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研究

2024-11-25 00:00:00邓明
经济师 2024年11期

摘 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是金融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举措。基于此,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阐述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融合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融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 思想政治工作 金融工作 融合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290-02

引言

新形势下金融工作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为了加强金融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需要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确保金融工作贯彻党和国家的金融政策,对于促进金融改革发展,促进我国金融事业长效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融合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是一种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正确判断与必要举措。在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下,金融工作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与新矛盾,急需思想政治工作对新问题进行解决、对新情况进行处理、对新矛盾进行协调,充分理顺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逻辑进路与思维脉络,为金融工作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1]。

一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能够为金融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借助思政工作手段,能够确保金融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政策方针与政策路线,确保金融工作开展能够按照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在防止金融工作腐败问题与金融行业不良风气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实现,能够解决金融机构相关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问题,坚定相关人员的政治立场与政治判断,加强贯彻党的金融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与自觉服从改革的大局观。

二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能够为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促进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观念转变的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能够帮助干部职工树立正确观念的工作态度,为金融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助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为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融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金融改革的持续开展带来了市场繁荣与经济振兴,传统金融观念也得到了一定的整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就需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治引领与思想建设。但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困扰的问题,不利于金融工作的开展。一是市场经济建立进一步催化了物质文明发展,但是因为新形势产生的新变化,进一步阻碍了金融工作开展。在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倾斜的大背景下,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所引发的不良思想浪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部分金融工作者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建设,甚至出现金融舞弊、贪污腐败等问题。二是金融工作缺乏科学指导所产生的路线问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金融单位较为注重思政形式而忽略了思政本质,大会报告、小会讨论成为了思政开展的主要形式[2]。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融合必然会面临“走错路”的问题,思政工作难以入耳入心。三是金融工作不同程度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思政工作提不上日程,金融工作中的许多政工工作无法得到实际解决,金融工作者开展业务活动时缺乏积极性,不利于金融工作的长期发挥。尤其是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的对接影响了金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三、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策略

(一)要搞好四个结合

1.言传与身教相结合。金融机构管理者与政工队伍人员不仅是金融职工的领导者,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施教者,其外在形象与内在言行对于思政工作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政工干部与金融结构管理者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政意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身体力行,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后续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其身正,不令则行”。领导人员要做好垂范作用,利用领导标杆影响来感染人、影响人[3]。在工作开展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好典范作用。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思政觉悟、深化思政改革,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切身处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效能,循循善诱,加强思政工作与金融工作的对接。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金融工作的融合必须要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改变“假、大、空”的做法注重工作实效。在关注事情实务的同时注重思想问题的解决,形成具有团结、有爱、互相互助的良好风气,增强凝聚力,打造出欣欣向荣的工作环境。

3.批评与表扬相结合。思政工作开展并非是单纯的批判工作,而是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一项工作。在金融工作开展期间,应坚持正面鼓励为主,在表扬金融工作者优秀之处的同时指出其不足,进一步促进金融体系的进步成熟。

4.内部工作和外部工作相结合。对于金融工作者而言,具有家庭成员与金融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其思想状态自然也会受这两方面影响。因此,金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不仅需要注重内部工作开展,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对金融工作者在单位工作学习与思想状态等情况进行整理并通报[4];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了解金融工作者在家庭中的生活与思想状况,尽可能促进金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二)建设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系统建设,金融工作通过引入新技术与新管理手段等内容,能够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度更强,金融工作开展更加全面。一方面,是金融监管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能够对金融业务的预期信息进行全面收集,针对实际情况并搭建相关的数据分析体系,通过系统的高效数据整合能够更加科学、精准地评价金融工作开展情况[5]。充分契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促进金融工作的全面开展。除此之外,借助监管系统金融机构还可以对债转股资产进行更加全面的判断,加强资产管理净化金融工作风气。另一方面,建设金融资产管理系统,能够进一步加强资产研判范围。系统的高效信息整合能力能够对资产种类与成本损益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精准的评估,金融资产真实价值判断程度更明确。对于部分资质较差的资产,系统可通过划入其他综合收益种类的方式,避免出现损益增幅过大的情况,加强金融业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减少金融风险。建立金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加强新技术、新管理手段的引入,提高业务系统核算能力,对于加强金融工作效能发挥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推进

对于金融工作来说,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顺应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要求,实现数字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充分对接。现代金融工作的开展在数字技术赋能下、以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时代发展重点。因此,现代金融工作必须要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使金融工作承担起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责任,持续深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一方面,应推动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的全面对接,实现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充分融合[6]。此过程中,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需要稳步推进新型数字金融企业的创新。通过金融发展规律明确企业优势,支持新型数字金融企业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此后,可进一步带动数字金融企业业务流程与经营模式的多方面创新[7]。这种情况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实现实体经济多层次的服务供给。数字普惠金融的低成本、广普及优势能够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点针对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促进创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积极作用体现。数字普惠金融是当前金融工作对接国家需求、深入实体经济发展所提出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数字普惠金融的产品精准性、普惠性价值更加凸显。首先,金融工作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应有价值,凸显金融工作的技术性与普惠性,实现资本的统一调配,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加强金融科技建设,统筹各方面因素,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8]。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针对数字金融“脱实向虚”等关键问题大力解决。通过规范数字金融企业的产品服务使其回归实体经济本源。此外,通过货币政策以及财税政策等手段,鼓励数字普惠金融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本源扩大,从而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9]。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金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不仅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一种应然之举,也是在时代潮流下守正创新的必然之举。在此基础上,需要直面金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搞好四个结合,建设信息系统,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使金融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科学结合、有效创新,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黄爱民.引金融“活水”润“三农”沃土——枝江市创新农村金融工作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11)

[2] 王娜.习近平金融工作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创新[J].财经科学,2019(10)

[3] 何斌,吴怡,李歆茗.互联网金融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以泰州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为例[J].对外经贸,2023(06)

[4] 顾金伟,胡明,周彬.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时[J].中国城市金融,2019(06)

[5] 陈学文.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以广东金融学院“党建带团建”实践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20(06)

[6] 郑岩.谋局“十四五”助力“双循环”——“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态势研判及重点工作展望[J].金融电子化,2021(01)

[7] 张桦.金融司法理念的嬗变: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兼论《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创新[J].经济法论坛,2020,24(01)

[8] 刘万振,崔延强.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内涵分析[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15

[9] 吴迎春.突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决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J].现代商业银行,2023(13):6-9.

(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