柄所指的方向不同,地下对应地就有四季的变幻,但它无法测定夜的长短。“对儿”星实际上指双子星座中的两颗主星,即北河二和北河三。在天空明亮的夜晚,我们只要朝天上的银河(天河)望去,就会很容易地找到天河边上那两颗很明亮的星。在它所管的2个月中,天黑时准时出现于东方,黎明前又准时落入西方。“三星”指的是猎户星座中三颗星,由左向右分别是: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人们把参宿一称作“福星”,参宿二称作“禄星”,参宿三称作“寿星”。从冬十月到腊月,“三星”基本上入夜即出现在东方,天明时落入西方。这3个月里,夜里只要观察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就能知道夜的深浅。“三星”因有这种特殊的功能,故成了那时老百姓的指时钟。冬日凌晨,孩子们顶着满天繁星去很远的小学上学,西方山顶上,“三星”也似乎着他们的脚步在晃动;夜幕四合,东方的山顶上,顽皮的“三星”又闪烁着那荧荧的光,似乎尽力为他们照亮崎岖的小路。有时他们躺在路边的草地上,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天幕,繁星像雨滴,像冰雹,似乎齐刷刷地向他们迎面砸来,看着看着,令人顿生恐惧之感。唯独“三星”,是那么安详地望着他们,好像在说:“快走吧!夜已深了。”城市的夜晚,万家灯火,加之满街灯饰流光溢彩,仰望天空,只是灰蒙蒙的一片,高楼像积木,切割了完整的天空,人们就像身处高山峡谷之中,所能见到的,只是一些不规则的方块。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站在阳台上仰望天空,似烟似雾的夜空中,似乎有一两颗星星在挣扎地眨着疲乏的眼睛,更远一些的楼宇边泛着红光,那是大街上霓虹灯的余晖。“青石板,钉银钉,银钉多得数不清”,似乎成了遥远的记忆。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从小就没有见过深邃的夜空,没有见过那么多亮的、暗的、密的、疏的星星,将来他们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也许能记得惊险的过山车、优雅的郁金香,但他们体会不到躺在带着露水的草地上,听虫子吱吱地叫,看满天星斗的乐趣,那种天人合一的意境,是语言难以表达的。看天空,数星星,能使人的心胸更加开阔,激发人们探究宇宙奥秘的兴趣;看天空,数星星,越能理解个人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会对宇宙开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更加崇敬;看天空,数星星,越能感到人生的须臾、宇宙的无穷,越能促使人们深思,如何在短暂的岁月里,干点有益于他人的事情……
麻月亮
这些年,网络和报刊上写月亮的文章不少,有写蓝月亮的,有写红月亮的,文中情景的描写、引发的感想都很美,但没有见过写“麻月亮”的。缺少诗意的“麻月亮”是青海乡下人们对看得不太清楚、朦朦胧胧的月亮的一种称谓,带有浓浓的“土气”。大诗人李白曾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当天上出现麻月亮时,夜空中也似乎漂浮着似雾非雾的一层,“白玉盘”的边缘也显得模模糊糊。生活在远离城镇的山村里的人们,在这种月光下,看村后再熟悉不过的大山,村前再熟悉不过的小河,还有那地边塄干上一行行的树,都像蒙上了一层浅灰色的薄纱,就像梦境一样,总会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恐惧的感觉。这时看天,夜空也不像以前那样深邃,衬托出一轮皎洁的月亮;月亮也不像以前那样明净,将银白色的光华洒向大地。她像一位受了委屈的少妇,躲在窗纱后面,含泪望着夜幕下静悄悄的山山水水。城市的夜晚,灯光一片,恍如白昼,人们没有时间仰望天空,看看月亮的圆缺,不但感受不到夜行人借助月光赶路的艰辛,更想不到“麻月亮”下那充满梦境般的山山水水和发生过的故事。“麻月亮”早已成了一个被遗忘的特定名词,如果有人问起“麻月亮”,还得要解释一番。
(作者简介:靳育德,男,青海湟中人,曾任 《青海教育》 副主编。著有《河湟随笔》 《河湟杂记》 《河湟拾遗》河湟三部曲 ,以及《老西宁》《西平风云录》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