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

2024-11-25 00:00:00张耿锋
经济师 2024年11期

摘 要:技能与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而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该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MES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技能与创新创业 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168-02

一、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根本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基于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从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要求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入手,通过基于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以高职生源为研究对象,以职业X证书为切入点,通过产学融合的形式,立足于职业技能培训和终身教育的基点,探索符合社会岗位技能需求的教学改革之路,培养职业规划目标清晰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基于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教学模式,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结合了模块化教学和工作室实践的优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总的来说,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模块化教学和工作室实践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二、基于岗位技能导向,制定技创融合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核心技能模块的课程标准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制定技创融合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核心技能模块的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技创融合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核心技能模块的课程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专业领域和岗位需求进行设计。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见表1)。此表格直观地展示了课程的名称、目标以及各个技能模块的学习目标和实践要求,同时也明确了课程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指引。通过示例,实际制定课程标准时需要结合具体的专业和岗位需求,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技能要求,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相匹配。

三、重构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地方产业实战项目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嵌入职业技能X证书

随着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优化,实现教育教学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同时嵌入职业技能X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是,明确地方产业实战项目课程标准。针对当地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明确地方产业实战项目课程标准。这些标准应该基于当地的职业需求和技能要求,包括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二是,对接职业标准。将地方产业实战项目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职业需求相匹配。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是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符合的。

三是,嵌入职业技能证书。将职业技能证书嵌入到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通过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这些证书可以在就业时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包括使用实际案例、模拟实践、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是,评估和反馈。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课程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重构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地方产业实战项目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嵌入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四、基于职业X证书强化技能,技能更新迭代引导发散创新思维,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培养具备这两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基于职业X证书强化技能,并通过技能的更新迭代引导发散创新思维,进而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能力。

(一)基于职业X证书强化技能

职业X证书是对职业技能的权威认证,通过获得职业X证书,学生可以证明自己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因此,可以将职业X证书作为强化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

1.嵌入职业X证书培训课程。将职业X证书的培训课程嵌入到教学计划中,确保学生掌握证书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

2.实践与考证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并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获得职业X证书打下基础。

3.考证督导与支持。为学生提供职业X证书的考证督导和支持,包括考证前的复习指导、模拟考试等,帮助学生顺利获得证书。

(二)技能更新迭代引导发散创新思维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的变化,职业技能也需要不断迭代和更新。通过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创新思维,适应技能更新迭代的需求。

1.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主动学习和掌握新技能。

2.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引入新项目和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地方产业的新项目和新技术,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前沿领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能力

在强化技能和引导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技能型创新创业能力。

1.创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鼓励他们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行动。

2.引进创业导师。邀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规避创业风险,提升创业成功率。

3.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小组项目、团队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措施,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引导他们进行发散创新思维,最终培养出具备技能型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满足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构建基于技创融合模块化(MES)教学模式及 PMBOK管理的评价体系

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管理评价体系是指根据PMBOK指南中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对项目管理能力和实践进行评估的体系。PMBOK指南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布的一本权威的项目管理知识指南,它包含了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标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领域。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基于技创融合模块化(MES)教学模式与PMBOK管理的结合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点。为了确保这种教学模式的高质量实施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目标导向。评价体系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2.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评价的全面性。

3.客观性。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可操作性。评价体系应简洁明了,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操作。

(二)基于技创融合模块化(MES)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

1.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各个技能模块中的学习情况,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运用。

2.创新能力表现。评价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学习态度和习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

(三)基于PMBOK管理的评价过程

1.项目启动。明确评价的目标、范围和时间表,制定评价计划。

2.项目规划。分解评价任务,分配资源,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3.项目执行。按照评价计划实施评价活动,收集评价数据。

4.项目监控与控制。监控评价过程,确保评价的顺利进行,及时调整评价计划和策略。

5.项目收尾。总结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进行经验总结和改进建议。

(四)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1.考试与测验。用于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与作品。用于评价学生实践技能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表现。

3.自我评价与互评。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4.教师评价与专家评价。用于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基于技创融合模块化(MES)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成果,同时利用PMBOK管理确保评价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这将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最终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六、总结

基于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一是教师培训。MES模式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创业意识,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二是教学资源支持。MES模式需要大量的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资源支持,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支持。三是评价体系建设。MES模式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未来,基于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工作室模块化教学(MES)模式将继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时,MES模式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为促进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李娜.“互联网”背景下双创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评《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科技管理研究,2023(02):222-222.

[2] 黄伊宁.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课赛训导”融合培养模式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05):118-120.

[3] 战德胜.技能型人才融合进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12):120-122.

[4] 向婕.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03):224-226.

[5] 汪红梅,陈成.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MES模块化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0):125-127.

(责编:赵毅)