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东方的荷马史诗”之称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一部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而藏族《格萨尔》唐卡,则以绘画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这一英雄史诗精湛的内容,使藏族唐卡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当今时代,如何传承和保护《格萨尔》唐卡艺人及其技艺,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从非遗视角探析《格萨尔》唐卡艺人的传承和保护,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一、《格萨尔》唐卡和艺人
(一)《格萨尔》唐卡艺术是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也是当今唯一一部“活形态”的史诗,它是中华文化园林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2006年,格萨(斯)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藏族唐卡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介于两者间的《格萨尔》唐卡艺术毫无疑问也受到了国家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格萨尔》唐卡艺术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结合原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文件精神,《格萨尔》唐卡艺术应当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提到:“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所以,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史诗保护和传承的核心——艺人
史诗《格萨尔》主要靠民间艺人的说唱得到广泛流传。为了加强说唱时的效果,一些民间艺人就以《格萨尔》为题材,绘制人物画和格萨尔故事图,类似佛教绘画中的佛本生故事,说唱时把它们悬挂起来,边解释,边演唱,这就是有关《格萨尔》最早的唐卡。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专门的类型,称作“仲唐”。可见,唐卡与史诗《格萨尔》的联系由来已久,有很深的渊源。但是,由于这种唐卡是说唱艺人们为方便讲解而绘制的,所以,不论从绘画技艺上看还是从唐卡的材质方面讲,都是比较粗糙、简陋的,很多艺人把故事画在一块白布上,仅作为说唱时的一种辅助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欣赏水平慢慢提高,往日那种简单勾勒的单调绘图,似乎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所以,对绘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产生了两种类型的艺人:一种是讲故事能力很强的说唱艺人,但他们的画技却并不高明;另一种正好相反,故事讲得一般,但绘画技艺却非常高超。这样在民间就出现了靠绘画谋生的专业画师,他们专以绘制格萨尔故事和佛经故事谋生。藏族英雄格萨尔的故事本来在青藏高原广为流传,现在有了格萨尔故事题材的绘画就更加普及了。
《格萨尔》融汇百科、包罗万象的深邃内涵和恢宏壮阔、瑰丽多彩的艺术神韵,就是靠各种类型的艺人怀着巧夺天工的艺术匠心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他们代代相传,人才辈出,那些才华出众的艺人群体是《格萨尔》最直接的创造者、继承者、保存者和传播者,又是创新者。他们在《格萨尔》传播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低估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文化的新环境中,传统艺术面临传承和发展的新问题,《格萨尔》的原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许多艺人,尤其是绘画艺人的艺术创造氛围有所改变,生存条件日趋艰难,随之也影响到了它的继承和流传。特别表现在社会认同、生活保障、传授带徒、创作环境、艺术建档等方面,都是现存绘画艺人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所以,《格萨尔》唐卡艺人的现状如何,如何加强对《格萨尔》唐卡艺人的保护和传承,是本文探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格萨尔》唐卡艺人
《格萨尔》在青藏高原广泛流传,英雄格萨尔的故事尤为盛行,为了进一步表达和满足人们对英雄的赞颂,民间出现了一批热衷画《格萨尔》唐卡的画师,他们将雄伟的英雄史诗《格萨尔》和独特的唐卡艺术相结合,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也让《格萨尔》的故事流传得更加广泛。
在众多的《格萨尔》唐卡民间画师中,有几位画师不得不提,一位是具有“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之称的民间画师阿吾尕洛;一位是绘制“吉尼斯之最”唐卡的美术大师宗者拉杰;一位是为《格萨尔》精选本绘制插图的民间画师东智才旦。
阿吾尕洛,出生于1945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江千乡人。被人们称之为“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代表作品有《格萨尔呈祥风马旗》《绿度母》《阿尼玛卿山神》等。阿吾尕洛画《格萨尔》唐卡的最大特点,不仅是复制或临摹,而是能根据故事情节构思创作,绘制出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他很擅长现场速绘,绘制的《格萨尔》人物场景和格萨尔风马旗,笔锋细腻,人物特点分明,很受寺院和人们的欢迎。他前后大概绘制了1000多幅《格萨尔》唐卡,但他自己几乎一幅都不留,画完就送人,许多作品被四川省甘孜州和青海省的部分寺院收藏,尤其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多所寺院,都有收藏他的作品。1987年,阿吾尕洛在“青海省第二届《格萨尔》高级学术研讨会和《格萨尔》演唱会”上分别得到了表彰;1991年,在西藏召开的《格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阿吾尕洛绘制的《格萨尔》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同年,在北京举行的《格萨尔》绘画展示会上,阿吾尕洛绘制的《格萨尔》唐卡荣获“艺术创新奖”。正因为荣誉满贯,阿吾尕洛也赢得了“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之美称。很可惜,2013年在他的画册 《格萨尔文化》刚出版不久,就因病离世了。
宗者拉杰,1951年12月出身于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的一个普通藏族农民家庭。他自幼志向远大,好学上进,尤其酷爱绘画,对唐卡十分着迷。宗者拉杰也是一位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十分热爱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绘制一幅世界上篇幅最长、色泽艳丽、内容丰富的藏画,总揽藏族历史和文化的全貌,展示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神奇的自然景观,以此提高藏画在世界美术领域的地位,同时通过绘制过程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藏画艺术人才。自1995年起至1999年,历时4年,在以宗者拉杰为首的创委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下完成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以下简称《彩绘大观》)终于绘制完成,当年被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彩绘大观》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蕴了藏族的文明发展进程和文化艺术的伟大成就,展现了藏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信仰等诸多内容。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长卷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画幅有《天岭卜筮九藏》《赛马称王》《地狱救妻》《安定三界》等11幅。这11幅唐卡在风格上很统一,这是因为整个《彩绘大观》是统一设计、统一部署的,它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整部史诗。每一幅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格萨尔(有一幅是他和王妃珠牡的画像),环绕周围的是史诗中的故事情节。画面中,无论是人物的表情还是动作,都描绘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当你站在画卷前,面对这一幅幅精美的 《格萨尔》唐卡时,会觉得自己不单是在欣赏唐卡,更多的是在阅读史诗,看了还想看,读了还想读。
东智才旦,出身于青海省化隆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举家搬迁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从小就在被誉为“艺术之乡”的热贡地区生活,由于受到藏族文化艺术多方面的熏陶和影响,在绘制唐卡方面,东智才旦表现出了特殊的天赋和性格,有很好的理解力。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开始编纂《格萨尔》精选本40卷。这套精选本,每卷计划绘制6幅唐卡作为插图。以唐卡作图书的插图,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每卷6幅,40卷就是240幅,其中如《霍岭大战》《朱古兵器宗》等篇幅较长,分上、下两卷,有的甚至要分上、中、下三卷,这样加起来,总共有59卷,那么,就需要绘制300余幅唐卡。全书汇总起来,便成为一套完整的《格萨尔》唐卡系列。这是一项系统的绘画工程,要求高、难度大,而费用却有限,因为它毕竟只是一套书的插图,而不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因为机缘,年轻的画师东智才旦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个重任。东智才旦有很好的悟性,又勤奋好学。他和他的同伴们一共绘制了100多幅《格萨尔》精选本插图,在此基础上,又绘制了格萨尔和30员大将的系列唐卡,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格萨尔》唐卡系列。与传统的藏传佛教唐卡相比,它们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假如说传统的佛教唐卡营造了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神佛世界,那么,精选本插图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多彩的人间世界。这是《格萨尔》精选本最大也是重要的特点,而其中典型的唐卡插图代表就是东智才旦的作品。
三、艺人笔下的《格萨尔》人物形象介绍
千百年来,英雄史诗《格萨尔》之所以受到世世代代藏族人民的喜爱,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不仅塑造了一位典型的英雄形象,而且在《格萨尔》中,从天界到人间,从龙宫到地狱,塑造了2000多个艺术形象,这还是在史诗尚未完全搜集整理出来的情况下进行的粗略统计。在一部民间文学作品中,塑造如此众多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史,还是世界文学史上,都令人叹为观止。
艺术家为了让人们对《格萨尔》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有更加鲜活的理解,就把这些鲜明生动、极富个性的艺术形象通过绘制唐卡的方式,鲜明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格萨尔:千百年来,《格萨尔》之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因为史诗热情讴歌了一位抑强扶弱、除暴安良、造福百姓的英雄形象,所以,在艺人笔下,格萨尔王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格萨尔常以身跨战马,挥鞭驰骋的武将的形象出现,让人们觉得,格萨尔就是一位威武的、永不言败的战神。他拥有强大的武力和卓越的战斗技巧,屡次战胜强大的敌人,为岭国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披荆斩棘。无论是面对凶猛的妖魔,还是强大的外部势力,他都毫不畏惧,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冲锋在前,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英雄气概。
阿达娜姆:魔王鲁赞的妹妹,号称北方魔女,后被格萨尔降伏,娶作王妃。阿达娜姆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武艺超群,尤其擅长骑射,是一位众人称道的女英雄,所以也列入岭军英雄行列。因为她辅佐格萨尔征战南北,战功无数,所以在她死后,格萨尔到地狱救妻的一幕就是救度她的事迹。
珠牡王妃:即森姜珠牡,她是格萨尔十三王妃之首,也是岭国七姊妹之首。藏族群众把珠牡看作是贤惠、善良、美丽、聪明和忠贞不屈的象征。如果说格萨尔是力量的化身,那么,珠牡就是美的化身。在藏族群众的心目中,“珠牡”就是美女的代名词。她面如莲花,眼赛白螺闪光,头发像乌丝一样发亮,嘴唇像朱砂点穴,身影像修竹亭亭玉立。正如在《霍岭大战》中的描述“她往前进一步能值百匹骏马,后退一步价值百头肥羊。冬天她比太阳暖,夏天她比月亮凉。遍体芳香赛花朵,蜜蜂成群绕身旁”。在史诗中,美丽善良、机智勇敢的珠牡和骁勇善战、无人能敌的格萨尔演绎了一段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晁同:这是一个性格很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既有聪明、机智、勇敢的一面,比如为了岭国和自己的部落献身的精神;又有自私、贪婪、阴险、狡猾、胆怯、懦弱的一面,比如不惜出卖岭国的利益,卖身投靠敌国,在霍尔国的白帐王入侵岭国时,充当内奸。他是一个反面角色,所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晁同不玩弄阴谋诡计,格萨尔成就不了英雄业绩”。可见,晁同是整部史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四、对《格萨尔》唐卡艺人传承和保护问题的探讨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民族土壤中的活态文化,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保护传承者而独立存在,不能只依靠固化的保护,必须进行活态的保护。而活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主体的保护,主要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从非遗层面来讲,《格萨尔》艺人就是传承人,所以,我们更有理由保护好这笔珍贵的财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由于《格萨尔》的原生态状况与自然语境受到冲击,使《格萨尔》艺人的艺术创造氛围和灵感源泉遭遇挑战,影响了其代际传承。而且,伴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世,技艺也濒临失传。如上文提到的阿吾尕洛,虽然有“画不完的艺人”之称,但还未入选到国家级或省级传承人的保护行列中,就突然离世了。还有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一位名叫仁青尖措的画师,已年过八旬,是专门绘制《格萨尔》唐卡的画师,他绘制的唐卡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构图大胆但不张扬,色彩艳丽但不矫饰。可到目前为止,还未入选到国家级或省级传承人保护名录体系当中,笔者深感遗憾。所以,如果当下不能尽快采取保护措施来抢救和保护《格萨尔》绘画艺人,若艺人们因各种原因不再或不能创作,这将对《格萨尔》传唱带来巨大的损失,许多珍贵的说唱部(本)也会随之人亡艺绝。
具体来讲,首先要保护好艺人说唱或创作的大环境,就地改善其生活空间,实现特定空间上的活态传承。因为《格萨尔》特殊、多样的流布特点,虽然有些类型的艺人还不能完全按照传承人的代际传承来培养,但是像绘画艺人这类民间艺人,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相互交流等形式,对其进行分类保护,使之完成代际传承。2008年,青海省在进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许多艺人都住在偏远的牧区,交通条件极为不便,一些民间艺人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部分艺人是为了生计在画,画一张送一张或卖一张,自己也记不清画了多少幅,也很少有保存,更谈不上归类保存了。所以,当作为普查工作人员的笔者提出拍摄登记时,能够摆到面前的唐卡寥寥无几,实为可惜。这种情况笔者在青海省玉树州、果洛州普查时都曾见到过,所以对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州级、县级传承人的民间艺人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让他们既有自己创作的作品,又要培养好接班人,保证《格萨尔》唐卡传承有序进行。对各地出现的优秀人才,应重点集中培养,让他们向著名大师拜师学艺,成为正宗的《格萨尔》唐卡画师。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来讲,建立国家、省、市(州)、县(区)四级保护体系,把艺人们纳入统一的保护名录体系当中进行保护,在鼓励其开展传承活动的同时进行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保证传承活动的持续开展。同时,还要完善 《格萨尔》管理、研究、展示、展览机构的工作机制,使之责权分明、责任到人,有条不紊地开展抢救保护工作。
艺人作为史诗《格萨尔》传承和发展中的活性因素之一,其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保护和传承《格萨尔》唐卡艺人,对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特别是对传承和弘扬《格萨尔》唐卡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青措,女,就职于青海省非遗保护中心。职称: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非遗保护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