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出版编辑的转型与蜕变

2024-11-25 00:00:00程晓云
经济师 2024年11期

摘 要:面对新媒体出版形态的更新迭代,编辑要不断更新理念,积极融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新环境中,准确定位市场和受众的阅读需求,深度开发出版物的创新点和市场增长点,以保证优质出版内容的持续输出。

关键词:融媒体 出版编辑 转型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228-02

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促使媒体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出版业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阅读需求,推动出版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为建成出版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数字阅读市场整体营收规模达415.7亿元,同比增长18.23%;其中,44.63%为19岁至25岁用户,27.25%为18岁以下用户,年轻人成为数字阅读主力军。

面对融媒体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出版行业的工作者,编辑也应进行自我角色转换,不断提升互联网思维模式,掌握新媒体运营管理技术,提高数字出版能力。面对出版的市场需求环境变化,尤其是面对新媒体出版形态的更新迭代,编辑要不断更新理念,积极融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新环境中,准确定位市场和受众的阅读需求,深度开发出版物的创新点和市场增长点,以保证优质出版内容的持续输出。

一、出版编辑的基本素养及其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首先,出版行业的工作性质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肩负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和当代文化事业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全球思想文化不断交融碰撞,网络媒体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复杂化,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必然对编辑的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辑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理论修养和精神境界,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时刻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客观认识和分析出版物中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其次,出版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编辑人员所具有的品格、道德、作风在编辑工作中的综合体现。编辑工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是一项文化活动和科学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向读者提供优秀的出版物,保证提供内容和形式俱佳的出版物,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是出版编辑工作者的根本任务。编辑人员须具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良知,从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学术价值、文字表达、语言标点等各个方面进行审校,力求出版物的质量精益求精。

(二)全面的编辑出版业务技能

编辑出版工作需要涉及的知识面很大,编辑人员相应地也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编辑首先要具备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正确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编辑人员应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编辑专业相关知识。融媒体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编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编辑拥有更强的应变更新能力,使自身的学识、能力、技术能迅速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式和迅速发展更新的科学技术。编辑应熟悉编辑、出版、销售等全部出版工作。编辑人员要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和拼搏精神,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出版转型发展对编辑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三)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

知识信息的交流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人类思维过程是一个对客观世界不断进行认知探索的过程。人们通过出版能够将认知成果记录积累起来,以供后人思考,后人可以直接在前人认知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从而使思维变得更为深刻,也更为全面。21世纪是融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知识信息的交流传播渠道已呈现多元化的态势。编辑是高知识阶层,从事的是精神产品的生产。编辑通过独具特色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工作作为一种制作、记载和传播人类社会文明载体的活动,有着不同于其他工作的特点,如果说著作者是总结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那么,编辑的任务就是对这些成果进行鉴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遴选、改造、优化、提高,然后传播成果。编辑人员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整体设计等编辑实践中总结探索其规律,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从而成为自觉的创造性劳动。

二、融媒体时代出版编辑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需求日益多元化,阅读渠道也不再是传统图书等的纸质媒介形式,电子阅读正逐渐成为年轻读者阅读的重要途径。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可以抓住读者的兴趣,实现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目前,传统出版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对于出版编辑工作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首先,融媒体技术的变迁对出版编辑队伍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手段极其发达,信息资源异常丰富,新闻出版领域也是如此。出版业是知识集中性产业,人才是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编辑人员在坚守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出版生态环境,随着阅读群体对媒体传播方式提出新的需求,要求编辑必须更新已有的思维方式,主动积极地进行角色转变。从过去担心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会威胁到传统出版行业,进而排斥新技术的应用,到意识到数字出版已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改变就会被市场淘汰的现状。数字化时代的编辑人员需要既熟悉出版编辑工作内容,又要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从而成为新媒体时代复合型的出版编辑。

从出版机构的角度看,在出版机构转企改制的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双重变革下,很多出版机构都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当前传统出版机构由于面临编辑业务转型、知识陈旧、经营方式固化、营销方式创新性不足、工资水平有限等问题,想要留住有一定创新性和有数字技术经验的编辑人员还有一定的困难。这些都不利于传统出版机构的长远发展,也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其次,融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出版流程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出版工作流程优化就是从整体上将出版工作看作一个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变出版工作流程,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是现代营销思想、企业管理理论与出版流程优化相结合的产物。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流程产生了变化。一是出版流程的立体化趋势,二是出版流程的简化。

传统出版机构的出版物是单向的内容输出,编辑人员同市场和读者沟通的渠道很有限,编辑只需按照出版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出版物内容的编辑加工即可,对于市场上读者的反映和销售情况不甚了解。在融媒体时代,读者对于出版物配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出版物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要求,还对内容传播的及时性和知识的性价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人员提供产品的同时,为读者和作者提供的服务也至关重要,融媒体时代的出版理念中包含了产品与服务的一体化。

传统出版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纸质图书,在融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物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状态,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越来越多,编辑人员原来所擅长的出版流程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选题策划、加工编辑稿件等,而是要将纸质的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呈现给读者。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充分了解读者和市场,而过去的出版流程的营销环节编辑人员是很少参与的。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营销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对出版物的特色和目标读者应该是最了解的,在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后编辑人员就能更有效地参与营销环节的工作。

三、融媒体背景下出版编辑的转型和蜕变

融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给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变,信息传播技术的持续更新,催生了许多新的出版业态,如智能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游戏出版、社群出版、视听出版、知识服务等。融媒体时代,编辑要应对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媒介的变化,编辑需要改变已有的编辑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编辑人员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成为掌握一定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编辑人员才能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一)更新编辑理念,迎接融媒体时代的挑战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编辑在坚守出版内容价值的基础上,应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面对市场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主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势。数字时代编辑应有的社会定位应该是“信息—编辑—人”。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总量增加,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这导致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考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编辑必须主动出击,敢于担当,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其在传播领域中的领导性作用,对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整理与优化,注重稿件内容质量的同时,对内容进一步优化,在原有基础上挖掘其潜在的优势,使其价值最大化,从而保证信息传播的效率与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编辑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始终使自己的思维保持活跃,这样就能在诸多复杂的信息中找到信息的新亮点,然后运用新技术完成对信息的准确提取,为读者呈现需要的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二)掌握数字化技能,成为复合型编辑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是有效整合出版内容及服务同数字化新媒体技术。这要求编辑人员能够应用数字化传播技术手段,对稿件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内容进行加工转换,从稿件的选题策划开始,到资料收集、加工编辑、校对环节,编辑不但要保证出版内容的高质量,还要迎合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应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内容高效便捷地呈现出来,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在业务工作中积极主动学习出版相关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尝试数字出版业务,用不同形态的出版介质为出版内容服务,树立多媒体化、多层次的出版思维。

目前,传统出版社也在数字出版业务上进行积极尝试,但多数企业还只是设立一个独立的数字出版部门,具体维护还是由技术供应商来完成,无法保证数字出版产品的专业性和质量。而且数字出版并非是将出版内容简单进行数字化转换,需要出版编辑进行专业化处理,因此,未来的传统出版社的转型还是需要编辑人员积极转变思想,通过学习新的数字化技能,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编辑业务能力。

(三)学习新的营销技能,对出版流程进行全程营销

当前,出版物市场内容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传统出版必须重视市场营销工作。编辑需要全方位、多领域地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借鉴其他出版社转型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出版特色和工作实际,出版有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精品。融媒体时代出版机构应当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读者的需求就是编辑工作的方向,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学习新的营销技能,参与图书出版流程的全程营销。传统出版的营销方式有书店销售、报纸、图书杂志、图书签售活动等形式,融媒体时代下编辑可以尝试使用多种营销方式,如开设出版机构微博、抖音直播间等,让图书信息直观便捷地呈现给读者,也能让图书的作者同读者直接进行互动,作者可以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读者可以就内容同作者进行深度交流。编辑人员通过图书的营销活动,一方面,建立了稳定可靠的作者资源库,保证有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另一方面,编辑利用新媒体加强了同目标读者的黏性,有效地占领图书市场份额,提升了出版机构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段永杰,李彤.数字出版中AIGC生成物的应用场景及其伦理规制.出版科学,2023.

[2] 刘秀丽.“互联网+”背景下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中国新通信,2023(04)

[3] 梁雪.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研究.采写编,2023(03)

[4] 张薇薇.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新闻文化建设,2021(02)

[5] 刘圣钰,梅盛.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探究.新闻传播,2022(01)

[6] 宋吉述.建立全方位推动体系打造数字出版新生态.科技与出版,2022(11)

(责编:贾伟)

[作者简介:程晓云,副编审,研究方向:出版编辑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